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动脉
  • 24篇冠状
  • 24篇冠状动脉
  • 14篇心病
  • 14篇介入
  • 14篇冠心病
  • 14篇冠状动脉介入
  • 13篇经皮冠状动脉...
  • 10篇预后
  • 10篇介入治疗
  • 9篇病变
  • 9篇病患
  • 8篇动脉介入治疗
  • 8篇冠心病患者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洗脱支架
  • 7篇经皮冠状动脉...
  • 7篇SYNTAX...
  • 6篇造影
  • 6篇左主干

机构

  • 3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惠民县人民医...
  • 1篇邹平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安贞医院

作者

  • 40篇吴长燕
  • 27篇陈方
  • 22篇高阅春
  • 21篇何继强
  • 20篇张晓玲
  • 15篇玉献鹏
  • 14篇李宇
  • 10篇罗亚玮
  • 10篇张维东
  • 8篇李海宴
  • 8篇李峥
  • 7篇张宇晨
  • 5篇赵华
  • 5篇韩智红
  • 4篇任学军
  • 4篇李全
  • 3篇彭程
  • 3篇李铮
  • 3篇汪烨
  • 2篇苑飞

传媒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2篇第八届北京五...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疾病抢救中心 2 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1 1月收治的共 6 0 7例行PCI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PCI术中常规用普通肝素 ,B组为术中用体重校正低分子肝素 (enoxaparin ,商品名 :克赛 )。A组 31 1例 ,其中男 2 0 3例 ,女 1 0 8例 ,平均年龄 (6 5 6± 4 0 )岁。B组 2 96例 ,其中男 2 0 0例 ,女 96例 ,平均年龄 (6 7 1± 3 5 )岁。结果 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与B组手术成功率 (98 4%与 98 0 %)、30d内再次血运重建 (3例与 2例 )、30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各 2例 )、急性血栓形成 (均为 0例 )和周围血管并发症 (8例与 4例 )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PCI术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安全的。
张晓玲陈方高阅春吴长燕李铮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平均年龄血运重建普通肝素肺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生化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47例,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年龄〈45岁) 95例和老年冠心病组252例(年龄〉55岁),以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4例,进行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及生化特点回顾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明显降低,而三酰甘油、脂蛋白α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老年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病变多累及单支冠脉,而Gensin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老年患者组。结论: 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I降低是我国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多累及单支冠脉,但病变的狭窄程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无明显差异。
吴长燕陈方张维东李海宴高阅春张晓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高龄(≥65岁)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长期预后。方法:入选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或CABG治疗的高龄(≥65岁)ULMCA患者427例(210例行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217例行CABG),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的联合终点)。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以计算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时间7.0(5.2,8.1)年,校正前结果显示,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发生率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HR=1.544,95%CI:1.003~2.375,P=0.048)。卒中发生率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HR=3.089,95%CI:1.332~7.162,P=0.009)。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PCI组显著高于CABG组(HR=0.278,95%CI:0.159~0.486,P<0.001)。全因死亡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545,95%CI:0.951~2.510,P=0.079)。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619,95%CI:0.314~1.222,P=0.167)。MACCE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770,95%CI:0.550~1.079;P=0.129)。经Cox多因素分析校正后,CABG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发生率仍显著高于PCI组(P=0.048),CABG组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PCI组(P=0.011),PCI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组(P=0.027),主要由于PCI组较CABG组显著升高的再次血运重建率(P<0.001),死亡、心肌梗死经校正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G较PCI治疗高龄ULMCA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发生率显著升高,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升高。
玉献鹏李宇金泽宁何继强吴长燕苑飞黄方炯顾承雄孙立忠
关键词: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高龄
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近远期疗效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Firebird)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5年1月共410例冠心病患者(460处病变)置入 Firebird 支架501个。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足量抗血小板药物,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部分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来评估 Firebird 支架在国人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99.5%,术中有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住院期间有1例猝死,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管重建术)发生率为0.2%(1/410);376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91.7%,平均随访时间(12.8±3.2)个月,死亡3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4例,11例进行了再次靶病变重建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4.3%(16/376),支架内血栓发生率1.1%(4/376)。102例(122处病变)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支架内再狭窄率占所有随访患者的2.9%(12/418),占所有造影复查的9.8%(12/122)。结论Firebird 支架在国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但尚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
何继强李峥高阅春吴长燕张晓玲李宇赵华汪烨韩智红张维东陈方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
富马酸伊布利特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和扑动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富马酸伊布利特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持续时间<90d的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房扑房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伊布利特组,22例,其中房扑9例,房颤13例)和对照组(普罗帕酮组,18例,其中房扑7例,房颤11例)。两组分别在持续心电、血压监护下于10min内静脉推注伊布利特1mg或普罗帕酮70mg,如给药结束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给药后4h内的房扑/房颤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中19例在90 min内转复,其中盐酸普罗帕酮组5例,转复率27.8%,富马酸伊布利特组14例,转复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马酸伊布利特组22例中有1例(4,4%)发生短阵室速,2例(8.1%)发生频发室早,未行特殊处理自行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普罗帕酮比较,富马酸伊布利特对房扑/房颤的转复具有明显的优势。
