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凤
- 作品数:25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检测在诊断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感染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内毒素(Endotoxin,ET)检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血液科经过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70例,包括感染患者50例,非感染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以血培养为标准,将感染组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采用酶联荧光技术和鲎试剂动态比浊定量测定法检测各组血清PCT和内毒素水平,并监测抗感染治疗前后PCT的动态变化。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血清PCT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革兰阴性菌(G-)感染组的内毒素水平比革兰阳性菌(G+)组明显增高。当感染得到控制后,血清PCT和内毒素都明显降低。结论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PCT及内毒素可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动态监测PCT及内毒素可以反映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陈先春刘婷肖德俊肖作淼肖九长唐金凤
- 关键词:降钙素原内毒素白血病
- 彩超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小乳腺癌的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彩超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01—2015—06经彩超检查存在乳腺实性肿块的1200例患者,取彩超测量直径在≤2.0cm的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CA15—3以及TSGF检查,并对手术病理结果进行追踪,对两种方法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进行统计。结果单纯使用彩超对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7.2%、83.8%和84.5%;单纯使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4.1%、81.4%和82.0%;而二者联合的诊断灵敏度为91.8%,特异性为91.5%,准确率为90.7%。二者联合的诊断效果要优于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法。结论彩超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小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高。
- 林霖黄志平黄智华郭朝清丁小军刘敏唐金凤
- 关键词:乳腺癌彩超血清肿瘤标志物
- 难溶红细胞导致白细胞假性增高一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介绍的是新生儿黄胆患儿血液学检验一例。检测结果显示,其白细胞手工计数与机测结果相差甚远,是典型的白细胞假性增高现象,原因为难溶红细胞导致。因此,在血液学分析中仪器不能完全取代手工操作,对于某些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病例,必须以显微镜直接计数为准。
- 唐金凤张友三肖久长
- 关键词:白细胞
- 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CTL表位变异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初步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CTL表位的序列特点,同时探讨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的可能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扩增法获取HBV全基因并测序,参考国外文献报道的17个热点HBV特异性CTL表位氨基酸序列,分析其与本文获得的CTL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别。对患者各个表位变异的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获得46份HBV全基因组序列,急性乙型肝炎(AHB)1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13例。其中40份属于B基因型,6份属于C基因型。对17个表位进行分析发现,B基因型中变异较大的表位有S183-191,S382-390,C18-27,X36-44,X52-60和X115-123;C基因型中有P816-824,C18-27,X36-44,X52-60和X115-123。P816-824表位在CHB和CSHB组的变异率为27.8%和46.2%,显著高于AHB组(0%,P<0.01);C23-31表位在CHB组的变异率为22.2%,显著高于AHB和CSHB组(0%,0%,P<0.05)。结论了解HBV CTL表位序列特点,分析其与文献报道的CTL表位的差异情况,对防治乙型肝炎的重症化和慢性化具有指导意义。
- 邹淑慧肖九长张丽琴唐金凤刘奕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CTL表位
- D-二聚体检测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评估其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依次脱去多肽A和多肽B,形成纤维蛋白Ⅰ和纤维蛋白Ⅱ,纤维蛋白在因子a的作用下交联在血管壁上,并被活化的纤溶酶裂解而产生特异性的降解产物。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9年我院就诊的D-二聚体阳性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14例,其中男414例,女200例;年龄19~96岁,平均54.5岁。
- 唐金凤张友三肖九长
-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Ⅲ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0例,其中有并发症患者30例(并发症组),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抗凝血酶Ⅲ活性和纤维蛋白原。结果T2DM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并发症组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纯糖尿病组抗凝血酶Ⅲ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水平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有利于对T2DM患者凝血状态进行评估,从而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 唐金凤陈先春刘婷钟磊肖九长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并发症
- 改良涂片法和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的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与传统涂片法+瑞氏染色法两种制片染色方案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嗜酸性粒细胞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首先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和瑞氏染色法分别检测40例嗜酸性粒细胞在5%-15%的的血液标本涂片,镜检嗜酸细胞比例,比较两种染色方法对嗜酸细胞检测准确度的差异。然后对92例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BALF或痰查找嗜酸性粒细胞的病例采用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与传统方法即单纯涂抹制片法和瑞氏染色法相比较,观察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对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效果。结果40例血涂片中,两种染色方案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准确度相当。BALF及痰标本涂片染色镜检时,传统涂片方法 +瑞氏染色法制作的涂片着色时间长(10-15 min),部分涂片标本存在脱落,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39.1%(36/92)。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着色时间短(约3 min),标本未见脱落,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为60.9%(56/92)。结论采用改良涂片法和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能有效缩短涂片染色时间,大大提高了BALF和痰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更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 唐金凤肖九长林霖乐永宏张友三黄承斌吕春张荣山
-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
- 结直肠癌血清CEA与CA199及CA724联合检测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99及CA724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01-2016-07来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非消化道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CEA、CA199及CA724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99及CA724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远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CEA、CA199及CA724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重要指标,并且与肿瘤进展程度有关,三者联合检测能够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唐金凤肖久长陈先春范存林钟磊刘聪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分期
- 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功能的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功能。方法收集血防站诊治的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各5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和分析血浆凝血功能(PT、APTT、TT、Fg)、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及纤溶功能[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D-D)]。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⑴慢血组凝血功能(PT、APTT、TT、Fg)差异无显著性,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差异有显著性,纤溶产物D-D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而PLG无统计学差异;⑵晚血组PT、TT、Fg差异有显著性而APTT差异无显著性,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和纤溶功能(PLG、D-D)差异有显著性;⑶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凝血功能、抗凝血和纤溶功能差异均有显著性;2、慢血组与晚血组比较:PT、TT差异有显著性而APTT、Fg差异无显著性,AT-Ⅲ、PC差异有显著性而PS差异无显著性,D-D、PLG差异有显著性;3、慢血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凝血功能和抗凝血功能差异非常显著,纤溶功能PLG差异非常显著而D-D差异无显著性;4、晚血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凝血功能除TT差异无显著性外PT、APTT、Fg差异有显著性,抗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差异有显著性;5、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比较:TT、Fg差异无显著性而PT、APTT差异有显著性,抗凝血功能和D-D差异有显著性,PLG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紊乱,且凝血、抗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检测有助于监测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出凝血功能。
- 唐金凤祝春燕张世锟胡意郭萍万腊根宁安陈年高
- 关键词:血吸虫病慢性乙型肝炎抗凝血功能纤溶功能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医院ICU收治的98例感染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医院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中FD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以及中性粒细胞比值,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比较试验组中重症和轻症感染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并分析FDP与PCT、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比值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FDP、PCT、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重症感染患者的FDP、PCT、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均高于轻症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DP与PCT、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比值间均呈正相关(r=0.664、0.785、0.692、0.710,P<0.05)。结论FDP可用于ICU患者的炎症反应评估,其与PCT、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比值等炎症指标均存在相关性,是评估ICU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唐金凤邹辉杨小燕宋丽云王继国高圣周立凌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