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砂沙
-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广东省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ICU后综合征认知情况及护理现状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ICU后综合征(PICS)认知情况及PICS预防护理现状,为今后开展PICS专科培训和规范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PICS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对广东省151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护士对PICS的认知水平调查均分为(3.45±0.70)分,认知率偏低,认知水平与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最高学历、是否取得省级以上ICU专科护士资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护士对PICS的情感态度总均分为(4.48±0.62)分,对PICS的认同感强烈。结论重症监护专业亟待构建标准化的PICS管理培训体系,建立和修订相关的护理指引与流程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实施多学科合作式过渡期护理模式,改善ICU转出患者结局。
- 刘红波刘砂沙黄定瑞凌云叶初阳
- 关键词:重症监护护士护理管理
- 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全国示范“脊康之家”被引量:1
- 2012年
- 总结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在骨伤科的运用。通过构建中医文化氛围,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中医特色服务,拓展中医护理内涵等活动,为病人提供贴心服务。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有效地提升了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 刘砂沙齐彦春
- 关键词:中医文化中医特色优质护理
- 储药罐法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拔罐法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病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应用储药罐拔罐、水罐拔罐和空罐拔罐。在治疗前后,对三组患者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价。结果:三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1组与其他两组相比缓解效果明显(P<0.05)。结论:储药罐法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砂沙齐彦春
- 关键词:拔罐疼痛颈型颈椎病
- 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 2016年
- 总结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与体会。通过成立防控应急小组、院感培训、个体化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经过30d的隔离救治后,患者康复出院,成功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 卓斯刘砂沙江桂素龚晓琪
- 关键词:呼吸综合征护理
- 应用不同预设温度行CRRT治疗对患者堵管发生率对比研究分析
- 2023年
- 分析和对比应用不同预设温度行CRRT治疗对患者堵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CRRT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开展临床实践研究,入院后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预设温度≤36℃的透析液进行治疗,B组采用预设温度>36℃的透析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凝血程度、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流量、堵管发生率、低血压、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CRRT24小时的静脉压、跨膜压、D-二聚体值水平。结果 B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凝血程度0级、Ⅰ级率显著高于A组,Ⅱ级、Ⅲ级率显著低于A组,B组患者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短于A组,B组患者血流量显著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低血压、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CRRT24小时的静脉压、跨膜压、D-二聚体值水平显著低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预设温度>36℃的透析液行CRRT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堵管发生率,但是,会增加患者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治疗期间,临床需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方案对其进行处理,才能保障其CRRT治疗顺利进行和治疗安全性。
- 江旭莉刘砂沙刘红波郭芸云嘉丽
- 关键词:CRRT堵管血液透析
- 知信行模式在加强ICU护理人员对ICU后综合征认识及管理中的作用
- 2020年
- 目的研究知信行模式在加强ICU护理人员对ICU后综合征(PICS)认识及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6月34例转出ICU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前)及2018年7~12月收治的34例转出ICU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知信行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ICS发生率、住院时长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对PICS知识、认知态度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I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加强ICU护理人员对PICS认识及管理中应用知信行模式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减少PICS的发生,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身体快速恢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黄定瑞刘红波刘砂沙
- 关键词:知信行模式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
- 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在ICU睡眠剥夺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在ICU睡眠剥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18年8月收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11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2月收治入ICU患者115例作为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同时给予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睡眠剥夺及ICU谵妄率,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失眠率及ICU谵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ICU睡眠剥夺患者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睡眠剥夺及ICU谵妄的发生,同时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刘红波乐丽丽云嘉丽刘砂沙
- 关键词:多元化护理ICU睡眠剥夺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模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调查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模式,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34例青年AMI行PCI治疗术后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分析两者之问的相关性。结果134例青年AMI患者MUIS总分为(125.45±24.49)分;MCMQ问卷中面对维度平均分为(20.08±4.82)分,回避维度平均分为(15.18±2.83)分,屈服维度平均分为(7.14±2.69)分。相关分析显示,面对、回避维度评分与MUIS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1,-0.267;P〈0.05),屈服维度评分与MUIS总分均呈正相关(r=0.344,P〈0.01)。结论青年AMI患者存在高度不确定感状态,积极地面对方式将有利于降低青年AMI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 陈健红刘砂沙申健邓瑞珍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青年疾病不确定感
- 新型遥测发射盒保护套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遥测心电监护是运用无线传感技术,即通过遥测发射盒对患者实施心脏远距离监测,是在较大范围内对多名受检者同时、连续监测心电活动的装置。因其具有实用、无创、安全、高效、便利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监护系统。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遥测发射盒使用频繁、反复接触患者体液,且患者携带发射盒下床活动时有可能引起发射盒碰撞、跌落、沾水,轻则引起仪器外壳的老化、磨损,严重时可导致仪器主板的损坏而不能使用。
- 刘砂沙陈健红
- 关键词:保护套心电监护
- ICU昏迷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调查ICU昏迷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制定详细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ICU 150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危重症家属需求量表(CCFNI)对其心理需求展开全方位评估,比较不同昏迷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得分,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昏迷患者家属在保障患者有效的治疗、了解患者预后、对病情得到如实的回答、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得到告知、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清楚患者获得特殊治疗的目的、感到病情有希望、每日得到最佳护理、每天得到患者疾病相关信息、治疗方案变化、及时告知家属等方面有强烈需求,同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ICU昏迷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对ICU昏迷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同样注重关注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展开护理干预,达到减轻其心理压力,维持患者就医环境和谐,避免医疗纠纷产生的目的。
- 刘砂沙刘红波
- 关键词:家属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