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新生儿
  • 4篇新生儿坏死性...
  • 4篇小肠
  • 4篇小肠结肠炎
  • 4篇结肠
  • 4篇坏死
  • 4篇坏死性小肠结...
  • 4篇肠炎
  • 2篇婴儿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早产儿脑室内...
  • 2篇脂肪
  • 2篇脂肪酸结合蛋...
  • 2篇立止血
  • 2篇脑室
  • 2篇脑室内
  • 2篇脑室内出血
  • 2篇内出血
  • 2篇二胺氧化酶

机构

  • 9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9篇刘曼
  • 3篇张慧娟
  • 1篇刘群亮
  • 1篇王芳
  • 1篇王魁生
  • 1篇孙立华

传媒

  • 2篇河南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工业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判定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指征的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二胺氧化酶(DAO)、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血清中的表达对判定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指征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患儿作为实验组,另以30例非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DAO、I-FABP生化指标的表达,并与手术中切除小肠结肠长度的相关性加以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清中DAO、I-FA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手术中切除小肠结肠长度呈正相关。结论DAO、I-FABP生化指标在血清中的表达可作为判定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指征的重要依据。
张慧娟王芳孙立华刘曼
关键词: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指征
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意义。方法 58例NEC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期5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DAO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血清DAO水平(11.44±2.88)、(12.42±1.40)、(16.81±2.38)U/ml明显高于对照组(6.88±0.61)U/ml(P<0.05)。结论血清DAO可作为早期诊断NEC较准确的生物学指标。
刘曼张慧娟
关键词:二胺氧化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
2016年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表达水平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意义。方法 58例NEC患儿作为实验组,58例非NEC患儿作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儿血清中I-FABP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入院第1天Ⅰ、Ⅱ、Ⅲ级患儿血清中I-FABP水平(169.81±22.38)、(238.42±21.40)、(317.44±26.88)U/L及治疗第7天(52.01±7.81)、(58.23±8.88)、(68.83±8.89)U/L明显高于对照组(68.88±20.61)、(46.97±7.80)U/L(P<0.05);且随着级别越高,患儿I-FABP水平越高(P<0.05)。结论 I-FABP可作为早期诊断NEC较准确的生物学指标。
刘曼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生化指标
静脉营养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外周静脉供给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完全或部分静脉营养 ,并监测硬肿的发生率、体重、血糖。结果 硬肿的发生率由 2 8.3%下降为9.4%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体重平均生后 6d开始增长 ,最多 35g/d ,最少 10 g/d。 结论 静脉营养可减少危重新生儿的并发症 ,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刘曼邓元芝
关键词:静脉营养危重病婴儿新生儿疾病
妈咪爱治疗新生儿腹泻50例疗效观察
1998年
我院自96年7月至97年7月使用妈咪爱治疗新生儿腹泻5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接起病顺序,单数归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其中原发病为新生儿出血坏死性肠炎、新生儿菌痢者除外)治疗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天6例,~7天8例,~14天15例,~21天13例,~28天8例。患儿大便每日3~12次不等。外观稀水样、粘液样或有奶瓣。
刘曼邓元芝
关键词:新生儿腹泻药物疗法
82例婴儿肠套叠诊断体会
1998年
急性肠套叠是2岁以下婴幼儿最常发生的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延误诊治,易致死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后就诊较早,这虽给治疗带来了方便,却给诊断增加了难度。所以,掌握肠套叠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现将近几年我院收治的婴儿肠套叠经非手术治疗成功病例做一总...
刘曼刘群亮
关键词:肠套叠婴儿
苯巴比妥联合立止血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对照观察被引量:7
1999年
邓元芝刘曼王魁生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出血苯巴比妥立止血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在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D)表达水平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58例诊断为疑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为试验组,以58例非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为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患儿血清中I-FABD表达水平,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血清中I-FA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血清中I-FAB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较准确的生物学指标。
刘曼张慧娟
关键词: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苯巴比妥联合立止血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对照观察
1998年
苯巴比妥联合立止血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对照观察邓元芝刘曼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2周的极低体重儿、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达50%~70%[1],是引起死亡或幸存者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预防IVH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重要课题,...
邓元芝刘曼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苯巴比妥立止血早产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