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81 被引量:287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军队指令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次声
  • 24篇细胞
  • 16篇次声作用
  • 9篇海马
  • 9篇超微
  • 9篇超微结构
  • 7篇小鼠
  • 7篇免疫
  • 6篇蛋白
  • 6篇手术
  • 6篇胶质
  • 5篇烧伤
  • 5篇外科
  • 5篇显微镜
  • 5篇免疫功能
  • 5篇脑损伤
  • 5篇关节
  • 4篇神经外科
  • 4篇神经外科患者
  • 4篇外科患者

机构

  • 59篇第四军医大学...
  • 2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山东省军区
  • 1篇绵阳市人民医...

作者

  • 80篇刘静
  • 40篇陈景藻
  • 24篇李玲
  • 22篇牟翔
  • 13篇袁华
  • 12篇王斌
  • 10篇张永琴
  • 9篇葛雪松
  • 8篇张燕
  • 8篇史璐
  • 6篇姜军
  • 6篇王冰水
  • 6篇郭丝锦
  • 5篇李莉
  • 5篇龙华
  • 5篇瞿丽莉
  • 5篇尤忠义
  • 5篇易南
  • 5篇邱建勇
  • 5篇王裴

传媒

  • 14篇中华物理医学...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中华护理学会...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现代康复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 4篇2001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频率为8Hz,声压级分别为90,100和130dB的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90,100和130dB次声作用组(次声频率均为8Hz),每组12只。将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8Hz、不同声压级次声环境中,次声每天作用2h;对照组大鼠同期也置于次声舱内,但期间不给予次声干预。于实验进行4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脑,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BDNF蛋白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DNFmRNA在海马分布中的变化。结果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海马中BDN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随着次声声压级提高,BDNF水平下降幅度逐渐加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DNFmRNA在大鼠海马各区域中均有分布,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海马BDNF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以齿状回部位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结论实验大鼠经频率为8Hz,声压级为90,100或130dB的次声作用后,其海马(尤其是齿状回区)BDNF含量减少,BDNFmRNA表达水平下降,这可能是次声作用引起机体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袁华龙华牟翔李玲唐晨张美霞葛雪松刘静瞿丽莉陈景藻
关键词:次声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一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
髓母细胞瘤是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术后获得满意效果。简要介绍了术前的心理护理以及检查护理,并对术后的病情观察、体位护理以及饮食指导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张燕张永琴刘静史璐雷晓萍
关键词:儿童髓母细胞瘤手术治疗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次声作用对小鼠视觉电生理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次声暴露对小鼠视觉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 1 5 0只昆明种成年雄性小鼠按次声的不同参数随机分为 5大组 ,每组 3 0只 ,每大组小鼠按暴露时间随机分为 6小组 ,每组 5只 ,分别暴露于 8Hz、90dB ,8Hz、1 3 0dB ,1 6Hz、90dB ,1 6Hz、1 3 0dB的次声压力舱中 ,每天暴露 2h ,分别在暴露 0、1、4、7、1 4、2 1d后进行视网膜电图 (ERG)、闪光视诱发电位 (FVEP)、振荡电位 (OPs)的检测。结果 8Hz、90dB ,1 6Hz、90dB实验组视觉电生理指标改变较为相似 ,仅在一些时间点发生改变。 8Hz、1 3 0dB实验组大部分视觉电生理指标在第 7天实验后就明显改变 ,并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加重。 1 6Hz、1 3 0dB实验组大部分视觉电生理指标在第 1天即明显改变 ,此后增加暴露时间视觉电生理指标有所恢复。结论次声对小鼠视觉电生理功能的影响与次声的强度和频率有关。不同参数次声对小鼠视觉功能影响程度不同 ,可能是由于不同频率的次声与视网膜自身频率接近或符合的程度不同 ,使视网膜不同种类细胞受损程度不一 ,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
石力张作明陈景藻刘静
关键词:次声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振荡电位
治疗用次声发生装置的声场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迄今为止,国内外绝大多数关于次声的研究均集中在次声对生物体的损害及其防护方面,其研究方法一般是将整个生物体置于次声环境中以观察其生物学效应;或者利用次声发生装置研究次声在特定场合的声场分布特征。而将次声发生装置小型化并用于临床治疗,国内尚鲜见相关的仪器和临床研究报道。
范建中鲍勇易南刘静陈景藻
关键词:次声声场生物学效应生物体
次声作用对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次声作用后小鼠海马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BALB/C小鼠暴露于 16Hz、声压 130dB和 90dB次声 ,2h/次·d-1,分别作用 1、7、14、2 1和 2 8d后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海马内GFAP阳性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次声作用一定时间后小鼠海马内GFAP阳性胶质细胞增多 ,14d呈高峰 ,130dB组与 90dB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90d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在一定强度的次声作用下 ,GFAP阳性胶质细胞表达在小鼠海马内的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 ;GFAP参与了次声对脑损害的修复过程。
