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清霓
- 作品数:41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现代农业优良品种示范工程研究
- 邱俊荣廖耀平陈清华李康活谢春生王碧青钟明刘炜陈友订罗少波黄洁容孔清霓冯少光何裕志梁镜财
- 育成粤丰占、中二软占、粤农占、粤新占2号、软香占等5个水稻新品种,粤丰占、中二软占是广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水稻品种之一,比同类米质品种增产8%以上;选育出碧绿苦瓜、粤椒1号辣椒、丰产2号豆角、绿珍1号黄瓜等13个高产、...
- 关键词:
- 关键词:试验示范基地
- 移植期及施肥法对日本水稻品种绢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初探
- 2004年
- 孔清霓牛尾昭浩吉川年彦须藤健一
- 关键词:施肥法水稻
- 公益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探讨被引量:5
- 2002年
- 本文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国家有关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和举措出发 ,分析国内外农业科技体制的基本特点、广东省的现行政策 ,阐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从完全计划经济模式———科研与开发并存的混合模式———研究所与公司合理合法分离模式的三步骤思路。根据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分析了第三步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李晓方孔清霓
- 关键词: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晚籼稻品种始穗期耐冷性鉴定
- 1990年
- 采用分期播插、控制日长等措施,始穗期用16℃人工低温处理5天,以结实率高低为定级标准来筛选鉴定1210份晚籼品种始穗期耐冷性,并对其中148份进行年度间重复鉴定,有23份在初鉴和重鉴中耐冷性都达Ⅱ级以上,初鉴、重鉴结实率的相关分析迭极显著水准,说明筛选鉴定结果较为可靠。
- 孔清霓林道宣张旭陈钊明邱涧恒梁祖扬刘彦卓
- 关键词:晚籼稻始穗期耐冷性抗性鉴定寒露风
- 浅谈对完善课题制管理的思考
- 2005年
- 孔清霓林洁梅
- 关键词:课题制管理岗位管理人事代理制
- 一种植物细微组织成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细微组织成像装置,主要特征在于:像素在50万至30万之间的摄像头(1)经信号线(通过USB插头)与计算机(2)连接,摄像头(1)活动栓接在载物板(A)的竖杆(B)上。
- 陈友订张旭陈冠华周新桥刘军孔清霓李丽君
- 文献传递
- 籼稻品种穗部温度变化的研究——桂朝2号和Lemont枝梗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初步观察
- 1989年
- 对耐冷性不同的籼稻品种桂朝2号和Lemont枝梗表面温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它与气温、冠层叶叶表温度、茎部衰老叶片叶表温度、茎秆表面温度、水温、日照日变化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 张旭林道宣何子儒陈钊明孔清霓黄林可万霞
- 关键词:籼稻
- 南方低甲烷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筛选与评价被引量:11
- 2018年
- 为综合评价高产和低甲烷(CH4)排放兼具的水稻品种,应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于2013年晚季和2014年早季,以南方稻区50个代表品种为供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品种的CH4排放通量,并对生育期的CH4排放量、稻谷产量及植株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早、晚季供试品种间的CH4排放量和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早季全生育期的CH4排放量在7.37~21.10 g·m-2之间,晚季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的CH4排放量在1.37~13.97 g·m-2之间;早季产量在0.40~0.65kg·m-2之间,晚季在0.59~0.87 kg·m-2之间。根据系统聚类法的分析结果,将供试品种划分成具有不同CH4排放量和产量水平的类型,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推广应用的CH4低排高产、中排高产和低排中产品种,如黄华占、五优308、丰华占、特三矮、茉莉占选、广超丝苗、珍桂矮、广恢998和七桂早25等。其中,恢复系广恢998组配品种、黄华占和五优308已在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指数与CH4排放通量呈显著正相关,这2个性状可作为高产低CH4排放水稻新品种选育的辅助筛选指标。此外,稻谷产量与CH4排放量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培育高产与低CH4排放兼具的新品种提供了亲本材料和理论依据。
- 黄农荣梁开明钟旭华潘俊峰刘彦卓彭碧琳傅友强胡香玉田卡孔清霓
- 关键词:水稻品种高产植株性状
- 一种植物细微组织成像装置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细微组织成像装置及其应用。主要特征在于:像素在50万至30万之间的摄像头经信号线(通过USB插头)与计算机连接,摄像头活动栓接在载物板的竖杆上。
- 陈友订张旭陈冠华周新桥刘军孔清霓李丽君
- 文献传递
-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机制探讨
- 2004年
- 人才强国是战略 ,各行业人才的“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链是落实人才强国的核心策略。人事部门要系统调查、深入研究建立这一新的人事制度体系 ,修筑人才辈出的“多行道”。
- 李晓方孔清霓涂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