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三阳原合配穴点按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后往往会遗留功能障碍,也成了主要的致残原因,尤其手功能障碍,恢复难度大,恢复时间长,成了中风后功能障碍恢复的主要关注点。点按法是传统医学常用的基础手法,有"以指代针"之称,用手三阳原合配穴点按法对中风后手功能障碍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此方法及其机制进行总结分析。
- 李伟吴修玉张梦颜世坤米长江赵丹彤张悦
- 关键词:中风点按法
-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思考及治疗体会
-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由Morehead和keen于1864年首先报告.通常发病于上肢创伤有关,但也有上肢并无创伤史者.是在肩部发生疼痛性活动障碍时,同时或随后发生手部和手指疼痛、肿胀以...
- 吴修玉
- 关键词:中风发病率病理分期疾病治疗
- 预防中风再发的干预措施及营养保健
- 2011年
- 中风又名"卒中",本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通过近5年来对我脑病科中风病患者的发病及病史的统计研究,感到预防中风再发干预措施及营养保健的进一步研究对减少中风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肖文海吴修玉
- 关键词:中风病患者营养保健干预措施人民健康病残率
- 辨中医之气虚、血瘀与脏腑功能关系被引量:8
- 2008年
-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概括气认为:①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 王志辉邓琢孙宏丽郝云吴修玉
- 关键词:中医学气虚血瘀脏腑功能
- 中风后手功能障碍应用原合配穴点按法治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原合配穴点按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收治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原合配穴组常规康复治疗+手三阳原合配穴点按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原合配穴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原合配穴点按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操作简单,可以提高中风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中风后致残率。
- 吴修玉李伟张梦颜世坤米长江赵丹彤代洪伟
- 新形势下康复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 康复医学在中国的兴起康复医学在中国兴起于80年代初期,并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相结合.新形势下康复科建设的几点思考包括三级康复建设的思考、互联网+康复的思考、康复联盟的思考、传统与现代的思考、研发与价值的思考、学科或专科定位...
- 吴修玉
- 关键词:医院建设康复科
- 原合配穴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合配穴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且一侧肢体偏瘫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原合配穴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IAS评分、FM评分、Barther评分、Lindmark上肢功能评分、偏瘫手功能疗效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合配穴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 吴修玉李伟张梦颜世坤
- 关键词:卒中手功能障碍
- 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理论初探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灸选穴方面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选穴,使穴少而精,提高疗效。本文通过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从理论上进行论述。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穴位配伍合理,易于操作,值得深入探讨。
- 吴修玉李春禄王龙
- 关键词:中风手功能障碍
- 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膀胱疾病选穴规律初探被引量:4
- 2003年
- 对十五年来针灸治疗膀胱疾病的文献 ,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旨在探索针灸治疗此类疾病在选穴上的规律性 ,在期进一步指导临床 ,其规律性可总结为 :针灸治疗膀胱疾病多从调整脾、肾、三焦及膀胱功能入手 ,并以各经之背俞穴、募穴、交会穴、下合穴等特定穴应用较多。
- 吴修玉王富春刘洋
- 关键词:膀胱疾病选穴背俞穴募穴交会穴
- 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膀胱疾病选穴归来初探
- 对十五年来针灸治疗膀胱疾病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旨在探索针灸治疗此类疾病在选穴上的规律性,在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其规律性可总结为:针灸治疗膀胱疾病多从调整脾、肾、三焦及膀胱功能入手,并以各经之背俞穴、募穴、交会穴、下合...
- 吴修玉王富春刘洋
- 关键词:膀胱疾病腧穴针灸治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