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向龙

作品数:53 被引量:23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地黄
  • 11篇熟地
  • 9篇熟地黄
  • 8篇生地黄
  • 8篇出血
  • 7篇凝血时间
  • 7篇中药
  • 6篇小鼠
  • 6篇出血时
  • 6篇出血时间
  • 5篇模型大鼠
  • 5篇方剂
  • 4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4篇配伍
  • 4篇方剂学
  • 3篇丹栀逍遥散
  • 3篇抑郁模型
  • 3篇抑郁模型大鼠
  • 3篇抑郁症模型

机构

  • 47篇河南中医药大...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汝州市中医院

作者

  • 53篇卫向龙
  • 22篇李娴
  • 9篇张振凌
  • 8篇许二平
  • 7篇李凯
  • 7篇王娜
  • 6篇石延榜
  • 6篇田连起
  • 4篇王俊涛
  • 4篇郭晓冬
  • 4篇韩倩倩
  • 4篇姬卫国
  • 4篇王红玲
  • 4篇郭现辉
  • 4篇王祥麒
  • 4篇夏春阳
  • 3篇王付
  • 3篇瞿融
  • 3篇姚建平
  • 3篇李琳

传媒

  • 9篇中医学报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光明中医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甘肃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地黄炭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测定生地黄炭饮片中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毛蕊花糖苷、梓醇的含量,并进行性状与薄层定性鉴别,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方法检测生地黄炭饮片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运用薄层色谱方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10批生地黄炭饮片水分平均值为5.22%,总灰分平均值为4.66%、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为1.32%、水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53.06%、醇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10.52%、毛蕊花糖苷含量平均值为0.022 3%;梓醇含量平均值为0.020 3%;薄层鉴别可以检出毛蕊花糖苷、梓醇。结论:本实验方法准确可靠,以上检测指标和参数可以为制定生地黄炭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李娴王娜卫向龙
关键词:薄层色谱
生地炭、熟地炭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地黄为河南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目前中医临床上地黄较为常用的炮制品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其中生地炭和熟地炭用于止血。本文通过查阅汉代至清代中医药学本草文献及其它相关现代文献,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弄清生地炭、熟地炭的历代炮制演变情况及炮制前后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影响。为揭示中药炒炭炮制的科学内涵、扩大地黄炮制品在中医临床的应用范围,并为临床上合理有效利用生地炭和熟地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娴王娜卫向龙张振凌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该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骨碎补8‑15g,透骨草12‑21g,猪苓8‑15g,没药10‑18g,补骨脂8‑15g,甘遂3‑8g,千金子4‑8g,红大戟4‑8g,硝石...
郭现辉卫向龙李伟彪夏春阳
文献传递
比较牡丹皮炒炭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牡丹皮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牡丹皮炒炭前后有变化的成分进行初步的定性定量研究。结果:没食子酸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随炒制时间和炒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增加一定程度后开始降低;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等含量下降。结论:通过分析牡丹皮炒炭前后各种化学成分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丹皮炭的止血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李娴卫向龙赵学龙丁安伟
关键词:丹皮炭化学成分高效液相
一种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中药
本发明涉及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化疗后轻、中度白细胞减少及重度白细胞减少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黄芪35-70g、仙鹤草90-150g、卷柏40-70g、地榆30-70g和女贞...
王红玲王祥麒韩倩倩王俊涛姬卫国卫向龙
文献传递
治湿六法方药配伍浅识被引量:3
2005年
湿性重浊黏滞,临证治之应依据其轻重及部位选用甘淡利湿,清热利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升阳除湿,通阳化湿六法,并适当配以健脾益气,温肾扶阳,清热泄热等,使湿从小便而解。
卫向龙瞿融
关键词:湿证祛湿
《脾胃论》药物性味配伍法探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脾胃论》中药物五味配伍疗效关系。方法:研究原著及参考文献,用统计分析原著作中所有方剂中的药物分类、关联性,进一步总结药物的性味配伍方法。结果:《脾胃论》中药物性味配伍,多以辛甘苦并用,起到补脾升举阳气、泻阴火、疏肝理气、除湿热、行气止痛、散结消痞六个方面的作用。
卫向龙莫楠
关键词:《脾胃论》疏肝理气行气止痛
《脾胃论》甘苦配伍法探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脾胃论》中药物性味配伍疗效关系。方法研究原著及参考文献,以及频数统计原著作中所有药物。结果《脾胃论》中药物性味配伍,多以甘苦并用,起到补脾升举阳气、泻阴火、疏肝理气、除湿热4个方面的作用。结论《脾胃论》中甘苦配伍用药规律仍然遵循《内经》主旨,以及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
卫向龙许二平
关键词:《脾胃论》
比较不同制炭方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炒炭法和煅炭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研究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合理的制炭方法。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地黄、炒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煅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生地黄组比较,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煅生地黄炭组比较,炒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炒生地黄炭和煅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制炭后地黄的止血作用增强,但两种制炭方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其止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故选择易于操作的炒炭法炮制生地黄炭。
李娴刘雅琳卫向龙石延榜李凯张振凌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小鼠
生地黄、生地黄炭吸附力的测定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对生地黄、生地黄炭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生地黄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地黄、生地黄炭吸附力的大小。结果:亚甲基蓝线性范围为0.02176~0.1088 mg(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为2.04%(n=6)。吸附力的大小:生地黄炭>生地黄。结论:吸附力的变化可能是生地黄炭止血比较重要的机理之一。
王娜卫向龙李娴
关键词:生地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