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付龙 作品数:12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伊犁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与生活用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2009年 文章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证实了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与生活用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水消费系数法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是科学的,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姚付龙 王晓峰关键词:生活用水量 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城市垃圾费对环境的影响预测——以乌鲁木齐为例 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迅速增加,而无害化处理率却很低,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垃圾处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乌鲁木齐实行以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城市垃圾处理费,为了评估实行这种新的收费方法以后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定性、定量的预测。结果表明:新的收费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垃圾的减量化效果,有利于回收废弃物,有利于提高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 姚付龙韦伯工业区位论在建设虚拟型生态工业园中的应用研究——以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例 被引量:3 2012年 运用韦伯工业区位论——运费指向论、劳动力成本指向论、集聚指向论,以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虚拟型生态工业园为例,对在虚拟型生态工业园中如何设计生态产业链才能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姚付龙关键词:生态产业链 干旱半干旱区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垃圾费标准探讨——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2 2009年 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垃圾收费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对不同季节、不同类别的收费标准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新的收费标准。 姚付龙 王晓峰 李国迎关键词:垃圾费 西天山北坡地区近50年来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西天山北坡地区近50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方法]根据西天山北坡地区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及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50年来的气候变化。[结果]西天山北坡地区气温呈现明显增暖趋势,近50年的年均温以0.3℃/10a的速率显著升高,但各季节温度上升率不同,秋季〉冬季〉春季〉夏季。西天山北坡地区50年来的年降水量总体呈相对增多趋势,从年降水量来看,平均以16.9 mm/10a的速率明显增加;从季节降水量来看,除秋季外,其他3个季节在近50年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3.2~11.2 mm/10a,夏季增幅最大,秋季经历了80年代的降水小高峰后,近20年降水量略有下降。[结论]西天山北坡地区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 姚付龙 李海冰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乌鲁木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缴新方式及影响研究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保护环境,减轻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姚付龙文献传递 天山北坡东部地区近47a来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天山北坡东部地区3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及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47a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47a来天山北坡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及季节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1980年以后是气温上升最显著的时期,从线性拟合来看,冬季气温升高最为显著;该地区年平均降水呈上升趋势,春、夏、冬季平均降水量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一致,秋季平均降水略呈下降趋势;该地区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 姚付龙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中国西部城市生态工业系统构建——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2 2009年 介绍了生态工业的理论体系,探讨了乌鲁木齐市生态工业系统的构建,分析了生态工业系统的效益。 李国迎 王晓峰 李伟清 姚付龙关键词:生态工业系统 环境效益 光肩星天牛气味结合蛋白AglaOBP1的克隆、表达及结合特性 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基因AglaOBP1(Gen Bank登录号:KX660670),AglaOBP1的开放阅读框长435 bp,编码144个氨基酸,其中N端有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成熟蛋白序列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AglaOPB1属于Minus-C OBP亚家族基因。AglaOBP1主要在成虫触角中表达,且雌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雄虫触角。重组蛋白AglaOBP1与34种气味配体的竞争结合实验表明,AglaOBP1具有广泛的结合谱,能与五角枫挥发物中的醇类、醛类、萜烯类和酮类物质结合,其中与顺-3-己烯-1-醇、顺-2-己烯-1-醇、1-己醇、反-2-己烯醛、反-2-癸烯醛、β-石竹烯、(+)-桧烯、α-蒎烯、1-(2,3-二甲基苯基)-乙酮的结合能力较强,结合常数分别为5.88、8.33、12.29、12.55、11.90、7.47、9.07、10.29和13.12μM。此外,配体的官能团、碳链长度、空间构型也影响AglaOBP1对气味分子的结合。AglaOBP1基因在成虫触角中高丰度表达,其重组蛋白能够与五角枫挥发物的多种组分结合,表明AglaOBP1在成虫寄主定位选择中起重要作用。 李广伟 陈秀琳 尚天翠 姚付龙关键词:光肩星天牛 气味结合蛋白 嗅觉 挥发物 长江三角洲西部地区13200 cal aB.P.以来环境演变及对长江两岸文化交流与传播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长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但由于缺乏高分辨率的研究材料使学者们对该区域的气候演变过程有着不同的解释,另外,新石器时代环境演变对长江两岸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也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为了解决上述科学问题我们在长江三角洲西部高淳地区获得了一个13200 cal a B.P.以来的406 cm厚湖泊沉积剖面,依据孢粉、腐殖化度、烧失量、元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记录重建了13200 cal a B.P.以来的气候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江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与传播路线,研究表明:13200~4400 cal a B.P.期间气候以暖湿为主要特征,但在早期有波动,属于从冷干向暖湿转化的过渡期,4400 cal a B.P.以来以温凉湿润为主要特征,另外,长江三角洲西部地区13200 cal a B.P.以来的气候演变过程并不稳定,高淳剖面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了三次气候突变事件,分别为"新仙女木"事件、"8.2 ka"事件和"4.2 ka"事件,6000~4000 cal a B.P.期间的气候变化过程有利于长江三角洲西部长江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沿古中江两岸分布的考古遗址发掘出土的器物表明古中江是长江两岸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通道。 姚付龙 朱诚 朱诚 马春梅 蔡天赦关键词:环境演变 湖泊记录 气候突变事件 第四纪 长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