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春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文南词与黄梅戏正本戏唱腔比较研究——以主腔[平词]为例
- 2014年
- 文南词和黄梅戏有"姐妹腔"之称,有共同的发源地和流传区域,汲取了相同的语言文化滋养,主腔[平词]具有相同的板腔体式特征,唱腔之间也互相借鉴,但从腔源、腔系的层面看,前者属于俗曲衍化而来的滩簧腔系剧种,后者则是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打锣腔系剧种。
- 唐彦春
- 关键词:黄梅戏音乐形态板腔体
- 琵琶曲《陈隋》与《汉宫秋月》之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刘德海新编《陈隋》是在传统琵琶文曲《汉宫秋月》(曹安和演奏谱)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除对原曲精髓有所继承之外,刘德海还从段落结构、指法技巧以及审美意蕴等方面进行新编,这体现了他对传统音乐继承与创新的创作理念。
- 唐彦春
- 关键词:《陈隋》《汉宫秋月》
- 文南词文词[正板]音乐形态与板腔体式探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作为地方剧种,文南词的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文词[正板]是正本戏主腔的一种唱腔板式。文词[正板]遗存有不同时期的唱段,其音乐形态主要包括音阶调式与旋法、过门与间奏以及音调的发展手法等内容,板腔体式的特征则体现在唱词结构、字位形式、词腔结合等方面,其核心为相同的音调基础。
- 唐彦春
- 关键词:音乐形态
- 论文南词的地域因缘与剧种沿革
- 2015年
- 明清以来,文南词在鄂、皖、赣三省毗邻诸县广为流传,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来考量,有着相似的地缘因素,主要体现为地域文化的趋同性、传播的便捷性以及都市娱乐文化的需求。就剧种的沿革而言,早期文南词的发展经历了唱腔积淀期、文曲坐唱的阶段,随着声腔分类及演唱风格的完善,民国时期,作为戏曲形式的文南词已全面成熟。
- 唐彦春
- 关键词:剧种
- 高师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 2014年
- 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能体现出高师音乐学专业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构建艺术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实行相配套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可以激励每位学生参与其中。这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激发教学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一体系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
- 唐彦春
- 关键词:艺术实践课程体系教学
- “不法祖宗而所以深法祖宗”——刘德海琵琶文、武曲与传统文、武曲之比较
- 传统琵琶乐曲按分类依据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法,文、武曲之分因其结合了琵琶独特的表现手法,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被普遍认同。琵琶音乐发展到今天,文曲和武曲与传统乐曲相比,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因素,而且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不同。刘德海...
- 唐彦春
- 关键词:文曲武曲
- 文献传递
- 论《溪山琴况》“和”之思想及其民乐演奏与审美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和"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历代音乐美学史料都对其作出了各种论述。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古代七弦琴表演技术理论的琴学专著,这部论著被称为中国音乐美学"三书"之一,书中明确提出:琴乐之首重者就是"和"。如果能将古琴演奏技术及音乐表演理论同当今器乐教学与演奏结合起来,将对当今器乐教学与演奏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 唐彦春
- 关键词:《溪山琴况》器乐演奏
- 为《楚辞·大招》“四上竞气”进一解
- 2013年
- 《楚辞·大招》"四上竞气,极声变只"中"四上"的释义,王逸、洪兴祖、王萌以及毛奇龄等各有所解,有的将其理解成四个国家或四种乐曲,有的则从乐律角度认为"四上"为古音、工尺谱中谱字,或为古代音乐演奏的四乐节等。本文对上述观点进行考订辨析,并结合楚地出土的音乐文献加以考察,认为"四上竞气"应指楚乐"四音"及其"角—曾"的转调变化。
- 童岳敏唐彦春
- 关键词: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