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祥璐

作品数:3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手术
  • 9篇外科
  • 6篇手术治疗
  • 6篇颅脑
  • 5篇肿瘤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外科治疗
  • 5篇显微外科
  • 5篇颅内
  • 5篇脑室
  • 5篇出血
  • 4篇显微手术
  • 4篇显微手术治疗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3篇动脉瘤
  • 3篇血肿
  • 3篇术后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机构

  • 33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作者

  • 33篇刘祥璐
  • 29篇杨瑞金
  • 27篇何春明
  • 24篇蒋秋华
  • 17篇汤涛
  • 17篇黄锦庆
  • 14篇李卫
  • 8篇鲁友明
  • 5篇王小玲
  • 4篇曾海兰
  • 3篇唐知己
  • 3篇张震宇
  • 3篇廖旭兴
  • 3篇方传发
  • 2篇吕春
  • 2篇叶新运
  • 2篇雷剑
  • 2篇邓建鸿
  • 2篇曾丽霞
  • 1篇冯开明

传媒

  • 6篇赣南医学院学...
  • 3篇江西医药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第十二届华东...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鞍区肿瘤术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方法:记录96例鞍区肿瘤术后每小时尿量及24h出入量,并每日1~3次进行血电解质检测。结果:79例发生不同程度或类型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其中多尿或尿崩伴低钠血症62例;10例在多尿过程中,先出现高钠血症继之转为低钠血症,2例伴低钾血症;7例单纯高钠血症,大部分病例能及时纠正。有10例顽固性低钠血症经静脉和消化道补钠后纠正。结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鞍区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几率与肿瘤性质有关,与切除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积极治疗均能临床治愈。
杨瑞金蒋秋华何春明汤涛黄锦庆廖旭兴刘祥璐
关键词:鞍区肿瘤手术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8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氧,脑疝时间长、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等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能取得较好疗效。
刘祥璐蒋秋华何春明杨瑞金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脑膨出
鼻孔经蝶入路垂单体瘤切除术16例报告
蒋秋华何春明杨瑞金黄锦庆鲁友明刘祥璐汤涛李卫
颅内占位继发性癫癎周边脑皮质痫性放电范围临床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占位继发性癫癎病例大脑病灶周边脑皮质癎性放电范围,指导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提高手术疗效的意义。方法:对36例继发性癫癎患者的头颅影像学、头皮脑电图(EEG)、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资料进行分析,指导切除病灶后对周边脑组织进行后续处理及处理的范围,术后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有短暂性肢体功能障碍7例,一过性失语3例,无永久性功能障碍病例。占位病灶周边脑皮质放电范围:9例≤1cm,22例〉1≤3cm,5例〉3cm。癫癎发作预后:对本组所有病例进行跟踪随访,Engel分级I级22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对于颅内占位继发癫癎病例,术中ECoG监测非常必要,占位周边存在痫性放电脑皮质,放电的范围大多为占位病灶外周1-3cm,其范围大小与占位病灶的病理类型、周围脑水肿程度、血流改变及局部物质代谢改变有关,手术暴露范围需相应扩大,以便术中EEG监测及对皮质的处理,提高总体疗效。
杨瑞金蒋秋华曾海兰刘祥璐唐知己黄锦庆张震宇冯开明刘窗溪
关键词:颅内占位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
刘祥璐蒋秋华何春明杨瑞金汤涛黄锦庆李卫
可吸收合成线在帽状键膜缝合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合成线在帽状键膜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 041例行颅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568例)和对照组(473例)。试验组采用POLYSORBTM(2-0)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缝合帽状腱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4号丝线间断缝合帽状腱膜。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颅内感染、线节排斥反应、脑脊液漏)发生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切口感染、颅内感染、线节排斥反应、脑脊液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帽状腱膜缝合中采用POLYSORBTM(2-0)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缝合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刘祥璐蒋秋华何春明杨瑞金
关键词:可吸收合成线颅脑手术并发症
影响鞍区肿瘤手术后复发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杨瑞金蒋秋华何春明汤涛黄锦庆刘祥璐鲁友明李卫
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何春明杨瑞金刘祥璐
关键词:颅咽管瘤神经外科手术
三维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DSA脑血管造影检查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32例38个颅内动脉瘤,分别采取了手术夹闭、栓塞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3D-DSA极大提高了脑血管造影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动脉瘤的手术夹闭、栓塞治疗提高了可靠保障,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刘祥璐何春明陈友佳谢世彪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三维重建成像手术夹闭
神经导航下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临床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回顾2011~2012年我科采用复旦数字医学Excelim-04神经导航引导下应用一次性血肿穿刺治疗颅内血肿2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0~76岁,平均49.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3例,脑叶出血9例,脑挫裂伤4例。出血量25~50ml。
叶新运蒋秋华杨瑞金张震宇黄锦庆鲁友明刘祥璐黄乾亮李卫
关键词: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神经导航基底节出血脑叶出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