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世林

作品数:32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遥感
  • 8篇反演
  • 4篇遥感反演
  • 4篇水色遥感
  • 3篇悬浮泥沙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绿素浓度
  • 3篇水环境
  • 3篇泥沙
  • 3篇珠江河口
  • 3篇珠江口
  • 3篇卫星遥感
  • 3篇海表
  • 3篇海洋水色
  • 3篇浮泥
  • 2篇多尺度
  • 2篇遥感反射率
  • 2篇遥感监测
  • 2篇遥感数据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南方海洋科学...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同方威视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广东工贸职业...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微...

作者

  • 32篇唐世林
  • 12篇陈楚群
  • 8篇詹海刚
  • 5篇吴颉
  • 4篇刘大召
  • 4篇叶海彬
  • 3篇王剑
  • 2篇杨远征
  • 2篇徐超
  • 2篇施平
  • 2篇张玉红
  • 2篇刘汾汾
  • 2篇杜岩
  • 2篇李莎
  • 2篇马金峰
  • 2篇经志友
  • 1篇付东洋
  • 1篇杨锦坤
  • 1篇何云开
  • 1篇李毅能

传媒

  • 12篇热带海洋学报
  • 3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台湾海峡
  • 1篇遥感信息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科技促进发展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河口混浊高产水域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估算模型被引量:6
2009年
近年来为提高混浊高产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估算精度,Gitelson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红与近红外3个波段遥感反射率的概念模型。文章基于2004年的实测数据,检验该概念模型在珠江河口水域的适用性,估算该概念模型以及它的特殊形式——两波段模型对应的光谱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利用卫星数据提取珠江河口水域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珠江河口混浊高产水域叶绿素a浓度与三波段模型和两波段模型均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与0.88。构建的三波段模型和两波段模型估算的叶绿素a浓度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的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5.82mg.m-3和6.53mg.m-3,精度高于其他常用算法。根据MERIS的波段设置构建的三波段模型估算的叶绿素a浓度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的RMSE为6.47mg.m-3,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马金峰詹海刚陈楚群吴忠宜唐世林
关键词:珠江口叶绿素遥感反射率
1987–2018年儋州湾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浅海珊瑚礁分布数据集
2019年
利用覆盖儋州湾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GF-2影像、Sentinel-2影像和Landsat TM/OLI影像数据,运用ENVI 5.2和ArcGIS 10.1软件,结合野外调研资料,总结了珊瑚礁生长分布的规律,采用目视解译和阈值分割的方法,提取儋州湾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浅海珊瑚礁空间分布信息。经过实地采集的光谱信息,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最终得到51期浅海珊瑚礁空间分布数据。本数据集可用于珊瑚礁时空变化分析、生态环境变化等研究,能够清晰地反映时间序列支持下的儋州湾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珊瑚礁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霍艳辉朱岚巍张少宇杨旭唐世林
关键词:珊瑚礁遥感监测目视解译阈值分割
海水固有光学特性的分阶段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詹海刚唐世林李小斌
课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反演理论的海水固有光学特性的分阶段反演方法。算法以多波段准分析算法(QAA)的估算结果作为先验知识,前向模型采用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分别考虑水分子与悬浮颗粒后向散射作用的光学模型,正则化参数由Akai...
关键词:
关键词:光学特性
基于航次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南海海表二氧化碳分压反演及变化机制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是指海洋表层水和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CO_(2))交换处于动态平衡时CO_(2)的含量,是描述海-气CO_(2)交换的一个主要因子。本文利用2008—2014年覆盖南海大部分海域的海表pCO_(2)观测资料,结合现场海表温度和海表盐度以及卫星观测的叶绿素a数据,构建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分区域反演模型。模型在水深浅于30m的区域均方根误差为5.3μatm,其余海区均方根误差为10.8μatm,与前人基于个别航次的有限区域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相当。利用该模型公式和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HYCOM)再分析海表温、盐数据及MODIS-Aqua卫星观测的叶绿素a数据进行反演,得到了时空分辨率为5'×5'的2004—2016年的逐月南海海表pCO_(2)数据。该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南海海表pCO_(2)在海表温度影响下,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前人基于航次观测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南海及邻近海域平均海表pCO_(2)具有显著的准十年振荡特征:2012年附近出现了极小值,之前表现为降低的趋势,之后略有升高的趋势。受海表pCO_(2)的影响,南海海盆平均海-气CO_(2)通量在2012年之前出现了显著降低的趋势,表明南海释放到大气中的CO_(2)减少,并在2007年之后的冬季出现了负值(从碳源变为碳汇),2012年之后变化较为平缓。热带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引起的南海区域海表盐度变化是造成海表pCO_(2)及海-气CO_(2)通量准十年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区分析的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表pCO_(2)变化最为显著,在南海海表pCO_(2)的季节和准十年变化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邱爽叶海军张玉红唐世林
