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宁 作品数:11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2 2006年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最早由McCoy等报道并加以命名,在临床上发病率低,仅占所有胆囊炎性疾病总数的0.7%~13.2%,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发病平均年龄为44岁~52岁。有关男女比例文献报道不一,Guzman-Valdivia对161例XGC进行统计发现男性占优势(男:女=107:54),而Cardenas等认为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男:女=9:26),这与XGC的发病率低,缺乏大样本的临床资料有关。 杨田 周立宁 张柏和 吴孟超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诊疗现状 MCCOY 发病率 CHOL 中老年人 原发性肝癌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肝脏功能保护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评价肝脏功能的变化,判定其对肝脏功能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术后当天起应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连用5天,抽血测术前以及术后第1、3、5天肝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组中,术后第3天以及第5天胆红素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但转氨酶、白蛋白等肝功能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降低术后胆红素水平,对肝脏功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翟健 蔡雄 吴东 周立宁 吴孟超关键词:肝切除术 糖皮质激素 肝功能 肝脏假性淋巴瘤3例报告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6 2009年 肝脏假性淋巴瘤(pseudolymphoma of liver)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病理上主要由大小比较一致的淋巴细胞构成,细胞无异型,未见明显核分裂,中间有生发中心,由T、B细胞混合构成,提示为多克隆性病变。目前国内外有关报道较少。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间共诊治肝脏假性淋巴瘤3例,现结合本组资料及有关文献,对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翟健 周立宁 庄晓萌 蔡雄 吴东 吴孟超关键词:肝肿瘤 假性淋巴瘤 “良性”胆道术后腹壁意外种植转移3例报道 被引量:1 2011年 先天性胆管囊肿具有较高的恶变机会,早期诊断困难即使手术切除后仍可能发生恶变;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现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手术,而LC术后切口肿瘤种植的报道引发了一系列关于LC术与切口肿瘤种植及潜在腹腔肿瘤播散危险性的讨论[1],现将3例"良性" 张宝华 杨珏 李楠 周立宁关键词:胆道 腹壁 肿瘤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合并Mirizzi综合征、胆囊十二指肠瘘一例 被引量:1 2006年 患者男,72岁,因“反复右上腹痛9年,加重1个月”入院。9年前反复出现右上腹隐痛,多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当时B超诊断“胆囊结石”,1个月来症状复发,伴恶心、呕吐,门诊拟诊“Mirizzi综合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胆囊未触及,莫氏征阳性,肝脾肋下未及。 杨田 杨立群 张柏和 周立宁 申淑群 吴孟超关键词:MIRIZZI综合征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胆囊十二指肠瘘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右上腹痛 油腻食物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手术体会(附33例报告)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总结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为XGC的33例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60岁,男女比例为1.5:1。术中所见:90.9%可见胆囊壁明显增厚;87.9%与周围组织有粘连;97%合并胆囊结石;15.2%合并胆总管结石;9.1%合并Mirizzi综合征;12.1%合并胆囊内瘘。15例行胆囊切除术,7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术,5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楔形切除术,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术中误诊率高达24.2%。9例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 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慢性炎症,术前诊断困难。因与周围组织脏器粘连严重,术中易误诊为胆囊癌,故强调术中冰冻组织学检查。 杨田 张柏和 杨立群 申淑群 周立宁 吴孟超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十例分析 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误诊为胆囊癌的原因。方法分析我院1996-2005年间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在术前和术中误诊为胆囊癌。结果10例患者中B超和CT均诊断为胆囊癌5例,慢性胆囊炎1例;B超诊断为胆囊癌而CT诊断为慢性胆囊炎2例;B超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而CT诊断为胆囊癌2例;术中均见有胆囊壁增厚,胆囊与肝、大网膜等周围组织粘连。3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术, 6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术,1例行部分胆囊切除+胆囊空肠吻合+横结肠部分切除。术后病理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学表现和肉眼所见易误诊为胆囊癌。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术中冰冻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 杨田 杨立群 张柏和 申淑群 周立宁 吴孟超关键词:胆囊炎 胆囊肿瘤 误诊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合并胆囊胃内瘘一例 被引量:1 2006年 患者男,72岁,因“反复右上腹痛9年,加重1个月”入院。9年前出现反复右上腹隐痛,多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当时B超诊断“胆囊结石”,1个月后症状再发,伴恶心、呕吐。门诊拟“Mirrizi综合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收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胆囊未触及,莫氏征阳性,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B超提示胆囊8cm×4cm,轮廓不清,呈实变,其内回声强弱不均,可见强光团,后方伴声影,诊断为胆囊癌伴胆囊结石;CT提示胆囊管内见-0.5cm钙化密度影,胆囊异常增大,囊壁增厚,壁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增强后囊壁呈蜂窝状强化,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管结石;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 罗祥基 杨田 张柏和 申淑群 周立宁 吴孟超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胆囊管结石 B超诊断 胆囊结石 某院医疗欠费原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医疗欠费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即占有医护人员的劳动及消耗医疗物化劳动,而未能及时支付相应费用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1]。本文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45例欠费病例为例,分析造成医疗欠费的原因。 诸葛纯一 连斌 樊震林 杨晶 周立宁 朱茜 许苹关键词:医疗欠费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内瘘(附4例报告) 被引量:3 2006年 杨田 杨立群 张柏和 孙经建 周立宁 申淑群 吴孟超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胆囊内瘘 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