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全媒体出版时代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路径被引量:5
- 2013年
- 随着全媒体出版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的全媒体出版成为必然。这将使得编辑主体的工作体系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全媒体出版时代的学报编辑只有在创新编辑活动过程中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过程有两条主要路径:一是关注有效作者的学术生产,利用全媒体技术搭建作者信任的学术交流平台;二是研究细分读者需求,利用全媒体技术满足读者需求的差异性。
- 叶玲
- 关键词:全媒体出版地方高校
- 理性思考苏锡常都市圈生态建设被引量:3
- 2004年
- 城市经济中心性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行政区经济的"地方性"与生态经济的"区域性"是苏锡常都市圈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两个主要矛盾。我们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安全,研究并制定都市圈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体系,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目标、经济生态安全目标和社会生态安全目标,探索都市圈生态建设的途径。
- 叶玲
- 关键词:生态建设苏锡常都市圈生态安全
- 导游服务创新与南京旅游形象个性化被引量:6
- 2003年
- 通常认为依靠个性化城市旅游形象就能够吸引游客产生城市旅游动机。南京旅游形象的个性化可概括为 :长江之滨的十朝都会 ,生态健康的博爱之都。但仅有这些并不足以吸引游客参与到南京旅游活动中来 ,还应该围绕着城市旅游形象个性化的塑造和不断创新 ,重视导游服务理念创新和功能创新以促进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渠道的疏通 ,将有利于个性化的南京旅游形象在游客的心目中得以确认。
- 叶玲
- 关键词:城市旅游形象导游服务
- 苏锡常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2004年
-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耳标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实现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整体利用.通过苏锡常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认为应该以区域为整体,建立该区域粮食安全目标、建设保障目标、整理挖潜目标等目标体系,构建适合具体区域的土地利用模式,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 叶玲
- 关键词:苏锡常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的“现代教育技术”栏目设置与创新途径
- 2012年
- 基于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职前与职后一体化,《南京晓庄学院学报》从2001年开始创设了"现代教育技术"栏目,力求探索地方高校综合性学报的栏目设置与创新的途径,以促进学报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叶玲
- 关键词:师范性
-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被引量:13
- 2003年
-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过实践探索和理性反思后在认识上的一次突破 ,也是人类思维方式和观念更新的一种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十分丰富 ,但其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 ,即 :协调好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使区域保持和谐、高效、有序、长期的发展能力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通常由科学基础、基础理论和核心理论三部分构成 ;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一是加强理论研究 ,二是在理论研究指导下加强应用研究。
- 冯年华叶玲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信息技术与《导游学》的课程整合探析被引量:2
- 2004年
- 作为高等旅游教育中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导游学》课程建设,应该以伴随信息技术普及而发展起来的教与学的理论--建构主义为指导,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努力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教学方式的实现和以学生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 叶玲
-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 苏锡常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
- 2003年
- 构建21世纪苏锡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点是成本内化和立体互动,多维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维可持续发展模式,包括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相统一的经济模式;节约利用与全程治理的资源环境模式;高度精神文明、城市化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统一的社会发展模式;优势互补的合作创新模式及点轴结构和网络式结构相结合的区域开发模式。
- 冯年华叶玲
- 关键词:苏锡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