1988–2017年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森林扰动数据集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1988–2017年共计30期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数据进行在线批量处理,结合森林扰动提取算法,提取30年的每年森林扰动变化;利用GEE云平台及ArcGIS 10.5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及精细制图,采用流程化的处理方式,得到长时间序列的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每年的森林扰动数据集。本数据集可用于黄山遗产地森林时空变化分析、遗产地的要素监测、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能够清晰地反映黄山自然遗产地在长时间序列监测作用下的变化特征。
张少宇朱岚巍霍艳辉杨旭唐世林
关键词:自然遗产地GEELANDSAT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被引量:1
2022年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Ocean Surface Current multiscale Observation Mission,OS-COM)首次提出海表流场、海面风场和海浪谱(简称“流–风–浪”)一体化探测的多普勒散射计(Doppler Scatterometer,DOPS)测量原理和系统体制。OSCOM采用Ka-Ku双频多波束圆锥扫描体制的真实孔径雷达,将实现超过1000 km观测刈幅、公里级分辨率的“流–风–浪”一体化卫星直接观测。OSCOM将突破海洋亚中尺度非平衡态动力学、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海气耦合的研究瓶颈,支撑实现海洋系统科学、气候变化等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未来,应用OSCOM海表流速观测的模式改进,将奠定海洋非平衡态过程数值模拟、同化和预报的动力学基础,实现海洋和海气耦合模式的重大改进。通过与多源数据融合,OSCOM海流观测的应用将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收支研究和国家重大任务提供支撑。OSCOM科学卫星的实施对于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和卫星对地观测重大应用的突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望带动我国应用卫星的发展从追赶、并行走向领跑。
杜岩董晓龙蒋兴伟蒋兴伟朱迪张玉红吴炜王祥鹏赵章喆徐星欧唐世林经志友唐世林经志友李毅能
关键词:科学卫星
基于GF-4卫星反演的珠江口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珠江口伶仃洋是中国重要的海湾之一,其水体的悬浮泥沙质量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在枯季受潮汐过程影响显著,是研究潮汐对SSC变化影响的理想区域。高分四号卫星(GF-4)是我国第一颗超高时空分辨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见光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50m,最大时间分辨率可达20s,在研究一日之内的SSC变化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利用过境珠江口伶仃洋的GF-4卫星L1A数据并结合2020年1月的航次数据,反演得到该海域表层SSC数据,分析得到了伶仃洋表层SSC在潮汐周期不同阶段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伶仃洋海域的SSC整体呈近岸高于远岸、西岸高于东岸的分布趋势。涨潮时,共有4个高SSC分布区,平均SSC呈降低趋势且悬沙有向湾内移动的趋势;在停潮末—涨急—涨憩过程中, SSC先略微降低后显著降低。落潮时,共有7个高SSC分布区,平均SSC呈增长趋势且悬浮泥沙有向外海方向移动的趋势;在平潮末—落急—落憩过程中, SSC先显著增大再变缓最后呈负增长趋势。SSC变化受水平方向上的挟沙作用、垂直方向上的再悬浮过程和地形的共同影响。
陈琼唐世林吴颉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6年
近年来,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反演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模型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历史、近几年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的新发展和各种模型的局限性.结合各种初级生产力模型,讨论了模型建立所需要的参数;并讨论了初级生产力遥感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根据各个海区的生物-光学特性,对初级生产力参数的估算将越来越区域化.
唐世林陈楚群詹海刚
关键词:海洋初级生产力水色遥感
一种利用海洋水色遥感数据估算海洋细菌丰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海洋水色遥感数据估算海洋细菌丰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海洋细菌丰度资料以及与海洋细菌丰度资料相应时段相应海域的海洋水色卫星遥感数据;对所获取的海洋水色卫星遥感数据做大气校正处理,以得到海域水体遥感...
陈楚群王剑唐世林叶海彬吴颉
文献传递
河口水环境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赤潮和溢油为例
2017年
从河口地区对赤潮和溢油的监测需求出发,阐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赤潮和溢油等问题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回顾了河口地区赤潮和溢油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探测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历史上不同卫星传感器对赤潮和溢油监测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讨论了水环境遥感监测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水环境遥感平台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彤辉唐世林唐世林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遥感赤潮溢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