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银苹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利奈唑胺
  • 2篇老年
  • 1篇低血钾
  • 1篇低血镁
  • 1篇性感
  • 1篇血钾
  • 1篇血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医院获得
  • 1篇医院获得性感...
  • 1篇右肺
  • 1篇右肾
  • 1篇右肾上腺
  • 1篇治疗老年人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损伤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30...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马劲夫
  • 5篇周银苹
  • 3篇刘勇谋
  • 3篇蒋贝兰
  • 2篇沙杭
  • 1篇张江涛
  • 1篇马瑞
  • 1篇薛萍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人民军医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和临床分期中的作用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CA125、CA153、CA199在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肺癌、良性肺疾病和健康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CEA采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其余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结果 CA125、CA153在肺癌和良性肺疾病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CEA、CYFRA21-1、NSE只在肺癌组中升高,CA199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良性肺疾病作对照,这5项指标的灵敏度分别为CEA 52%、CYFRA21-1 60%、NSE 10.7%、CA125 48%、CA153 22.7%,特异性相对应分别为90.4%、75.3%、98.6%、72.6%、90.4%;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CA125和肺癌分期呈正相关(P<0.01);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一个判别式,对肺癌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进行判别,判对率为61.3%。结论 CEA、CYFRA21-1和NSE仍是诊断肺癌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CA125有助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CA153、CA199对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可辅助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
蒋贝兰沙杭马劲夫薛萍曾繁睿周银苹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肺癌肿瘤分期
Gitelman综合征1例
2014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83岁。2008年3月因脑干出血遗留意识不清,长期住院治疗。2012年5月25日,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转入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出现间断手足抽搐并伴有心律失常。
周银苹马劲夫刘勇谋蒋贝兰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低血钾低血镁
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MRSA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7例老年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利奈唑胺组(29例)与万古霉素组(28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临床有效率75.9%,万古霉素组6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0.7%,用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古霉素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14.2%。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与万古霉素相仿,但其不良反应相对轻微。
马劲夫祝丙华张江涛马瑞刘勇谋周银苹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急性肾功能损伤MRSA
右肺类癌合并右肾上腺巨大肿物1例
2013年
患者,男,77岁。因间断乏力10余年,加重伴食欲减退1个月于2012年10月入院。患者10余年前出现乏力,多家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近1个月患者乏力症状加重,伴明显食欲减退,无咳嗽、咯血、胸闷等。查体:贫血貌,消瘦体型。背部查体右上肺触诊语颤减弱,叩诊略实,听诊呼吸音减低。癌胚抗原(CEA)5.1mg/ml,余肿瘤标志物正常。
蒋贝兰沙杭马劲夫周银苹
关键词:类癌肾上腺肿物
老年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在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感染期间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使用利奈唑胺(43例)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统计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恢复时间等指标,并分析其对治疗的影响。结果: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0.9%,发生在用药后(9.33±3.28)d,血小板水平较用药前下降了(58.8±15.7)%;停用利奈唑胺后(6.44±6.39)d血小板开始上升,(8.83±2.32)d后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利奈唑胺诱导老年人血小板减少为较为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停药后血小板可自行恢复到用药前水平。
马劲夫刘勇谋张江涛马瑞周银苹
关键词:利奈唑胺医院获得性感染血小板减少症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