任学军韩智红汪烨吴长燕时强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普罗帕酮伊布利特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双腔起搏器起搏房室间期的优化
2008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双腔起搏器不同起搏房室间期(pacing atrioventricular delay,PAVD)起搏对即时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三度房室阻滞行永久双腔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AVD进行优化,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最大心排出量(CO)为最佳PAVD,比较不同PAVD下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不同PAVD产生不同左心室CO,最佳PAVD平均为(155.7±20.4)ms,其中70%患者PAVD为150ms及175ms;当最佳PAVD时舒张功能指标Tei指数,二尖瓣环室间隔速度(E’),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二尖瓣瓣环室间隔速度(E/E’)等指标均处于最佳水平。结论调整DDD起搏器PAVD不但能够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也可对舒张功能产生良性影响,植入DDD起搏器患者应加强随访,调整优化PAVD使起搏器发挥最佳效应。
李海宴房芳李铮吴长燕陈方
关键词:右心室起搏房室间期舒张功能
SYNTAX积分Ⅱ对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介入术后长期死亡率的预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SYNTAX积分Ⅱ(SYNTAX score Ⅱ,SS-Ⅱ)对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5年死亡率的预测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3支病变且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患者共57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结合临床因素计算患者的SS-Ⅱ,根据SS-Ⅱ数值的三分位法将患者进行分组:SS-Ⅱ低分组(0~20)、中分组(21~31)和高分组(≥32)。主要终点是术后5年全因死亡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SS-Ⅱ预测PCI术后预后的价值。结果:全部入选患者SS-Ⅱ为(27.6±9.0)分。5年的全因死亡率为4.4%,在SSⅡ低分组、中分组和高分组患者中分别为1.6%、3.2%和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心源性死亡率在三组中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5%、1.9%和5.2%,P=0.014),而非心源性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其他可能混杂因素后,SS-Ⅱ是冠状动脉3支病变PCI术后5年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HR=2.45,95%CI 1.38~4.36,P=0.002)。随SS-Ⅱ增加,患者PCI术后5年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MACCE发生率也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年脑卒中发生率尽管随SS-Ⅱ增加而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Ⅱ是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PCI术后5年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上可为复杂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提供一种危险分层工具。
何继强赵华玉献鹏李全彭程罗亚纬高阅春张晓玲吴长燕张宇晨柳景华吕树铮陈方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死亡率三支病变
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初步评价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支架内再狭窄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共置人支架34个,术后临床随访6个月,部分患者进行冠造复查。结果:全部支架均成功置入,术中和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平均随访3—15(8.6.±2.2)个月,临床随访率93.8%(30/32),造影随访率78.1%(25/32)。随访期间,1例术后第3个月行冠脉造影示支架内完全闭塞,考虑为迟发型血栓形成,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第3天死亡,余冠脉造影无支架内再狭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3.3%(1/30),支架内血栓发生率3.3%(1/30),再次再狭窄率3.3%(1/30)。结论: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治疗再狭窄。
高阅春何继强李峥吴长燕张晓玲李宇赵华汪烨韩智红张维东陈方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再狭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西罗莫司
间隔心肌消融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疗效的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间隔心肌消融术(简称介入治疗)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血液动力学、心功能和生存率的影响,并与单纯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人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002年9月至2014年9月住院和门诊接受诊断、评价和治疗的HOCM患者350例,平均年龄(51.3±13.5)岁,单纯药物治疗组166例、介入治疗组184例,随访4年(1~14年),随访率为99.4%(348/350)。收集人选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主要观察入选患者的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包括介入围手术期、心力衰竭和猝死),另外评价介入治疗相关的起搏器依赖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等。采用Cox回归分析临床事件预测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述两组间全因生存率,组间生存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单纯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的患者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4%和0.6%(P〈0.01),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分别为3.61%(6/166)和0.54%(1/184)(P=0.031),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全因死亡最主要的独立预测因素(HR=1.259,95%CI1.101~1.438,P=0.001)。另外,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亦有所改善[从(4.23±1.05)m/s降至(1.83±0.79)m/s,P〈0.01],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由术前的2.97±0.29降至1.74±0.53(P〈0.01)。结论介入治疗可改善HOCM患者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介入治疗具有全因生存优势,且不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赵华何继强姜蓓高阅春李全吴长燕姜腾勇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导管消融术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96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狭窄≥75%而行支架植入术,观察生化指标,比较桡动脉、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分别为76.1%,39.6%。术后B型钠尿肽、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较术前改善(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桡动脉、股动脉入径组钙化病变、分叉病变比例分别为51.7%/60.3%,52.6%/52.6%,桡动脉入径组外周血管损伤较股动脉入径组低(6.89%∶23.7%)(P<0.01),手术时间、术后观察时间较股动脉入径组短(P<0.05或<0.01)。结论:高龄患者选择桡动脉介入术可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期治疗风险小,病死率低。
吴长燕陈方张维东李海宴张晓玲高阅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