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涛

作品数:49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英译
  • 8篇史记
  • 8篇《史记》
  • 7篇翻译
  • 4篇文学
  • 3篇汉学
  • 3篇汉学家
  • 2篇译本
  • 2篇译学
  • 2篇中国古诗
  • 2篇诗学
  • 2篇视域
  • 2篇理论视域
  • 2篇美国汉学
  • 2篇美国汉学家
  • 2篇模糊美
  • 2篇翻译学
  • 2篇《史记》研究
  • 1篇代文
  • 1篇典籍英译

机构

  • 18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8篇吴涛
  • 3篇杨翔鸥

传媒

  • 8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英语广场(学...
  • 2篇戏剧之家
  • 2篇汉字文化
  • 2篇学术探索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汉学家王靖宇的《史记》研究
2018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王靖宇教授是西方从事早期中国叙事文研究的著名学者,《史记》是其专注领域的重要文本。他对《左传》《水浒传》等文本的研究也侧面论及《史记》。王靖宇对《史记》的研究,聚焦于文学性上,重点探讨了司马迁史笔与文笔结合的叙事手法。
吴涛
关键词:《史记》研究叙事
浅谈模糊汉诗的英译被引量:1
2008年
模糊美是中国古诗语言的一大特点。翻译家在英译模糊的汉诗语言时甚感困难。本文分析了中外翻译名家英译中国古诗的不同译本,通过比较得出明确的结论:在英译模糊汉诗的时候,译语不能同样模糊。翻译家要尽力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并把正确传达原诗的意美放在第一位。诗歌英译的关键在于传达出原诗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知之"、"好之"和"乐之"是读者欣赏译文的三种不同反映,也是翻译家不断追求使原文不断精益求精的三个标准。
吴涛杨翔鸥
关键词:模糊美中国古诗英译
西方汉学家批评视角下的华兹生《史记》英译被引量:3
2013年
美国汉学名家华兹生教授英译的《史记》是20世纪西方汉学界的重大成果。西方汉学家从文本语义考证、英译本完整性和学术性以及文本互涉关联性视角对华兹生《史记》英译文进行了批评与分析。这些分析评论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华兹生《史记》英译,促进美国汉学界对《史记》的进一步研究与译介。
吴涛
关键词:史记英译
翻译美学理论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英译研究——以散文《生命》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篇幅较短,情文并茂。在记叙散文里,作者常借描写之物传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在抒情散文里,作者往往直抒胸臆。国内外研究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小说或诗歌翻译上,较少涉及散文翻译的研究。因此,本文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以当代著名作家何为的《生命》为文本,分别从语音美、词汇美、句法美、意象美和情感美五个方面来阐释散文翻译中美的体现。
陈双吴涛
关键词:散文翻译《生命》
勒菲弗尔“重写”理论视域下的华兹生《史记》英译被引量:11
2010年
华兹生通过向西方英语世界介绍其英译的《史记》取得重大成就,享誉学界。本文借用勒菲弗尔"重写"理论,从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对华译《史记》进行描述性分析,说明华译《史记》是在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影响下对原文的操纵。华兹生成功地在原文诗学形态和译入语文化主流诗学间求得平衡,达到两者和谐相融。
吴涛
关键词:重写诗学形态史记
华兹生的中国典籍英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被引量:9
2018年
华兹生在英语世界重塑中国经典,所译典籍跨越诗、史、哲、佛四大领域,为中国典籍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范。华兹生坚持走文学性译介道路,探索中西诗学共融的翻译艺术,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在英语世界的普及。华兹生深谙中国典籍英译之道,兼顾忠实性和可接受性双重标准,对普通英语读者的中国文化接受产生了积极影响。华兹生根据经典性和流行性标准选材,主张以译出经典阐释为目标的自然化翻译策略,重视译入语读者的文化接受,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性。总结华兹生的文化翻译经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吴涛
关键词:典籍英译翻译策略跨文化交流
翻译诗学溯源被引量:6
2011年
从亚里士多德《诗学》谈起,追溯国内外学者有关翻译诗学研究的相关论述具有极大意义。文章对西方翻译史上三位大师梅肖尼克、巴恩斯通、勒菲弗尔关于"翻译诗学"这一概念相关论述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以期唤起翻译学界对"翻译诗学"研究的兴趣,并将这一具有光辉前景的跨学科研究进而推进下去。
吴涛
关键词:诗学翻译诗学文学翻译
《史记》研究三君子——美国汉学家华兹生、候格睿、杜润德《史记》研究著作简论被引量:7
2012年
华兹生、候格睿、杜润德是美国汉学界史记学研究领域最负盛名的学者。他们分别撰写的三部史记研究论著堪称该领域奠基之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然而国内学术界目前鲜有文章论述这些著作。本文将对这三部著作进行一番介绍和评述,以唤起国内史记研究专家对此的关注。
吴涛杨翔鸥
关键词:史记研究
他者的镜像:华兹生对《史记》文学艺术的研究及其价值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华兹生是20世纪美国汉学界最杰出的《史记》研究者和翻译家。他的《史记》文学艺术研究论及创作动机、叙事语言特色和人物塑造等方面,构成我国《史记》研究的重要他者。他强调了司马迁为自身及所传人物存后世名的创作动机,分析了司马迁利用诗歌谣谚辅助叙事以及赋予历史人物话语以"言志"的巧妙文学手法,并对司马迁进行了作家心理分析。指出司马迁笔下的孔子形象更接近失败者而非圣人,是对其个人命运的影射。超越自我的封闭性,融合外域他者的不同视角能够促进对《史记》文学艺术价值的全面认识。从华兹生他者的视角审视《史记》的文学艺术,有助于拓展经典文本《史记》的文学阐释空间,启发《史记》研究者通过互动交流取得新成果。
吴涛
关键词:他者镜像《史记》文学艺术
浅析林语堂《京华烟云》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被引量:4
2019年
文化负载词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文化灵魂,是一种文化的鲜明代表。国内外翻译学者对文化负类视角出发分析了林语堂《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段炎炎吴涛
关键词:奈达文化负载词《京华烟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