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加澍
- 作品数:9 被引量:1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义乌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改进演示实验 渗透实验方法——以“光电效应”为例
- 1993年
- 演示实验是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源泉、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但由于物理现象是复杂的,诸多因素交织错迭,往往将其本质掩盖起来,如果我们的演示实验,只是将现象简单地罗列展示一番,那么学生的感受最多只是停留在直觉的水平上,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例如就“光电效应”现象来说,它是爱因斯坦创立“光子说”的主要例证,也是学生认识光的粒子性的实验基础。由于一般学校目前尚未具备定量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条件,因此,如何做好教材中“紫外线照射锌板使验电器带电”的定性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 吴加澍
- 关键词:粒子性物理现象锌板
- 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科学素质(二)被引量:2
- 1999年
- 二、优化实验过程众所周知,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物理”的基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如今的物理教学中,实验仍是最薄弱的环节。我们的教师擅长于讲授法,只要能用语言来叙述的,就不愿意动手去做;我们的学生善于运算,而弱于动手,如果问学生:钟表的...
- 吴加澍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过程最佳化
- 中学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被引量:40
- 2012年
- 1.一线教师的困惑。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对于课改理念普遍认同,然而课堂教学却是“涛声依旧”。为什么学过的新理念用不上呢?理念与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众多的一线教师深感困惑。
- 吴加澍
-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一线教师课改理念课堂教学
- 面对新课程的思考被引量:10
- 2007年
- 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直面并回答三个本原的问题,即为何教(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教(教学方法)。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领会,以及对传统物理教学利弊的反思与扬弃,我们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应该做到:在教学目标上,要从知识本位回归到三维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由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在教学方法上,要让学生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
- 吴加澍
- 关键词: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物理教学知识本位教学改革
- 从优秀走向卓越——物理教师的三项修炼探微被引量:8
- 2011年
-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加快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步伐,各地“名师工程”纷纷启动,“打造名师”之类的口号不绝于耳,这对广大教师是莫大的鼓舞.然而,在振奋之余,我们更需冷静思考的是:名师真的是打造出来的吗?
- 吴加澍
- 关键词:物理教师修炼师资队伍教师为本教育
- 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被引量:95
- 2005年
- 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哲学处于教育的上位,它对教育起着决定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对于什么是物理、为什么教物理、怎样教物理这三个本原性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构成了物理教育哲学的主体内容。物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文化。应树立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的物理教学观。按照教学重演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全面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
- 吴加澍
- 关键词:物理教学哲学思考
- “电动势”教案
- 1991年
- [教学目的] 使学生确认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知道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也等于外电路接通时内外电压之和;初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教具准备] 不同型号的干电池若干;手摇发电机一台;太阳能电池一只;可调高内阻蓄电池一只;示教电压表(0~2.5V)两只;滑线变阻器(0~50Ω)一只;电容器(440μF/25V)一只;2.5V小电珠两只;电键、导线等.[教学过程]一、电源的特性 1.提问 (1)在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 吴加澍
- 关键词:滑线变阻器手摇发电机持续电流电场力电池特性
- 关于CAI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 2000年
- 吴加澍
- 关键词:教学技术教育思想
- 优化教学过程,培养科学素质
- 科学素质的内涵是广泛、全面的,具有相应的塔形结构:塔基是'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素质的基础),塔身是'科学能力'(构成科学素质的主体),塔顶是'科学观念'(影响科学素质的核心)。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义不容辞...
- 吴加澍
- 关键词:教学过程中等教育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