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今城

作品数:28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病理
  • 12篇皮肤
  • 8篇细胞
  • 8篇临床病理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5篇病理特征
  • 4篇预后
  • 4篇肿瘤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临床病理特征
  • 4篇免疫
  • 4篇黑色素
  • 4篇黑色素瘤
  • 4篇T细胞
  • 4篇病理学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皮肤转移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机构

  • 17篇上海市第一人...
  • 12篇复旦大学
  • 11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28篇孔今城
  • 8篇孔蕴毅
  • 5篇施达仁
  • 5篇胡宏慧
  • 4篇陆洪芬
  • 3篇黄克俭
  • 3篇花天放
  • 3篇钟福全
  • 3篇赵保华
  • 3篇张延龄
  • 2篇张宜玲
  • 2篇陈明华
  • 2篇蔡旭
  • 2篇戴波
  • 2篇邱丙森
  • 2篇王坚
  • 2篇许越香
  • 2篇罗燕
  • 2篇张明珍
  • 1篇沈旭霞

传媒

  • 7篇中华病理学杂...
  • 7篇上海医学
  • 4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特殊类型的蕈样肉芽肿一例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报告一例蕈样肉芽肿之极其罕见的肉芽肿性皮肤松弛。方法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超微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在皮肤肿块内致密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少数淋巴细胞向表皮性。弹性纤维几乎完全消失。免疫组化示淋巴细胞表达CD3,CD45RO。分子生物学检查示T细胞受体β链基因重排。超微结构示巨噬细胞有许多绒毛样结构和溶酶体。结论此例为一种罕见变异的蕈样肉芽肿。
陈明华邱丙森孔今城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皮肤GSS蕈样肉芽肿
皮肤Rosai-Dorfman病的皮损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14例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CRDD)的皮损临床表现特征,结合组织病理、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可提高CRDD的正确诊断。方法:收集14例CRDD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并进行归类分型,对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14例CRDD患者的皮损表现可分为丘疹结节型(64.7%),浸润斑块型(5.9%)及肿瘤样型(29.4%)3种基本类型,无淋巴结增大等其他系统性病变。组织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为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内数量不一的S-100蛋白阳性大型组织细胞,伴大量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胞质内常吞有数量多少不一的淋巴细胞。1例脉管内可见组织细胞。少数患者出现淋巴滤泡、纤维化及脂膜炎样和血管炎样组织病理形态。结论:CRDD皮损表现多种多样,3种基本皮损类型的分型方法能提高临床对CRDD诊断的皮损鉴别能力,结合组织病理改变和免疫表型可与多种皮肤病和皮肤肿瘤作鉴别。CRDD可复发,应作长期随访。
孔蕴毅孔今城罗燕陆洪芬施达仁
关键词:皮损
104例皮肤转移性癌肿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1995年
104例皮肤转移性癌肿作临床病理分析,其原发肿瘤与皮肤转移瘤均经病理证实.结果表明,原发肿瘤在乳腺28例,肺21例,胃14例,结肠11例,肾、食道、卵巢和宫颈各3例,其它少数部位8例,黑色素瘤10例,而最常见转移到皮肤的癌肿在男性为肺癌、胃癌及黑色素瘤,在女性为乳腺癌、结肠癌及肺癌.104例皮肤转移性癌肿中,39例(37%)为多发性和多灶性皮肤转移,65例(63%)系单发皮肤转移,来自肺和肾脏的癌肿,其皮肤转移瘤常先于原发肿瘤被发现.最后,对原发和转移性皮肤癌肿的鉴别诊断作讨论.
孔今城张宜玲赵保华
关键词:临床病理
黑色素瘤中BRAF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黑色素瘤中BRAF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黑色素瘤病例中不同检测方法及样本类型对于BRAF突变检测的影响,并统计BRAF V600E突变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62例病例共计190件样本,BRAF突变分子检测阳性样本62件,其中59件为V600E突变,阴性样本128件。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相较于分子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灵敏度为96.6%(57/59),特异度为97.7%(128/131)。28例配对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之间BRAF突变情况均符合(100%)。总体BRAF突变频率为30.9%,以V600E突变为主(94.0%)。统计分析显示较年轻(≤60岁)、躯干发病部位、浅表扩散型组织学类型及上皮样细胞形态为主的病例中BRAF V600E突变频率相对较高。结论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与分子检测有互补作用。同一患者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BRAF突变符合率高。我国黑色素瘤患者BRAF突变频率较低,但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征。
任敏孔蕴毅沈旭霞吕矫洁蔡旭孔今城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上皮样细胞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
皮肤转移性与原发性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鉴别(附20例分析)
1995年
