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峰 作品数:12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方法采用Hanafusa提出的标准诊断暴发性1型糖尿病。系统性回顾2001~2008年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情况,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结果 8年间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共8801例,其中新诊断急性起病1型糖尿病患者107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为1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约占本院连续住院糖尿病患者的1‰,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10%。未观察到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逐年增加及月份聚集现象。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呈散发,成年人中常见,临床中应注意鉴别诊断。 郑超 王臻 张贻宇 谭愈昱 超晨 周海峰 杨亚玲 车志宏 周智广关键词:糖尿病 暴发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流行病学 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自身抗体与HLA-DQ基因型的关系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 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HLA-DQ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351例糖耐量正常的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与376名正常对照者GADA、IA-2A与IAA。其中156例自身免疫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与278名正常对照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明确HLA-DQ基因型。结果(1)与正常对照比较,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DQA1*03、DQB1*0303、*0401等位基因与DQA1*03-DQB1 *0303、DQA1*05-DQB1*0201、DQA1*03-DQB1*0401单体型频率增高(均P<0.05或P<0.01),而DQA1*0601、*0201和DQB1*0301、*0602等位基因与DQA1*0102-DQB1*0602单体型频率减少(均P<0.05或P<0.01)。(2)与1型糖尿病患者比较,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DQA1*03等位基因频率减少(45.8%vs 54.5%,P<0.05)。(3)携带DQA1*03-DQB1*0303单体型者,GADA、IA-2A与IAA任一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不携带此单体型者(23.0%vs 8.6%,P<0.05)。结论携带DQA1*03-DQB1*0303单体型的一级亲属,GADA、IA-2A与IAA任一自身抗体检出率最高。 王建平 周智广 黄干 袁颖 周海峰 侯粲 杨亚玲关键词:糖尿病 一级亲属 胰岛自身抗体 酮症倾向糖尿病三指标分型预测价值研究 第一部分建立酮症倾向糖尿病三指标分型方案
目的:建立KPD患者三指标分型方案,探讨AB(抗体/胰岛功能)和新方案对KPD患者胰岛功能变化是否有预测作用。
设计: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对象和方法:166例... 周海峰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功能 约登指数 基因治疗 文献传递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基因型的关系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起病1型糖尿病(T1DM)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T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95例 T1DM 患者与376例正常对照用放射配体法检测GADA 和 IA-2A,其中使用胰岛素在2周以内的71例患者与300例正常对照检测 IAA。187例抗体阳性、151例抗体阴性 T1DM 患者与278例正常对照采用 PCR 直接测序法确定 HLA-DQ 基因型。结果(1)与正常对照比较,T1DM 患者(n=187)DQA1*03-DQB1*0303、DQA1*05-DQB1*0201与 DQA1*03-DQB1*0401单体型频率增高(分别为32.6% vs 21.9%,14.1% vs 3.5%与10.2% vs 2.9%,均P<0.01),DQA1*0102-DQB1*0602单体型频率降低(1.7% vs 5.3%,P<0.05),而 DQA1*03-DQB1*0302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 vs 3.8%,P>0.05)。(2)在338例 T1DM 患者中,携带DQA1*05-DQB1*0201与 DQA1*03-DQB1*0401单体型患者,GADA 阳性率高于不携带此单体型者(分别为55.8% vs 41.0%与65.5% vs 40.3%,P<0.05或 P<0.01);携带 DQA1*03-DQB1*0303单体型患者 IA-2A 阳性率高于不携带此单体型者(27.0% vs 7.9%,P<0.01);携带 DQA1*03-DQB1*0302单体型患者 GADA 与 IA-2A 阳性率分别与不携带此单体型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5% vs 43.9%与24.2% vs 15.4%,P>0.05);而携带保护性 DQA1*0102-DQB1*0602单体型患者 GADA 阳性率低于不携带此单体型者(16.7% vs 45.9%,P<0.05)。携带易感单体型者 IAA 检出率与不携带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 GADA 与 DQA1*05-DQB1*0201、DQA1*03-DQB1*0401单体型相关,IA-2A 与 DQA1*03-DQB1*0303单体型相关。 王建平 张弛 林健 袁颖 周海峰 黄干 周敏 周智广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基因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 自身抗体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免疫学特征探讨 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及其病因学意义。方法筛选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20例及其年龄、性别匹配的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GAD反应性T细胞;直接测序法检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IJA)DQ基因型。结果本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8/20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其中7例GADA阳性,4例ZnT8A阳性,3例为GADA与ZnT8均阳性。