牟翔陈景藻李玲李薇易南贾克勇刘静
关键词:次声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海马
一种乳房内残留乳汁的抽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房内残留乳汁的抽取装置包括针头组件和抽液接头组件,所述针头组件和抽液接头组件之间连接有导管,所述针头组件包括套管座和穿刺针,所述套管座前端设置有留置软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针柄,针柄上设置有手持部...
宋爽石彦杨英齐小伟刘静王晓芬
文献传递
次声作用对大鼠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观察 8Hz、1 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不同时间后 ,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次声引起脑损伤的机理。方法 将 35只II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 7d、1 4d、2 1d、2 8d组五组 ,用 8Hz、1 30dB次声作用 ,每天 1次 ,每次 2h,各组于最后一次作用结束后 0 .5~ 1h内取大脑皮层 ,制成 1 0 %的组织匀浆测定GSH -Px活性、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大鼠大脑皮层GSH -Px活性在 7d组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在 1 4d组、2 1d组、2 8d组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5) ;MDA含量在 7d组、1 4d组有显著性升高 (P<0 .0 5) ,2 1d组、2 8d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P >0 .0 5) ;SOD活性有下降的趋势 ,但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次声作用后 ,引发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反应 。
叶琳龚书明陈耀明王枫刘静陈景藻王晶
关键词:次声作用大脑皮质脂质过氧化丙二醛
神经外科患者癫痫大发作急救临床路径研究
2009年
癫痫大发作是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之一,起病突然,经常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需要进行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处理。我们通过对癫痫大发作时各种因素的分析,制定了急救临床路径.旨在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发作后并发症。自2006年8月用于临床实践以来,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张永琴张剑宁郭丝锦李莉刘静史璐张燕胡金花李三中
关键词:癫痫大发作急救处理神经外科患者神经外科急症救治成功率
次声作用对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1
2002年
目的 探讨次声作用后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将 35只 级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 7,14 ,2 1和 2 8d组 5组 ,于 8Hz,130 d B次声环境下 ,每日暴露 1次 ,每次 2 h;取大脑皮层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 ,透射电镜下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次声作用后脑损伤以变性改变为主 ,可见于细胞内外的各种结构 ;早期随作用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后期损伤有一定的恢复 .结论 次声可非特异性地损伤脑的超微结构 ;在相同的频率和声压级水平下 ,次声的损伤作用与次声的作用时间并非呈线性关系 ;
叶琳龚书明黄晓峰王枫刘静陈景藻
关键词:次声作用大脑皮层超微结构脑损伤
次声波对成骨样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100dB条件下不同频率次声波对小鼠成骨样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放射生物学教研室完成。复苏培养后的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Hz100dB组、12Hz100dB组、20Hz100dB组。将冻存的细胞株复苏,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以1×107L-1细胞浓度接种在48孔培养板中,共接种4板并确定细胞贴壁。次日起每天上午8时将各组细胞放入次声仓内,4Hz100dB组、12Hz100dB组、20Hz100dB组分别给予相应频率和声压级参数的次声作用,空白对照组在次声仓内无次声输出,30min/d,共5d。5d后进行细胞增殖计数,观察次声波作用后小鼠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不同参数的次声波对小鼠成骨样细胞增殖的影响:小鼠成骨样细胞的形态为不规则的多角形,受次声波作用后形态无明显改变。次声波作用第5天,4Hz100dB组、12Hz100dB组,20Hz100dB组小鼠成骨样细胞密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犤(52.25±8.52),(50.33±7.99),(49.82±7.05),(39.92±7.38)107L-1,P均<0.05犦。②次声波作用后小鼠成骨样细胞骨钙素的表达情况:次声波作用5d后,4Hz100dB组、12Hz100dB组、20Hz100dB组小鼠成骨样细胞骨钙素浓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犤(1.4012±0.5319),(0.8775±0.2589),(2.2575±0.8307),(0.5925±0.1725)μg/L;P=0.001,0.023,0.0005犦。③次声波作用后小鼠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次声波作用5d后,各组的小鼠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均较低,4Hz100dB组、12Hz100dB组、20Hz100dB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基本相似(0.016±0.008,0.013±0.005,0.014±0.005,0.013±0.005,P=0.92,1.0,0.95)。结论:4,12Hz100dB次声波作用可明显促进细胞增殖,20Hz100dB次声波作用具有显著分泌骨钙素的作用。提示100dB次声波不同频率下可以促进成骨样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分泌功能。
王斌陈景藻刘静郭国珍
关键词:声学成骨细胞骨钙素碱性磷酸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