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长伟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移植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
  • 1篇旁路移植
  • 1篇旁路移植术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疾病
  • 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篇房颤

机构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篇周长伟
  • 1篇张伟峰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早期心房颤动(AF)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手术治疗的单纯CABG病例101例,按术后有否发生AF进行分组,并分别对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CABG术后早期AF的发生率为21.8%(22/101),两组比较,AF组平均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呼吸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总量均明显大于非A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CA近-中段狭窄>50%的患者AF的发生率高达81.8%。性别、心肌梗死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LVEF大小和应用洋地黄类药物与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术后AF的发生率为21.8%,77.3%发生在术后1~3d内。CABG术后AF是多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包括:年龄、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呼吸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总量。RCA近-中段狭窄>50%为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存在AF的患者术后依旧存在AF。采用OPCAB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后AF的发生率低于CCABG。
周长伟张伟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