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芹

作品数:358 被引量:1,335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110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2篇农业科学
  • 35篇生物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7篇松材
  • 97篇松材线虫
  • 77篇线虫
  • 56篇菌根
  • 40篇外生菌根
  • 35篇芽孢
  • 35篇黑松
  • 34篇杨树
  • 31篇芽孢杆菌
  • 30篇松材线虫病
  • 29篇菌根真菌
  • 27篇松树
  • 27篇病原
  • 25篇根际
  • 24篇马尾松
  • 21篇植株
  • 21篇外生菌根真菌
  • 21篇赤松
  • 18篇拟松材线虫
  • 17篇引物

机构

  • 347篇南京林业大学
  • 11篇江苏农林职业...
  • 7篇江苏省林业科...
  • 6篇金陵科技学院
  • 5篇连云港市农业...
  • 4篇信阳师范学院
  • 4篇上海市浦东新...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安徽省林业厅
  • 3篇广东省公安边...
  • 2篇长治学院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上海市卫生局
  • 2篇盐城工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58篇吴小芹
  • 195篇叶建仁
  • 37篇朱丽华
  • 20篇黄麟
  • 18篇刘辉
  • 18篇陈凤毛
  • 17篇任嘉红
  • 12篇盛江梅
  • 12篇戴婷婷
  • 10篇何龙喜
  • 10篇宋微
  • 8篇叶利芹
  • 8篇李清清
  • 8篇谈家金
  • 8篇魏伟
  • 8篇乔欢
  • 8篇徐旭凌
  • 8篇应晨希
  • 8篇张红岩
  • 7篇卢东升

