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丹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艺术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传承
  • 4篇鱼灯
  • 4篇舞蹈
  • 3篇民间舞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高职
  • 2篇调度
  • 2篇舞蹈课
  • 2篇舞蹈课程
  • 2篇民族
  • 2篇民族民间
  • 2篇民族民间舞
  • 2篇传承人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规范
  • 1篇调度研究
  • 1篇心理时间
  • 1篇学法
  • 1篇演艺

机构

  • 17篇深圳职业技术...
  • 2篇厦门城市职业...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7篇吴丹
  • 2篇潘峰
  • 1篇何际峰
  • 1篇陈捷

传媒

  • 6篇北京舞蹈学院...
  • 3篇戏剧之家
  • 1篇音乐时空
  • 1篇教育评论
  • 1篇艺海
  • 1篇传播力研究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才智
  • 1篇今日财富
  • 1篇厦门城市职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间舞蹈传承人——群体意识与个体风格的交叉点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通过浅谈传承人共性结构中那时那地的集体记忆,以及传承人作为自己,与他人相比较的民间舞蹈个性差异,从这两方面体现传承人作为群体意识与个体风格的交叉点,且传承人风格流派在共时状态下之所以存在的多元民间形态。
吴丹
关键词:流派
浅谈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新生命力
2015年
本文论及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命力,并导出其传承性,进而延伸至民族民间舞蹈新空间的发展,目的在于提供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新视角,以及思考现有作品和将要创作的作品中新空间的挖掘点。
吴丹
关键词:传承
论高职“仪态礼仪”课程教学的动态结构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高职院校广泛开设"形体礼仪"课程,但其教学结构设计大多缺乏统筹性思维,模块的关系不紧密、缺乏联系。"仪态礼仪"课程教学应该是动态的、整体的礼仪教化过程,而不是停留在以往形体教学的外在表现。基于此,仪态礼仪教学应当强调动态的三维一体的结构关系——以身体为载体,由美感外化、社会互动、礼义内化组成,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进而形塑现代的仪态精神,实现仪态礼仪学习中身体与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
吴丹
湘西苗族花鼓舞“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被引量:4
2018年
身份认同是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性共同作用,而达到的期望与被期望的多重角色形貌,包含对应关系的角色扮演、情感参与的身体动作变换等。通过分析湘西苗族花鼓舞传承人,尤其是龙英棠、石顺明两位为例,阐述族群文化与个体生命认知互动所形成身体舞蹈语汇的差异性,分析传承人作为族人、演员、鼓王等角色时的身份角色话语,提出研究"非遗"民间舞蹈传承人的身份认同,或有助于研究和尊重传承人个体能动性的存在,推动"非遗"民间舞蹈的传承实践。
吴丹
关键词:身份认同传承人身体
文化圈视域下非遗舞蹈“主体性”传承区的建构被引量:6
2017年
文化圈概念是文化传播论学派的理论之一。它所体现的核心内容是无论地理空间或物理时间,同一文化圈的不同环境是由一系列文化特质构成,具备质的约定性。因此,文化特质相通是使不同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文化圈的本质。文章提出传承人作为非遗舞蹈文化特质的核心代表,贯穿于三个不同环境区域传承,即以传承人为主体中心,建构非遗舞蹈传承的"原生态文化区—文化传承核心区—文化传承拓展区"三点循环互动的"主体性"传承区,共同构建面向兼顾文化传统保护和现代文化生产的非遗舞蹈创新传承模式。
吴丹何际峰
关键词:文化圈主体性
深圳沙头角鱼灯舞个案解读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将深圳沙头角鱼灯舞作为研究个案,探讨其发源、形成与深层文化的对应共识,从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吴观球的鱼灯舞本体为主,解读其组成之鱼灯、典型动作短句,以及调度空间等,追索其中的社会功能。
吴丹
关键词:发源
论《最后的第一次触动》的时间意味被引量:1
2014年
《最后的第一次触动》1是尤里·季利安与米高·舒马卡合作的作品。该作品的场面设计类似于手表的缩影,最大的特点是刻意放缓了整体场景的运动速率,以演员超乎寻常的缓慢舞动突破常规时间概念的视阈,呈现出强烈的时间意味,这种意味正是柏格森的时间理论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体现。本文从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的概念出发,分析该作品以照片这个"时间片段"为灵感来源的触发点和以时间形式为中心的创作主旨;探讨作品以"心理时间"掌控整个场景,将主观潜在"流动的意识状态"实体化的结构方式;并进一步论述"绵延"这个柏格森时间理论核心命题在作品中的体现,论证"绵延"中永恒的时间意味。
陈捷吴丹
关键词:柏格森心理时间绵延意识流
浅析非遗舞蹈纳入高校之《舞蹈欣赏》课程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舞蹈传承的现状分析,经课堂教授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非遗舞蹈纳入高校《舞蹈欣赏》课程的可行性,并说明其对于传统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吴丹
关键词:传承
浅谈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新空间被引量:1
2015年
当下,大众所接触的民族民间舞大多是活跃在舞台上的民族民间舞作品,因而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民族民间舞必须不断探索各自创作的新空间,或是在动作语汇上,或是从人物形象上发挥,又或是从作品题材上展开视角……传统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舞台创作亦随之求新。因此,我们探索当代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新空间,就是一个"变中求新"的过程。
吴丹
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舞“非遗”社会化传承体系构想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依据"社会参与"原则,以深圳沙头角鱼灯舞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个案,提出"原生区域传承""院校学术性传承""社会意识自觉"三个层面的社会化传承,以不同的立场扩大"保护主体"的范围,使社会形成良好的自觉氛围,为研究城市文化生态下的"非遗"保护提供理论借鉴。
吴丹潘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