皮肤转移性与原发性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鉴别(附20例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孔今城,赵保华,臧丽娟皮肤转移性黑色素瘤与原发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与预后均不同,而组织病理上两者鉴别也常有困难,尤其在原发灶处于非暴露部位时更为困难。本文通过皮肤转移性与原发...
孔今城赵保华臧丽娟
关键词:黑色素瘤皮肤转移性原发性病理
右髂内静脉平滑肌瘤蔓延至右心房并肺动脉栓塞一例被引量:5
2000年
李文彬汪守中孔今城
关键词:静脉内平滑肌瘤肺动脉栓塞CT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Spitz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Spitz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的ALK阳性Spitz肿瘤病例13例,常规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LK蛋白表达,对7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LK相关融合基因,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11例,年龄4~47岁(平均年龄25岁)。12例诊断为不典型Spitz肿瘤,1例诊断为Spitz痣。临床上,多数患者表现为丘疹或结节,少数为扁平斑块。组织学上,大多数病变以外生型构型为主(9/13),半数以上病例无明显黑色素沉着,表皮内交界成分以黑色素细胞巢团状分布为主,未见Kamino小体。肿瘤基底部构型主要以楔形(5/13)及平坦形为主(7/13)。肿瘤细胞形态为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混合型8例,单一梭形细胞形态5例,所有病变细胞均呈丛状和/或交叉束状生长模式,3例存在小神经包绕。13例ALK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示肿瘤细胞胞质弥漫强阳性,其中7例行FISH检测证实存在ALK融合基因。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中位数为12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淋巴结播散。结论伴有ALK融合基因的Spitz肿瘤具有其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发生于Spitz痣及不典型Spitz肿瘤中,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可能较好。
任静任敏孔蕴毅蔡旭孔今城
关键词:皮肤肿瘤预后
静脉输注长链或中长链脂肪酸脂肪乳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脂质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长链或中长链脂肪酸脂肪乳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血浆脂质介质及胰腺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 4 3只随机入组 ,A~C为非胰腺炎组 :A组为正常组 ;B组正常大鼠输注脂肪乳剂 ;C组为手术对照组 ,输注葡萄糖液。D~F为ANP模型组 :分别为全糖组 ,Intralipid组和Lipofundin组。测定A组血淀粉酶、前列腺素类 ,胰腺行病理学检查。测定B~F组术后 4、4 8及 72h血淀粉酶、前列腺素类 ,胰腺病理学检查并评分。 结果 :正常大鼠输注Intralipid不引起血前列腺素的变化。在胰腺炎各组 ,脂肪乳剂可提高 4h6 keto PGF1α、PGE2 血浆浓度 ;Lipofundin组胰腺组织的出血和脂肪坏死明显减少。  结论 :脂肪乳剂不加重ANP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害 ;LCT/MCT脂肪乳剂更适合应用于ANP。
黄克俭花天放孔今城胡红慧钟福全张延龄
关键词:静脉输注脂肪乳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前列腺素类营养支持
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至2012年8例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总结其临床病理、治疗和随访资料。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患者年龄1~54岁(平均27.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面部3例、背部2例、上肢2例、下肢1例。组织学上,8例均于先天性痣背景中见到膨胀性生长的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结节,结节内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多型性,核分裂象(0~4)个/10 HPF不等,其中6例增生性结节内黑色素细胞与结节周围先天性痣细胞有局部过渡现象。根据组成增生性结节的黑色素细胞组织学形态不同,分为卵圆形大细胞型(4例)、小细胞型(2例)和Spitz 痣样型(2例)。增生性结节中的黑色素细胞与其周边先天性痣细胞的免疫表型一致,均弥漫表达S-100蛋白,但不表达或仅散在表达HMB45。8例增生性结节Ki-67阳性指数均<5%。随访时间9~82个月(中位时间54.5个月),7例行单发结节切除者均无复发,1例多发性结节者随访62个月后结节无显著变化。结论增生性结节是一种伴发于先天性痣的罕见的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充分认识其组织病理形态可以避免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此类病变特别是伴有不典型性组织学特征的增生性结节患者的预后有待于长期密切随访。
孔蕴毅戴波蔡旭邓静静孔今城
关键词:皮肤疾病免疫组织化学
静脉输注脂肪乳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脂质炎性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脂肪乳剂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脂质介质的影响。方法:逆行胰管注射3%牛磺胆酸钠建立SD大鼠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通过颈内静脉营养支持72小时,测定4、48、72小时血清淀粉酶、TXB2、6ketoPGF1α、PGE2,72小时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4小时胰腺炎组大鼠血前列腺素类物质均增高,应用脂肪乳剂后可增加血6ketoPGF1α(糖脂组1569±1173pmol/L;全糖组291±61pmol/L,P<005)、PGE2(脂肪组614±15pmol/L;全糖组287±9pmol/L,P<005)含量,病理学评分全糖组和糖脂组间无差异。
黄克俭花天放孔今城孔今城张明珍钟福全
关键词:静脉输注脂肪乳剂坏死性胰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