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淇
- 作品数:42 被引量:183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花生AhTFL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2023年
- 栽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连续开花亚种和交替开花亚种的开花时间、分枝模式和分枝数量均不同,这与PEBP蛋白家族基因时空表达差异有关。本研究从花生品种豫花25号的幼嫩腋芽组织中克隆到AhTFL1基因,属PEBP基因家族,比对参考基因组显示其位于18号染色体。AhTFL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拥有PEBP蛋白家族的保守的D-P-D-x-P和G-x-H-R结构域,91、115、145、147和159位的氨基酸与拟南芥TFL1保守的His88、Glu112、Ser142、Asp144和Asp156残基相同,系统进化树显示其属于TFL1-like亚家族。基于AhTFL1基因与拟南芥TFL1基因序列同源,所以利用拟南芥tfl1突变体进行功能互补试验验证其功能。35S::AhT⁃FL1互补拟南芥tfl1突变体表现为主茎增高、侧枝变长、荚果数增加、主茎侧枝数增多、莲座侧枝数减少,基本恢复至野生型性状。转化拟南芥野生型和tfl1突变体的35S::AhTFL1阳性株系都表现开花延迟,说明AhTFL1基因功能为促进营养生长,延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
- 齐飞艳石磊孙子淇郑峥苗丽娟田梦迪张忠信黄冰艳董文召张新友
- 关键词:基因功能营养生长
- 花生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 2023年
- 花生网斑病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花生网斑病抗性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感病品种豫花22和抗病品种冀农99杂交得到的F2:3群体进行了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对病斑面积比和病情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网斑病抗性主要由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效应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6.72%和65.45%,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a)分别为8.11和21.95。本研究可为花生网斑病抗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张梦圆田梦迪孙子淇齐飞艳吴晓慧王娟赵瑞芳石欣隆黄冰艳董文召郑峥张新友
- 关键词:花生网斑病
- 一种花生组培苗的嫁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组培苗的嫁接方法,将黑花生种子在黑暗培养条件下培养,当花生幼苗的两片真叶展开时,选择下胚轴长度为6‑8cm的幼苗作为砧木,切掉幼苗子叶及其以上部分,将下胚轴中间纵切成切口;以无菌组培苗作为接穗,进行嫁...
- 张新友苗利娟黄冰艳韩锁义董文召石磊房元瑾齐飞艳孙子淇杜培
- 花生籽仁外观和营养品质特征及食用型花生育种利用分析被引量:33
- 2018年
- 花生籽仁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是评价食用花生品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对285个不同类型或来源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籽仁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的检测和分析,旨在为食用型花生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按照植物学类型分析了各类型的8个外观性状和5个营养品质性状的分布。结果表明,我国花生种质资源包含丰富的外观性状变异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加工用途对原料的需求,但总体上高油酸、高蛋白和低脂肪资源类型偏少。借鉴美国等烤制花生仁和糖果花生的外观和营养品质特征及我国煮食和烤制花生的生产消费市场,提出了食用型品种选育亲本的策略和备选品种类型,烤制和糖果用途花生育种亲本选配应以普通型、中间型或珍珠豆型中粒农家品种或育成品种为骨干亲本,进一步改良高油酸、高蛋白和低脂肪等品质性状。
- 房元瑾孙子淇苗利娟齐飞艳黄冰艳郑峥董文召汤丰收张新友
- 关键词:营养品质
- 花生组培苗高效嫁接技术被引量:1
- 2018年
- 为解决花生野生种及转基因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田间长势弱等难题,本研究对花生的嫁接技术进行了优化。以黑籽花生品种豫花0215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培养7d的实生苗为砧木,以栽培种、野生种及双二倍体的无菌组培苗为接穗,采用劈接法,以花生的下胚轴为嫁接部位进行嫁接。结果表明,花生砧木的培养方式不同,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砧木下胚轴达到6cm以上,平均嫁接成活率较高,达到96%以上。不同类型接穗嫁接成活率差异很大,栽培种的嫁接成活率较高,嫁接到黑暗培养的砧木上成活率达到100%。采用黑暗培养的豫花0215作砧木,大大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效率,该方法在花生野生种、双二倍体及转基因植株等组培苗的嫁接上获得成功,克服了野生种及后代材料生根困难及移栽成活率低及组培苗移栽后长势弱等问题,值得推广。
- 苗利娟韩锁义石磊房元瑾黄冰艳董文召张俊齐飞艳孙子淇张新友
- 关键词:花生组培苗嫁接劈接
- 分子标记辅助连续回交快速提高花生品种油酸含量及其后代农艺性状评价
- 高油酸是花生重要的品质性状,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具有较好的品质稳定性和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高油酸花生育种研究最早起始于1987年美国高油酸自发突变体F435的发现,我国高油酸花生的选育研究自2001年开始。迄今为止,高油...
