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清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21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教委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主题

  • 14篇色谱
  • 12篇高效液相
  • 11篇液相色谱
  • 11篇相色谱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色谱法
  • 8篇液相色谱法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羚羊角
  • 6篇HPLC
  • 6篇HPLC法
  • 6篇HPLC法测...
  • 5篇液相
  • 4篇羊角
  • 4篇正交
  • 4篇芍药
  • 4篇芍药苷
  • 4篇绿原
  • 4篇绿原酸
  • 4篇薄层

机构

  • 4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沈阳药科大学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卫星生物...

作者

  • 49篇姜清华
  • 19篇菅凌燕
  • 18篇徐英宏
  • 10篇赵铁
  • 8篇杨跃辉
  • 7篇王慧娟
  • 5篇李嫄
  • 5篇翟延君
  • 4篇邓晶晶
  • 3篇康廷国
  • 3篇李玉灵
  • 3篇袁汀
  • 3篇段旭
  • 3篇金岩
  • 2篇高振洲
  • 2篇王笑康
  • 2篇杨君
  • 2篇武艺
  • 2篇关丁越
  • 2篇沙坤

传媒

  • 7篇实用药物与临...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5篇中国药师
  • 5篇化学与生物工...
  • 4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2篇中草药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科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药材
  • 1篇第八届全国中...
  • 1篇第七届全国中...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P-HPLC法测定浓百合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RP-HPLC法建立了浓百合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Aq(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三乙胺水溶液(2∶98,冰醋酸调pH值3.0);检测波长为207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在浓度为4.8508~11.1552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7;盐酸伪麻黄碱在浓度为4.8672~11.356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5。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盐酸麻黄碱98.28%,RSD=0.94%;盐酸伪麻黄碱98.01%,RSD=0.71%。该方法能够对浓百合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进行准确、快速的测定,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姜清华菅凌燕王慧娟
关键词:RP-HPLC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
同时分离纯化枇杷叶中熊果酸和科罗索酸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同时分离纯化枇杷叶中的熊果酸和科罗索酸,并确定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将枇杷叶中的熊果酸和科罗索酸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对15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同时分离纯化枇杷叶中的熊果酸和科罗索酸。结果经过对15种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HPD722的吸附量最好,因此选择HPD722大孔吸附树脂进行柱分离,并确立了最佳的分离纯化工艺。结论HPD722大孔吸附树脂能够使熊果酸和科罗索酸达到较好的分离纯化,工艺可行。
沙坤姜清华
关键词:枇杷叶熊果酸科罗索酸分离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赤丹丸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丹丸中丹参素钠、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mm×250mm,5μm)柱;流动相组成为A:甲醇,B:水(磷酸调pH3.0),C: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丹参素钠线性范围16.4~327.0mg.L-1,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31%;黄芩苷线性范围15.8~316.0mg.L-1,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1.02%;黄芩素线性范围10.3~206.0mg.L-1,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68%;汉黄芩素线性范围12.6~251.0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76%;汉黄芩苷线性范围11.3~225.0mg.L-1,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2.6%;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5.04~100.7mg.L-1,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4%;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赤丹丸中6成分的含量。
赵铁李玉灵姜清华徐英宏菅凌燕
关键词:赤丹丸丹参素钠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
HPLC法测定仙灵止渴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2008年
目的:建立仙灵止渴丸中淫羊藿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EchpseXDB-C_(18)(250 mm×4.6mm,5μm)柱,以乙腈:水:醋酸(30:7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结果:淫羊藿苷在40.2~301.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0.23%。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仙灵止渴丸的质量控制。
赵铁高振洲姜清华
关键词:淫羊藿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青霉素钠与莲必治在GNK中配伍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考察青霉素钠与莲必治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输液中青霉素钠与莲必治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并观察其微粒数、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青霉素钠与莲必治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4%、98.78%;RSD分别为0.34%、0.62%。室温放置4 h内输液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颜色无色并且无改变。结论4 h内青霉素钠与莲必治在GNK中可以配伍使用。
武艺郑云华姜清华徐英宏李可竹
关键词:青霉素钠莲必治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浓百合剂质量标准的改进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完善浓百合剂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浓百合剂中的瓜蒌子、前胡、紫苏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和黄柏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瓜蒌子、前胡、紫苏子;通过HPLC法测得黄芩中的黄芩苷和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稳定,可靠;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为1.82,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8.40,RSD为1.53。结论:该方法能够对浓百合剂进行准确、快速地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王慧娟姜清华徐英宏菅凌燕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治咽茶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治咽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 HPLC 法。选用色谱注 Zorba SB-Aq-ODS(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 (13:87);检测波长为...
徐英宏姜清华董伟
关键词:HPLC绿原酸
文献传递
丹参酮Ⅱ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综述国内外关于血浆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方法、检测方法,临床前药动学及人体药动学的研究进展,为丹参酮ⅡA的组织分布及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姜清华邓晶晶菅凌燕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水合氯醛溶液稳定性考察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 考察贮存时间、光照、温度对水合氯醛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水合氯醛溶液的有效期.方法 采用酸碱滴定的方法,观察水合氯醛溶液含量随贮存时间、光照、温度的变化情况;分别在2~6℃冰箱中见光和避光保存50 d,并且在避光的条件下冷藏和常温保存50 d,观察水合氯醛溶液的性状、含量的变化情况;在25℃加速试验条件下放置40d,考察水合氯醛溶液的稳定性.结果 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和贮存条件的改变,水合氯醛溶液的含量有较明显的改变.结论 水合氯醛溶液的稳定性受贮存时间、贮存条件及温度的影响,本品应避免光照及长期贮存,宜低温贮存,现用现配.
刘佳姜清华杨跃辉
关键词:稳定性有效期
赤丹丸提取工艺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赤丹丸新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为制备新剂型奠定基础。方法:以方中君药赤芍、丹参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3种因素[醇的浓度(A)、溶媒量(B)、回流时间(C)]对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赤丹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的70%乙醇回流3次,每次1.5h;再用8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此工艺得到的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稳定、重现性好。可为赤丹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姜清华高振洲徐英宏菅凌燕
关键词:赤丹丸正交设计芍药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