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自身免疫性重...
  • 2篇无力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性
  • 2篇肌无力
  • 1篇胆碱
  • 1篇胆碱受体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 1篇受体
  • 1篇全反式
  • 1篇全反式维甲酸
  • 1篇染色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维甲酸
  • 1篇细胞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李呼伦
  • 2篇刘静
  • 1篇周明言
  • 1篇王广友
  • 1篇谢晓丽
  • 1篇刘江恒
  • 1篇韩志娟
  • 1篇马雪菲
  • 1篇孔庆飞
  • 1篇穆莉莉
  • 1篇么秀华
  • 1篇王丹丹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健康Lewis大鼠BMSCs,并进行大量体外扩增;以大鼠来源的乙酰胆碱受体(R-AChR)2次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MG模型;第2次免疫的同时,经尾静脉移植BMSCs,1×107个/只,依据Lennon评分标准,进行体重测量和临床体征评定。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探讨TGF-β在治疗EAMG过程中的具体机制。结果BMSCs移植明显缓解了EAMG的临床症状,临床评分及体重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有效;体外实验结果显示,BMSCs能通过TGF-β的分泌影响AChR特异性Th17/Treg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相关因子的分泌,以anti-TGF-β抗体封闭后,这种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结论BMSCs通过细胞因子TGF-β,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AChR特异性Th17/Treg细胞亚群的平衡,从而起到治疗EAMG的作用。
刘江恒韩志娟周明言李娜刘静穆莉莉孔庆飞李呼伦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全反式维甲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以大鼠来源的AChRα97—116多肽片段、弗式不完全佐剂、结核菌素的混合乳剂,尾根部免疫健康雌性Lewis大鼠建立EAMG实验动物模型,同时设置完全式佐剂(CFA)对照组、EAMG模型组、ATRA治疗组,其中ATRA治疗组从第一次免疫当天开始腹腔注射ATRA。依据Lennon评分法及体重监测对模型的建立及ATRA的治疗情况予以评定。于晚期发病时相(56d左右)将动物处死取材,分别取大鼠脾脏和肌肉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脾脏和肌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ATRA治疗EAMG的可行性。结果①成功建立EAMG动物模型。②免疫第40天后,ATRA治疗组和EAMG模型组相比较,临床症状及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临床评分=0.024,P体自=0.001。③与CFA组相比,EAMG模型组动物脾脏小梁静脉壁的厚度增大(P=0.0008),小梁静脉中的淋巴细胞数目增多(P=0.036),脾脏髓质中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宽(P=0.047),脾脏生发中心界限不清,肌纤维直径缩短(P=0.001)。④与EAMG模型组比较,ATRA治疗组动物脾小梁静脉壁的厚度较窄(P=0.043),脾髓质中动脉周围淋巴鞘变窄(P=0.012),脾脏生发中心界限相对较清晰,肌纤维直径较长(P=0.047)。结论ATRA能够缓解EAMG的临床症状,逆转EAMG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李芳华谢晓丽刘静么秀华马雪菲王丹丹王广友李呼伦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HE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