刘改红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风区挡风墙/屏影响下接触网设计风速计算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铁路沿线设置的挡风墙/屏对风速影响显著,对风区考虑挡风墙/屏影响作用的接触网的设计风速进行计算研究。基于挡风墙/屏后接触线、承力索不同高度处的风速系数研究结果,采用支柱柱底弯矩等效法计算挡风墙/屏后结构设计风速计算用的风压变化系数,采用风偏等效法计算挡风墙/屏后运行设计风速计算用的风速变化系数;分别对结构基本风速、停轮风速进行考虑挡风墙/屏后风压或风速变化系数的修正,推导出风区挡风墙/屏影响下接触网结构设计风速、运行设计风速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并给出了兰新第二双线百里风区接触网设计风速的计算结果。
- 刘改红
- 关键词:接触网风区挡风墙
- 槽型梁上接触网下锚矩形铅坠砣防风防脱盗限制架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型梁上接触网下锚矩形铅坠砣防风防脱盗限制架装置。在大风作用下,坠砣发生扭转转到线路侧,侵入电力机车安全建筑限界,危害极大。本实用新型于挡风屏支柱一侧固定上部固定支架和下部固定支架,上部固定支架和下部固...
- 王玉环韩佳栋张学武郭凤平宋杰宫衍圣田志军刘改红孙永革刘勇郑刚梁英李银生李庆军聂晶鑫
- 文献传递
- 大风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防风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 刘改红李勇韩佳栋王玉环田志军张学伏宮衍圣李晋张学武
- 大风区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是世界性难题,无成熟可靠的经验及理论,也无现成的标准规范可循。兰新高铁全长1776km,作为世界上第一条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穿越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新疆大风区,风区线路总长580km。风区内极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 强风环境下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技术研究
- 接触网沿铁路线露大布置、无备用,受大风影响很大。尤其在设档风墙地段,大风经过挡风墙后,会在墙体上部形成大风增速区,对接触网产生更人影响。人风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更大更复杂的振动,引发离线、影响弓网受流性能及弓网运行动态质量...
- 田志军刘改红王玉环马存明
- 关键词:铁路电气化风洞试验
- 强风环境下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风环境下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及其参数确定方法。风区、风口的大风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更大更复杂的振动及风偏,影响弓网运行动态质量,威胁弓网接触安全及接触网结构安全。本发明综合采用CFD数值模拟计算、接触网风致响...
- 田志军刘改红韩佳栋赵玮廖海黎吴积钦马存明孙永革王玉环郭凤平张学武刘勇王洪林宋杰郑刚李晋宫衍圣
- 高速铁路接触网抗风型H形钢柱及其开孔率确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接触网抗风型H形钢柱及其开孔率确定方法。高速铁路接触网H形钢柱截面形状呈H形,易发生横风向的涡激振动和驰振,长期较大振福的涡激振动会导致钢柱连接处的疲劳破坏,驰振会导致支柱的直接破坏。本发明在H形钢柱的...
- 刘改红马存明孙永革田志军王玉环韩佳栋廖海黎栗怀广张学武宋杰郑刚田升平赵玮宫衍圣李晋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速铁路满足接触网下锚要求的桥梁挡风结构立柱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满足接触网下锚要求的桥梁挡风结构立柱。本实用新型包含有沿线路纵向设置的两根箱型柱体,箱型柱体之间设置有两道平行的横撑,横撑为箱形截面;箱型柱体底部通过法兰盘固定于槽形梁腹板;箱型柱体由四块钢板焊...
- 何涛张鹏俞萍赵会东徐永利刘改红田志军吴少海
- 文献传递
- 强风环境下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风环境下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及其参数确定方法。风区、风口的大风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更大更复杂的振动及风偏,影响弓网运行动态质量,威胁弓网接触安全及接触网结构安全。本发明综合采用CFD数值模拟计算、接触网风致响...
- 田志军刘改红韩佳栋赵玮廖海黎吴积钦马存明孙永革王玉环郭凤平张学武刘勇王洪林宋杰郑刚李晋宫衍圣
- 文献传递
-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接触网设计温度的计算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接触网设计温度计算方法及取值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接触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弓网动态受流质量及工程投资。基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沿线气候特征,从分析现有规范对设计温度的规定着手,提出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设计温度即最高计算温度、最大温度变化范围以及腕臂、定位器、吊弦和补偿装置正常位置时温度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某一典型气候区段设计温度的计算结果。本文的分析思路及其计算方法对于特殊气候区长大干线铁路接触网设计温度的分析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 刘改红
- 关键词:接触网温度
-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风区接触网支柱选型被引量:2
- 2011年
- 支柱型式直接影响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风区接触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弓网动态受流质量及工程投资。针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风区特点,进行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柱、H型钢柱和等径钢管柱的选型分析。从支柱抗砂蚀性、所受风荷载及抗振性角度分析支柱对大风的适应性;从基础构造空间需求及腕臂结构安装空间需求角度,分析支柱对设有挡风设施的路基、桥梁断面空间的适应性;得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风区接触网宜采用H型钢柱的结论。本论述的分析思路、方法及结论对于大风区接触网支柱选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刘改红
- 关键词: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风接触网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