- 黄冰艳齐飞艳孙子淇苗利娟房元瑾郑峥石磊张忠信刘华董文召汤丰收张新友
- 文献传递
- 花生重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关联分析法发掘与花生(Arachis hypogaea)产量性状显著关联、同时又在花生基因组上随机分布的SSR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可了解产量相关基因区域的分布特点,有助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选育高产花生新品种。选用64个SSR标记,采用MLM(Q+K)方法对166份花生资源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和结构划分,供试群体受其综合性状遗传特点和来源地域的影响可被划分成7个亚群,聚类结果与群体结构基本一致,同时群体特点与材料来源地的生态划分符合同类聚集的规律。通过对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3年数值的关联分析,分别发掘出SSR位点有20个、33个和26个,2年以上重复检出的SSR位点有13个(P<0.05),各SSR位点的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0.011–0.348 1,平均为0.067 3;共检出590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位点12.29个,表型变异解释率值最高的是与单株果数呈显著关联的位点TC1A02(P<0.001),含21个等位变异;与产量构成主要因子紧密关联的位点中,百果重的TC1A02-C470(+41.588 5)、TC1A02-C560(+40.926 1)和p PGPseq2E6-B473(+63.953 4),单株果数的TC1A02-C500(+7.374 4),单株饱果数的GM1843-E157(+4.316 6),可用于产量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
- 严玫张新友韩锁义黄冰艳董文召刘华孙子淇张忠信汤丰收
- 关键词:花生产量性状SSR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6
- 2016年
- 利用14个SSR标记构建了河南省2015年之前选育并审定的90个花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用14个SSR标记产生的95个多态性位点可将90个花生品种完全区分开,其中84个品种间有≥2个位点的差异,在剩余的3对品种中,每对仅有1个差异位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98处,90个花生品种被聚集成88类,有2对品种分别聚集在一起,是由于它们每一个品种分别以另一个品种作亲本选育而成,仅有1个差异SSR位点,表明所构建的指纹图谱是有效的。以遗传相似系数0.95为划分标准,有74.4%的品种具有特异性,与其他作物相比,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总体上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根据60个SSR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90个花生品种可以分为3个亚群,与根据分枝开花习性和荚果类型的分类相吻合,亚群划分情况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 孙子淇张新友徐静张忠信刘华严玫董文召黄冰艳韩锁义汤丰收刘志勇
- 关键词:花生品种指纹图谱SSR标记
- 一种高蔗糖含量花生新种质的创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蔗糖含量花生新种质的创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突变体结合近红外光谱创制高蔗糖含量花生新种质的方法。本发明采用EMS诱变的方法创造新的种质资源,特别是首次创制了高蔗糖含量花生种质,丰富了育种材料,为口味优良食...
- 张新友秦利刘华韩锁义杜培刘娟董文召黄冰艳孙子淇张忠信
- 文献传递
- 花生巢式群体的脂肪含量遗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巢式群体可以利用多个亲本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1个共同亲本与6个基础亲本所配置巢式组合F_(2:3)家系的种子脂肪含量数据,分析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旨在探明不同的基础亲本组合中脂肪含量性状的遗传差异,为制定脂肪含量遗传改良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提供依据。6个组合的共同亲本为高脂肪含量的普通型大果品种豫花15号,其他6个基础亲本为不同脂肪含量和不同植物学类型的品种。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式有所不同,6个组合分别符合无主基因模型、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模型和2对主基因等显性模型3种遗传模式。各种遗传效应的估计值也各不相同,主基因遗传力从32%到80%,说明不同杂交组合中,控制脂肪含量的基因位点差异及其重组和分离方式不同。高脂肪含量双亲杂交后代的高脂肪含量个体较多,但主基因遗传力较低,不宜在早代实施表型选择;双亲脂肪含量差异较大的后代脂肪含量变异幅度更大,能够选择到不同脂肪含量的类型。本研究也表明,巢式组合具有较丰富的脂肪含量变异类型,揭示出脂肪含量性状遗传的复杂性和多基因调控的特点,为较全面地了解脂肪含量的遗传提供了基础。该巢式群体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脂肪含量的QTL定位研究。
- 黄冰艳孙子淇刘华房元瑾石磊苗利娟张毛宁张忠信徐静张梦圆董文召张新友
- 关键词:脂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