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寿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动脉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缺血
  • 3篇缺血预处理
  • 3篇细胞损伤
  • 3篇小型猪
  • 3篇颈动脉
  • 3篇谷氨酸
  • 3篇谷氨酸诱导
  • 3篇氨酸
  • 3篇PC12细胞
  • 3篇PC12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动脉支架
  • 2篇血管
  • 2篇中动脉
  • 2篇缺血耐受

机构

  • 12篇浙江医院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北京医院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姜寿峰
  • 5篇舒勤奋
  • 4篇倪娇娜
  • 4篇边连防
  • 4篇陈晓红
  • 4篇吴炯
  • 3篇李雅国
  • 3篇伍爱民
  • 3篇金煜
  • 3篇翟乐乐
  • 3篇黄抒伟
  • 3篇刘小利
  • 3篇刘加春
  • 3篇王大明
  • 2篇姜学丽
  • 2篇杨重庆
  • 1篇张学锋
  • 1篇王竹立
  • 1篇钱江南
  • 1篇周建妹

传媒

  • 2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注射液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神经元 ,通过MTT法或台盼蓝法测定细胞活力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结果 乳酸对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 ,pH下调到相应水平对神经元无影响 ,终浓度为 2 0、2 0 0g·L-1的丹参注射液可以减轻乳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具细胞保护作用 ;与对照组、pH下调组比较 ,乳酸可以增加神经细胞的静息 [Ca2 +]i水平 ;2 0、2 0 0 g·L-1浓度的丹参注射液可以抑制乳酸引起的静息 [Ca2 +]i升高 ,在高浓度的条件下 ( 2 0 0 g·L-1) ,对氯化钾、谷氨酸刺激诱发的[Ca2 +]i升高有抑制作用。结论 乳酸的神经毒性作用与pH下调无关 ,乳酸作为一种有机酸 ,可以直接促进 [Ca2 +]i升高 ;丹参对乳酸引起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陈晓红边连防姜寿峰伍爱民王竹立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中药药理细胞内游离钙
伴有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检测研究
2009年
张学锋倪娇娜舒勤奋姜寿峰
关键词:帕金森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运动并发症
小型猪颈动脉支架和球囊扩张的血管内超声研究
2009年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探讨小型猪颈动脉支架和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机制。方法12只中国广西巴马小型猪高脂饲养后随机分两组,每组6只。一组于左侧颈动脉置人7枚支架,另一组于左侧颈动脉行球囊扩张,并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周进行一系列IVUS和DSA检查。结果13周后IVUS显示支架组和球囊组血管面积分别狭窄(18.31±7.79)%和(37.28±7.89)%。支架内再狭窄与支架内膜增生明显相关(r=0.897,P〈0.05);球囊扩张后再狭窄与外弹力膜面积减少显著相关(r=0.856,P〈0.05)。结论支架再狭窄与血管内膜过度增生有关,球囊扩张再狭窄与外弹力膜减少有关。
李雅国王大明刘加春钱江南黄抒伟姜寿峰翟乐乐王伯忠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颈动脉
OSAH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
2005年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对 30例OSAHS患者和 32例正常对照者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 ,并用双缩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结果 OSAHS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 (ADP0. 5 μmol/L :32 5 4± 2 3 5 9% ;ADP2 0 μmol/L :5 3 89± 2 1. 14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ADP0 5 μmol/L :2 1. 0 0± 14 . 85 % ;ADP2 .0 μmol/L :4 0 .2 0± 17. 31% ) (P <0 .0 5 )。OSAH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 (388± 74mg/dl)与正常对照者 (36 3± 91mg/dl)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结论 OSAHS患者高血小板聚集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增多的重要内在机制之一。
周建妹姜寿峰黄栋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
P300检测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P300检测对血管性痴呆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判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对照组(无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25名、轻度VCI组老年人14名及血管性痴呆组(VD)老年人14名进行P300检测。结果:P300潜伏期:对照组(332.18±4.96),轻度VCI组(346.64±12.27)、血管性痴呆组(421.71±15.46),血管性痴呆组与对照组、轻度VCI组相比P300潜伏期均显著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P300波幅:对照组(13.42±1.48)、轻度VCI组(11.02±1.09)、血管性痴呆组(10.35±1.60),血管性痴呆组和轻度VCI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300作为一个反映感觉、知觉、记忆、理解、学习、判断等综合智能活动指标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有重要的诊断和提示意义。