3例起病初期GADA阳性者,于2年及3年后复查抗体转阴各1例,另1例3年后复查抗体滴度增高(0.34~1.46)。在6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中3例有GAD反应性T细胞。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HLA—DQA1*0102-DQB1*0601和DQA1*03-DQB1*0401单体型频率较经典1型患者增高(P=0.005,P=0.035)。结论部分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及HLA-DQ易感基因型,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郑超 林健 黄干 杨琳 张贻宇 周卫东 周海峰 杨亚玲 车志宏 周智广关键词:糖尿病 自身抗体 免疫 细胞 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情况。方法对39例正常对照组、11例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一级亲属与14例抗体阴性一级亲属于7-10 d内分别进行简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0 min与... 王建平 周智广 袁颖 周海峰 侯粲 杨亚玲 彭健文献传递 PAX4基因多态性与胰岛自身抗体阴性酮症倾向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配对盒4(paired box4,PAX4)基因多态性与胰岛自身抗体阴性酮症倾向糖尿病(KPD)的关系。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筛查141例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Ab)阴性的KPD患者(KPD组)和112例非糖尿病对照者(NC组)的PAX4基因外显子3和9,对异常峰型者经测序证实其碱基改变。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对141例KPD患者和308例对照者的PAX4基因A1168C多态位点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析。结果:在本组人群中未发现PAX4基因外显子3有变异。外显子9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A1168C,引起错义突变P321H(rs712701)。A1168C位点的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频率在KPD组与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分层后,KPD组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28);以年龄分层后,<20岁组与≥20岁组比较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32);在CC基因型的KPD患者中,空腹C肽(FCP)水平高于AA基因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本组中国南方汉族人群PAX4基因A1168C(P321H)多态性与胰岛自身抗体阴性KPD未见关联,但分层研究提示PAX4基因A1168C多态性对男性和<20岁的KPD患者的发病可能有影响。 周敏 张英 张冬梅 林建 王建平 周海峰 周智广关键词:酮症倾向糖尿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抗体与HLA-DQ基因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起病1型糖尿病(T1DM)患者GADA、IA-2A、IAA与HLA-DQ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放射配体法检测495例湖南地区汉族T1DM患者与376名正常对照GADA和IA- 2A,... 王建平 周智广 张弛 林健 袁颖 周海峰 周敏 黄干文献传递 部分特发性1型糖尿病存在谷氨酸脱羧酶_(65)反应性T细胞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1型糖尿病(1B 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胰岛自身抗原反应性 T 细胞。方法选择经典1型糖尿病(1A 型糖尿病)患者23例,1B 型糖尿病29例,健康对照16例;放射配体法检测胰岛自身抗体;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谷氨酸脱羧酶(GAD_(65))反应性、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 T 细胞(IFN-γ-T 细胞)。结果 (1)IFN-γ-T 细胞数(中位数及95%CI 表示)1A 型糖尿病为:12.0个(10.3~20.9个),1B 型糖尿病:3.5个(3.0~5.7个),对照:1.0个(0.3~1.8个)。1A 型糖尿病的 IFN-γ-T 细胞数明显高于1B 型糖尿病及对照(均 P<0.01)。1B 型糖尿病较对照具有更高频率的 IFN-γ-T 细胞(P<0.05)。(2)以>95%CI(对照组)判为 IFN-γ-T 阳性,1A 型糖尿病、1B 型糖尿病及对照的阳性率分别为:78.3%(18/23)、48.3%(14/29)及0。(3)3组对植物血凝素非特异性刺激的 IFN-γ-T 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1B 型糖尿病患者存在 GAD_(65)反应性 IFN-γ-T 细胞,即存在 T 细胞免疫异常,具有与1A 型糖尿病相似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1B 型糖尿病前应排除 IFN-γ-T 阳性患者,GAD_(65)-IFN-γ-T 检测有望成为糖尿病分型诊断的新指标。 张翼 周智广 杨琳 周海峰 林健 孙意 黄干关键词:谷氨酸脱羧酶 T淋巴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1α,25二羟维生素D_3对1型糖尿病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1α,25二羟维生素D3_1,25D3)对经典1型糖尿病(T1DM)Th1/Th2比值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择6例新发病、GAD-Ab阳性的T1DM患者,6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NC);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分析VDR蛋白的表达;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斑点法定量检测GAD65反应性分泌IFN-γ、IL-4细胞,分别代表Th1、Th2细胞。结果(1)T1DM的PBMC胞核表达VDR;(2)T1DM组Th1、Th2、Th1/Th2均值分别为18.0、3.0、6.0,NC组为2.5、3.5、0.71,T1DM组1,25D3作用后则分别为5.6、4.5、1.22,溶剂(无水乙醇)对照组分别为1.5、3.2、4.8。T1DM组的Th1及Th1/Th2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与溶剂组比较,T1DM组1,25D3作用后的Th1及Th1/Th2均明显降低(P<0.05);三组间的Th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D3对T1DM患者的GAD65反应性分泌IFN-γ的Th1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显著改善Th1/Th2的免疫失衡状态。 张翼 张松 王建平 向斌 周海峰 杨治芳 何伟民 周智广关键词:辅助性T淋巴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