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松 作品数:19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理学 更多>>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丙烯酸及其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13 2002年 用活性炭采集大气样品,OV-101(30m×0.32 mm i. d.)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丙烯酸和3种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丙烯酸及其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有较宽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达到0.996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3.16%~5.83%,回收率为84.4%~95.4%,检出限为0.003~0.03 mg/m^3(采样体积为20L)。 顾海东 史永松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丙烯酸 丙烯酸酯 污染物分析 浅谈地表水中石油类监测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7 2003年 阐述了石油类项目监测过程中水样的采样布点 ,样品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 ,以及确保石油类监测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实践经验 . 史永松关键词:石油类 地表水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环己酮 被引量:10 2002年 以活性炭吸附环境空气中的环己酮 ,二硫化碳洗脱 ,用DNP +有机皂土填充柱分离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分离度较好 ,分析灵敏度高 ,当采样 30L时 ,检测限为 0 0 0 0 5mg/m3 。 史永松 顾海东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环己酮 环境空气 活性炭 亚磷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2011年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对亚磷酸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及产污环节进行分析,了解原辅料及主副产品的理化特性,通过对工程潜在的环境风险环节进行识别和风险类型确定,从而科学准确地进行风险源项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最大概率,进而完成事故状态下的后果影响分析,并根据事故产生的后果,提出防范和减缓事故发生后的风险,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诸多方面提出风险管理方案和应急防范预案,来保障事故一旦发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史永松 杨羚关键词:亚磷酸 化工行业 环境风险评价 地方政府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作用研究 曹德扬 李勇 吴福全 韩新 史永松 吴玉英 薛媛媛 余文卓 本项研究通过对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根据当前当地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地方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立绿色政府运行机制、建设苏州市城市圈大循环、建设绿色...关键词:关键词:地方政府 循环经济 法律体系 苏州市区河道修复如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简述了国内外河道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苏州市区河道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对河道污染治理前后的水质进行了比较,说明通过河道修复治理水污染取得的成效。
以1991-2006年监测数据为基本依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及... 史永松关键词:河道修复 水质变化 污染治理 水环境质量 文献传递 水文地质调查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2016年 论述污染场地调查之前开展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性。通过案例说明,水文地质调查能够查明场地内各土层的渗透性,判断相对隔水层和透水层的分布特征,这些信息为建立场地水文地质模型、设计污染土壤取样范围和深度、确定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深度和滤网位置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节约调查经费,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张建荣 陈春明 吴珉 史永松 孟凡义 顾凤祥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 污染场地 土壤取样 苏州市外城河水质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2008年 以1996-2006年监测数据为基本依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及spearm an秩相关系数法对苏州市城区河道外城河的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河流总体水质呈现好转趋势,外城河水系污染属有机污染类型,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石油类、生化需氧量、挥发性酚和高锰酸盐指数,水质严重污染因子已经由石油类转变为NH3-N。对外城河水质转好原因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道疏浚、进行引水冲污等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史永松 刘德启关键词:水质 如何提高红外法测定地面水中石油类的准确度 2002年 史永松关键词:红外法 石油类 地面水 水质监测 地表水中硫化物的应急监测 被引量:1 2001年 应用标准色列测定地表水中的硫化物 ,并与吹气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进行对照 ,所测结果较为接近。标准色列法快速、简单 ,可供硫化物定性筛选 。 史永松关键词:硫化物 地表水 应急监测 水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