吴炯姜寿峰孙慧芳舒勤奋倪姣娜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老年患者老年痴呆患者
社区护理站的建立与管理
社区护理站是在整个初级卫生保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关系均十分密切,是二者的桥梁和纽带,对社区内的卫生保健和卫生服务均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健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然而...
姜寿峰
文献传递
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表达影响,探讨TNF-a与缺血耐受的关系及其在内源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选用30只SD大鼠,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预缺血+缺血(IP+MCAO);假手术组(SS+MCAO):假手术代替IP,余同实验组;对照组(SS+SS),每组10只。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光镜下组织病理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TNF-a的表达变化。结果局灶性IP能够明显改善3d后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组织学的损伤,下调了TNF-a的表达,IOD值实验组(8109.53±571.21)对比假手术组(10704.72±58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59,P<0.05)。结论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随后的脑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下调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舒勤奋刘小利金煜吴炯姜寿峰倪娇娜罗祖明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耐受大脑中动脉栓塞肿瘤坏死因子
缺血预处理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1990年Kitagawa等发现短暂的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能引起机体对再次严重的缺血具有耐受作用。称为缺血耐受(ischemic tolerance,IT)。脑缺血耐受实际...
刘小利舒勤奋周育苗姜寿峰吴炯金煜张红倪娇娜
文献传递
置入Mercury颈动脉支架的小型猪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法选择6头雌性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体重为16.6~22.4kg,平均为19.5kg,3~4个月龄。先高脂饲料饲养16周,然后将7枚Mercury颈动脉支架置入6头巴马小型猪的颈动脉内,支架置入后改用普通饲料饲养。支架置入前后,分别进行DSA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置入后1周用颈动脉双功能超声判断血管支架内通畅情况,第13周时复查DSA和IVUS,然后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在高脂饲料饲养后2周,动物血浆胆固醇升高达基础值的4.1倍[(2.4±0.3)mmol/L和(9.8±3.8)mmol/L]。此后血浆胆固醇基本稳定在这一高水平。第16周时,DSA显示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为(6.1±4.9)%,IVUS检查见到明显的内膜回声增强。同期预实验巴马小型猪的病理检查可见颈动脉内膜增厚,并有少量泡沫细胞和脂质沉积出现。②支架全部成功置入猪的颈动脉,支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第13周时的DSA和IVUS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明,支架表面已被新生内膜覆盖,新生内膜以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为主,支架周围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支架本身组织相容性良好。
刘加春王大明钱江南李雅国杨重庆黄松波姜学丽翟乐乐黄抒伟姜寿峰
关键词:颈动脉
胰岛素对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谷氨酸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对胰岛素的间接和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也有较多的研究,然而对谷氨酸损伤模型的胰岛素保护作用及机制尚缺乏有意义的探讨。目的:明确胰岛素对于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有无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对照实验研究。单位:浙江医院神经科和中山大学医院神经科。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3在中山附属第三医院实验室及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PC12细胞来自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方法:用0.5m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20min制成谷氨酸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胰岛素保护,24h后分别进行MTT实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检测PKB/Akt蛋白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细胞的活力。②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③各实验组PKB/Akt蛋白表达结果。结果:胰岛素50mU/L,100mU/L,200mU/L,400mU/L的A值分别是0.214±0.062,0.234±0.067,0.260±0.076,0.265±0.069,而单纯谷氨酸组的A值为0.201±0.079,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50mU/L,100mU/L胰岛素组与谷氨酸组比较无差异(P>0.05),200mU/L,400mU/L胰岛素组与单纯谷氨酸组比较统计学有差异(t=-2.398,-2.716,P<0.05);400mU/L胰岛素组DNA电泳中未见“
姜寿峰边连防陈晓红伍爱民王青
关键词:谷氨酸胰岛素PC12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