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3篇手术
  • 3篇内固定
  • 2篇愈合
  • 2篇手术后随访
  • 2篇术后
  • 2篇随访
  • 2篇皮瓣
  • 2篇肱骨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脊髓
  • 2篇股骨
  • 2篇关节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脊柱
  • 1篇胸腰段脊柱脊...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损伤

机构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大庆市第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作者

  • 16篇唐英翰
  • 6篇纪青
  • 6篇林欣
  • 5篇邵林
  • 3篇朱博明
  • 3篇陶树青
  • 3篇孙宇良
  • 2篇郝晨光
  • 1篇李晓冬
  • 1篇张志辉
  • 1篇裴建华
  • 1篇金道云
  • 1篇陶树清
  • 1篇傅军
  • 1篇沈玉梅
  • 1篇麻松
  • 1篇杨大平
  • 1篇董中
  • 1篇陈启胜
  • 1篇韩福友

传媒

  • 7篇伤残医学杂志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的肱骨后侧入路治疗肱骨下2/3骨折20例被引量:2
2002年
郝晨光唐英翰邵林沈玉梅林欣
关键词:肱骨骨折
脊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1994年
自1976年~1988年,我们共收治112例脊髓肿瘤病人,手术后随访6个月~12年,获得满意效果,本文对脊髓肿瘤的早期诊断、外科治疗及手术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唐英翰韩福友邵林金道云李晓冬纪青
关键词:脊髓肿瘤手术后随访肿瘤病人外科治疗
双蒂腓肠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1995年
1984年~1989年,作者所在医院共收治13例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病人,全部均进行彻底清创或病灶清除,同时以双蒂腓肠肌─皮瓣覆盖创面。手术后随访6个月~5年,13例均获得了满意疗效。本技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唐英翰纪青孙宇良刘广
关键词:腓肠肌皮瓣手术后随访病灶清除彻底清创覆盖创面
胸腰椎损伤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附28例报告)
1995年
本文就28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强调指出早期脊柱过伸复位后椎板切除脊髓减压,坚强的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应尽早给以药物辅助治疗。
朱博明唐英翰李滨生
关键词:胸腰椎损伤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药物辅助治疗脊髓减压椎板切除
神经内松解术对周围神经卡压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1996年
评估神经内松解术对周围神经卡压的效果。方法:将大鼠坐骨神经卡压12周后,分别采用单纯减压、神经内松解、神经内松解加地塞米松等3种方法手术。于术后第4、8、12周作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内松解术组的电生理指标,神经纤维的直径、数目。
纪青黄捷唐英翰
关键词:周围神经
背阔肌-皮瓣移位重建屈肘功能
1993年
我们应用背阔肌-皮瓣移位重建屈肘功能7例。术后随访8个月至8年,均获得良好效果。本文对其应用指征、手术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唐英翰林欣纪青陶树青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移位术
两种不同几何构型穿钉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分析对两种不同构型固定方法对比评价,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选择新鲜的成人尸体7具,取双侧股骨14根, 随机分两组后制做pauwel's角≥70°内收型完全骨折的病理模型。再将两组标本分别施三根加压螺纹钉正、反三角形内固定术后进行力学测试。测试采用电测法。测试指标包括股骨颈施力侧应变值,轴向刚度及侧方刚度,扭转应变值、极限。结果 反三角形固定组的主要力学指标如股骨头位移值(水平向位移值除外)、轴向及侧方刚度、极限载荷和屈服极限均优于正三角形固定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而在股骨头水平向位移值及扭转应变值两种固定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依据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可知,反三角形内固定法比正三角形内固定法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邵林张志辉张志伟唐英翰麻松牛淑敏赵洪梅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折内固定术生物力学几何构型
桡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1993年
我院共收治桡神经损伤78例,依据致伤原因和损伤的程度不同,采用传统术式与显微外科技术相结合方法治疗,经6个月至14年的随访均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桡神经损伤的预防、手术指征及显微修复等进行了讨论。
唐英翰林欣纪青陶树青孙宇良
关键词:桡神经损伤显微外科治疗显微外科技术致伤原因传统术式显微修复
应用rhBMP-2行脊柱后侧方固定的研究
2000年
目的:探讨应用rhBMP-2(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行脊柱后侧方固定的可能性.方法:用rhBMP-2与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制成复合物,注入28只白兔右L4/5水平横突间肌肉中,对侧单独注入PVP作为对照,分别在2、4、6和8周取材,作X线、组织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LP)及电镜检测.结果:rhBMP-2PVP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新生骨在横空间可完全愈合.结论:作者认为应用rhBMP-2能够完成脊柱后侧方固定,复合物可望在临床上应用于脊柱后侧方固定.
李仙锋唐英翰林欣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脊柱固定
科雷氏(Colles)骨折并发症的临床分析(附265例报告)
1992年
我们自1983年4月以来,对265例Ⅱ至Ⅳ型colles 氏骨折采用反折复位,背伸15°固定,腕关节早期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那英尧唐英翰苗祥斌田钧
关键词:骨折并发症COLLES腕关节骨折复位骨折畸形愈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