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椿秀
-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源起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03年
- 叶椿秀
- 关键词: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机氧合器
- 左心辅助泵内隔膜成形工艺的研究
- 1997年
- 崔建星罗征祥叶椿秀
- 关键词:血液相容性人工心脏体外测试血栓形成
- 自制气动式左心辅助循环的山羊活体实验被引量:2
- 1996年
- 自制气动式左心辅助循环的山羊活体实验曾侃,罗征祥,叶椿秀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螺旋型左心辅助泵,连接空气压缩机、真空泵、电池阀等组成气动式的左心辅助循环装置(下简称LVAD),在活体山羊施行左心辅助循环。以检验其与血液成分的相容程度,观察LVAD在活体模...
- 曾侃罗征祥叶椿秀
- 关键词:LVAD左心辅助循环血液动力学
- 左心辅助循环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1997年
- 左心辅助循环(LVAD)是治疗严重左心衰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临床上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左心辅助循环是一种非生理性的体外循环,它对整个机体会产生许多不利,而最直接最严重的是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本文采用本所研制的新型左心辅助━━罗叶泵,在动物体内进行模拟应用,研究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实验动物为山羊,共10只,平均体重43.5kg,分别在转流前及转流后6小时,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在辅助循环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在切变率为 1.2435S-1、23S-1及 125S-1的三种条件均下降;在弹性指标方面,除损失角δ在辅助循环后轻度上升之外,动弹性模量和损耗弹性模量在切变率为0.973S-1、1.799S-1及 11.34S-1三种情况下均降低;红细胞的刚度TK值上升,在低切变率下与高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的比值A1以及在低切变率下全血表观度与血浆粘度比值A2均比术前低。以上结果反映了血液对LVAD的急性反应。说明LVAD的早期将对血液流变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 范瑞新罗征祥叶椿秀张镜方肖学钧成安衡崔建星许粤青
- 关键词:左心辅助循环血液流变学心力衰竭
- 罗叶泵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 1997年
- 作者采用新型左心辅助泵-罗叶泵在动物体内进行左心辅助循环活体实验,用健康山羊10只,体重30~53kg,平均43.5kg。全组动物均应用左心房与降主动脉间转流。结果如下:1.10只山羊术前与转流后6小时平均动脉压分别是13.3±0.8kPa13.6±1.9kPa,中心静脉压分别是1.73±0.14kPa和0.82±0.31kPa;2.术前和转流后左心室舒张期内径长轴分别为58.1±1.9mm和39.3±1.5mm,短轴分别为25.0±1.2mm和18.1±1.4mm;3.术前及转流后动脉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4.ACT和PT时间在术后2~3小时均降至正常水平;5.辅助循环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有不同程度升高,最高达224.5±40.8mg/L;6.病理检查未见血栓形成和栓塞现象。结果显示为罗叶泵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和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是很好的左心辅助泵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范瑞新罗征祥叶椿秀张镜方肖学钧吴若彬成安衡崔建星
- 关键词:血栓形成血流动力学心力衰竭
- 搏动辅助血泵的设计构思与实践——从旋涡泵到罗叶泵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由于国际市场供应的各种血泵价格过于昂贵 ,为降低其成本而不降低其质量 ,我们设计制作了旋涡泵和罗叶泵 ,以保持良好的血液流态 ,减少栓塞和溶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 为使血液在泵动周期中始终保持连续的流线和旋涡流态以充分冲洗泵体四周 ,同时避免湍流、再循环和潴流 ,旋涡泵设计为出入血口位于不同的平面上 ,并对泵血功能进行了测定。在血液流态、溶血试验等方面与通用血泵在模拟循环台中进行了比较。罗叶泵遵循相同的原理 ,泵体为拱顶形 ,其顶部有一锥形下凹伸入泵体内部 ,出入血管道相互交叉。由于泵体拱顶不对称 ,出血口高于入血口 ,在收缩期时血流盘旋上升 ,出血口处阻力小于入血口 ,排血更为迅速和彻底。 结果 旋涡泵在血液流态和溶血试验中与通用血泵比较 ,前者均优于后者。旋涡泵在 13次的绵羊实验中 ,最后 4只未经抗凝处理的绵羊 ,于平稳转流 14天后处死(其中 1条 2 1天 ) ,尸体解剖泵内、双肾内均无栓塞。罗叶泵已于 1999年应用于临床 ,成功抢救了 1例危重患者。结论 辅助循环血泵的设计 ,其连续的流线流态、避免湍流。
- 叶椿秀梅津光生中村孝夫罗征祥范瑞新肖学钧
- 关键词:湍流再循环旋涡泵心脏外科手术
- 气动隔膜型左心辅助泵的研制被引量:1
- 2000年
- 较详细地介绍了气动隔膜型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 II型的制作方法及体外和体内测试结果。结果显示 II型罗叶泵性能可靠 ,耐疲劳及血液相容性良好 。
- 高婉梅成安衡肖学钧范瑞新丁以群罗征祥叶椿秀
- 关键词:体外测试
- 新型国产隔膜气动左心辅助泵(罗叶泵)的临床试用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总结新型国产隔膜气动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临床试用 4例病人的经验。临床资料及结果 本组 4例病人均为心脏手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病人 ,其中 1例合并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3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效果不满意再行左心辅助 ,1例直接行左心辅助。左心辅助时间 30 3~ 116h ,平均 78 1h。本组死亡 3例 ,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1例死于多脏器官功能衰竭 ,1例死于脑出血。本组存活 1例 ,左心辅助期间出现左颞叶和顶叶脑梗死 ,右侧肢体偏瘫 ,经治疗后好转出院 ,随访 6个月 ,右侧肢体活动明显改善 ,一般情况尚好。结论 新型国产隔膜气动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在抢救心脏手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中显示能较满意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有较IABP更显著的效果。在应用时要把握时机 ,尽早应用。然而 ,左心辅助的应用仍存在安置较为复杂 ,易渗血等不足之处 ,有待今后进一步总结经验 ,加以改进 。
- 肖学钧范瑞新成安衡罗征祥张镜芳吴若彬丁以群高婉梅叶椿秀
- 关键词:左心辅助装置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脏手术
- 国产气动左心辅助装置的临床试用
- 目的:总结国产气动左心辅助装置(罗叶泵)临床试用11例病人的经验。方法:我院1998年5月至2006年4月应用罗叶泵治疗11例危急重症心脏病患者,男6例,女5例, 年龄32~69岁。平均44.9±10.2岁。病因包括心脏...
- 肖学钧罗征祥吴若彬范瑞新成安衡黄焕雷郑少忆吴岳恒郭惠明叶椿秀
- 文献传递
- 体外循环搏动血流灌注
- 1990年
- 无搏动血流体外循环作为一种非生理性灌注,经较长时间转流后势必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而搏动血流体外循环更加生理化,提高了体外循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综述近年来搏动性灌注的生理作用和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洪志鹏叶椿秀
- 关键词:体外循环搏动血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