传媒

  • 88篇南京林业大学...
  • 24篇林业科技开发
  • 17篇林业科学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江苏林业科技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西部林业科学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8篇2018
  • 16篇2017
  • 12篇2016
  • 27篇2015
  • 20篇2014
  • 21篇2013
  • 31篇2012
  • 42篇2011
  • 31篇2010
  • 25篇2009
  • 21篇2008
  • 13篇2007
  • 15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3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皮开发利用的若干途径被引量:2
1992年
简述了国内外树皮综合开发利用的多种途径,可为我国充分牙发利用树皮资源提供参考。
吴小芹
关键词:树皮综合利用吸附剂药品
基于松材线虫全基因组序列的SSR标记开发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研究松材线虫在我国的群体遗传关系及传播路径,获得更为稳定的松材线虫分子标记,使用MISA软件对松材线虫全基因组10 432条DNA片段进行搜索,共获得95个gSSR位点。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出现频率最高,占全部SSR位点的66.3%。依据所有gSSR位点共设计出36对引物,以1份松材线虫DNA pooling(包含我国46个不同地理来源的松材线虫虫株DNA)为模板进行PCR,产物由QIAxcel全自动凝胶电泳分析系统检测,获得17对可能具有多态性的gSSR引物。进一步对这17对引物的PCR产物进行单克隆试验并测序,BioEdit软件拼接比对结果表明,其中9对确实具有多态性。
许峻荣吴小芹刘云叶建仁
关键词:松材线虫全基因组序列SSR标记SEQUENCEREPEAT
我国松树主要针叶病害发生概况及其防治被引量:6
1993年
近年来我国松树针叶上一些常见病大量流行,新病害不断发生,给林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就目前我国发生的主要松针病害的种类、病原、发生情况及防治概况进行简要综述和分析。
吴小芹
关键词:松树
水杨酸对黑松苗抗松材线虫病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研究了水杨酸(SA)对黑松幼苗抗松材线虫病的诱导抗性效果以及诱导互作过程中黑松苗体内PAL和POD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SA喷雾和浸根处理均可诱导4月生黑松苗产生对松材线虫病不同程度的抗性;经SA预先诱导处理后,松苗PAL、POD活性显著增加。用不同浓度的SA对黑松幼苗叶面喷雾处理,0.01 mmol/L的SA诱抗能力最强,诱抗效果达61.9%;用0.01 mmol/L的SA对黑松幼苗浸根处理,当处理3 h时,SA的诱抗能力最强,诱抗效果达71.4%。应用SA叶面喷雾或浸根处理4月生黑松苗,其诱导期为5 d时挑战接种松材线虫比诱导期10 d时的诱抗效果要好。研究发现SA浸根与叶面喷雾处理相比,其对黑松幼苗的诱抗效果普遍较好。SA处理后松苗POD和PAL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第5天挑战接种松材线虫,至第8天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POD增加了146%,PAL增加了64%。随后酶活性开始下降,至第12天时POD仍高出对照221%,PAL仍高出对照150%。
黎淑芬吴小芹
关键词:水杨酸黑松松材线虫病诱导抗性苯丙氨酸解氨酶
粤沿海武警边防官兵心理健康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粤沿海武警边防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武警部队的选拔、训练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粤沿海的1163名武警边防男性官兵进行心理调查。结果粤沿海武警边防官兵除躯体化因子及抑郁因子外,总均分及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武警军人常模(P<0.01),干部与士兵群体间、不同文化程度的官兵群体间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广东沿海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武警军人常模,应重视粤沿海武警边防官兵的心理健康,针对部队中不同群体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时要注意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吴小芹谭尕朵
关键词:SCL-90心理健康
几种外生菌根菌对松苗抗非根部病害的影响被引量:29
2007年
研究几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松苗抗松枯梢病和抗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菌增强了马尾松苗苗木对松枯梢病的抵抗力,其中华美牛肝菌(504)菌根苗的抗性最强,其次为黄豹斑鹅膏(EG)和彩色豆马勃Pt2菌根苗,彩色豆马勃Pt1和紫金蜡蘑(ZJ)菌根苗的抗性相对较弱;但外生菌根菌对湿地松苗苗木抗松枯梢病的能力未见提高。对黑松和马尾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发现,菌根增强了黑松和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的抵抗力,延缓或减轻了苗木的死亡,以504、Pt2和EG的效果较好。黑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各处理体内早期的PAL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对松材线虫抗性较强的菌根苗其体内PAL酶活也较高,反之亦然。供试外生菌根菌的促生作用以及菌根苗体内抗病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与其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吴小芹孙民琴高悦盛江梅叶建仁
关键词:外生菌根松苗松枯梢病苯丙氨酸解氨酶
外生菌根形态及根毛生长状态与黑松生长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为探讨外生菌根的形态及根毛生长状况对宿主生长的影响,分别对黑松接种3种不同外生菌根菌进行研究,观察菌根形态,并对菌根根段进行透明染色后观察根毛的生长发育程度及菌套、哈氏网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黑松与不同外生菌根菌形成的菌根形态各异,黄色须腹菌(Rl)和彩色豆马勃(Pt2)的菌根以多头状分支、二叉分支、多级二叉分支为主,美味牛肝菌(Be)的菌根多见二叉分支和顶端明显膨大的棒状。菌根的形态与黑松生长状态似无明显相关性。黑松不同外生菌根根段上均可观察到根毛,且根毛的生长发育状态与菌根菌对黑松的促生作用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生长较好的Rl和Pt2菌根化松苗中具根毛的菌根段所占比例较高,且在根毛生长区可同时观察到较多哈氏网菌丝;而在Be菌根苗和对照菌根中,具根毛的菌根段相对较少,在根毛生长区很难观察到根内哈氏网,且杂菌较多。
郑玲吴小芹
关键词:黑松外生菌根根毛
杨树根际土自毒物质的积累、毒害及生物修复被引量:16
2013年
为研究杨树根际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对杨树幼苗的毒害,分析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multivorans)WS-FJ9对杨树自毒作用的生物修复特性,采用HPLC对1~5年生杨树根际土中的自毒物质进行测定;参照3年生杨树根际土壤中的自毒物质含量(设为X),在Hoagland营养液中设置4个自毒物质处理梯度(0.5X、1.0X、2.0X、3.0X),处理后第20天对水培苗进行施菌处理并继续培养至第30天分别采集根系样品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同时测定了B.multivorans WS-FJ9降解自毒物质的速率。结果发现:不同林龄杨树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出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阿魏酸、苯甲酸、肉桂酸等自毒物质;不同浓度的自毒物质均可抑制杨树水培幼苗根系SOD及POD的活性,增加根系细胞膜透性及细胞的MDA含量、降低根系活力;而B.mul-tivorans WS-FJ9处理能提高杨树水培幼苗根系SOD及POD的活性,降低根系细胞膜透性及MDA含量,增加根系活力;B.multivorans WS-FJ9对供试的5种自毒物质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其中对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能力为最强,降解率分别达到98.73%和96.32%。
李冠喜吴小芹叶建仁
关键词:杨树自毒物质生物修复
1株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JW-SD2的解磷特性及解磷条件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为探讨解磷细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JW-SD2的解磷特性及条件,检测了该菌株对不同矿质磷酸盐的溶解能力,并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 H、装液量及盐离子等营养、环境因素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Ca3(PO4)2的溶解能力强于Fe PO4和Al PO4,解磷量达7.43 mmol/L。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硫酸铵作为氮源该菌株具有最大的解磷能力。同时还发现,该菌株能够在温度20~35℃,p H 4~9,装液量1/5~4/5,Na Cl浓度0~3.0%保持3.0 mmol/L以上的解磷量,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曾庆伟温心怡吴小芹
关键词:解磷细菌PSEUDOMONAS环境因素
D-精氨酸对菌根化马尾松植株内源多胺和抗旱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为研究内源多胺对菌根化马尾松植株抗旱能力的影响,以分别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及其混合菌的5种菌根化马尾松小苗为材料,通过添加ADC竞争性抑制剂D-精氨酸(D-Arg)进行室内模拟自然干旱胁迫处理,分析了各处理植株的萎蔫度、针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抗旱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未施加D-Arg的处理中,各植株的抗旱能力依次为接种混合菌根菌的植株较高、紫金蜡蘑(La)菌根化植株次之、CK植株较低,而D-Arg处理的各植株抗旱能力发生了逆转,依次为CK植株较高、La菌根化植株次之、接种混合菌根菌的植株较低。分析表明菌根化马尾松植株Put合成主要依赖以L-Arg为前体的途径,并且向Spd和Spm的转化效率较CK植株高;维持较高Spm含量、(Spd+Spm)/Put值,是菌根化马尾松植株抗旱的重要原因之一。
徐超吴小芹张红岩
关键词:外生菌根内源多胺马尾松抗旱能力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