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孙小弟

孙小弟

作品数:36 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草地
  • 10篇黑土滩
  • 9篇退化草地
  • 8篇人工草地
  • 6篇土壤
  • 6篇群落
  • 5篇植物
  • 5篇牧草
  • 5篇黑土滩人工草...
  • 4篇早熟
  • 4篇植被
  • 4篇植物量
  • 4篇青海草地
  • 4篇青海草地早熟...
  • 4篇群落结构
  • 4篇物量
  • 4篇放牧
  • 4篇高寒草甸
  • 4篇草地早熟禾
  • 4篇草甸

机构

  • 33篇青海省畜牧兽...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青海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甘肃林业职业...
  • 1篇青海省农牧厅

作者

  • 36篇孙小弟
  • 34篇马玉寿
  • 32篇王彦龙
  • 30篇董全民
  • 29篇施建军
  • 26篇盛丽
  • 14篇李世雄
  • 11篇杨时海
  • 7篇王柳英
  • 5篇马有泉
  • 3篇赵新全
  • 3篇董文斌
  • 2篇吴海艳
  • 2篇张德罡
  • 1篇李青云
  • 1篇郑伟
  • 1篇李善龙
  • 1篇张金旭
  • 1篇陈玲玲
  • 1篇景美玲

传媒

  • 18篇青海畜牧兽医...
  • 4篇草业科学
  • 2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种子
  • 1篇杂草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青海草业
  • 1篇2009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马营地区牧草生产加工及产业化
马有泉杨蜀马玉寿关定国李善龙董全民施建军宋玉波李斌周文书盛丽李世雄王彦龙孙小弟孙明德
该成果针对过马营地区退耕还(林)草多年生人工草地退化和利用不合理现象,分析了多年生人工草地退化原因和机理,提出了该地区不同类型退化人工草地的复壮措施及青海省农牧交错带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化模式。项目新增产值1166.2...
关键词:
关键词:牧草
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近1O年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生物—生态性方面(包括生育期、分蘖、生产性能及种群垂直结构)、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方面、生理生化方面以及高寒草坪方面四个方面阐述了青海草地早熟禾近1O年的研究进展情况。
杨时海马玉寿施建军董全民王彦龙王柳英孙小弟盛丽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生态性种群结构
文献传递
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分类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董全民马玉寿王彦龙施建军李世雄盛丽孙小弟杨时海李有福汪海波杨慧茹
该项目针对黑土滩的类型和植被恢复后的利用目标,筛选出了适宜不同类型黑土滩人工植被建植的草种组合,首次将黑土滩人工草地分为“刈用型”、“放牧型”和“生态型”三种类型。通过项目实施,共建立不同型黑土滩人工草地1105亩,制定...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草地
行距和播量对麦宾草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行距与播量对麦宾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二者对种子产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0 cm行距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15cm行距,30 kg/hm2播量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播量处理(P<0.05),播量为15 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以生产饲草为目的 ,麦宾草播种行距为30 cm、播量30 kg/hm2较为适宜;若收获种子,播量可减小到15 kg/hm2。
王彦龙马玉寿邓波孙小弟施建军董全民李世雄盛丽文金花
关键词:行距播量牧草产量种子产量
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论述了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野生栽培品种的由来,以及近几年在生物-生态性、恢复生态学、生理生化和高寒草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青海草地早熟禾目前依然缺乏的研究,指出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加强青藏高原育种工作,寻找更多更好的牧草生态型品种。
杨时海马玉寿施建军董全民王彦龙王柳英孙小弟盛丽
关键词:生理生化植被恢复
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及利用技术规范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建植技术、田间管理以及建植后的合理利用等内容的研究,制定了本规范,对于缓解冷季草畜矛盾,提高草地生态服务功能,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彦龙董全民马玉寿李世雄施建军盛丽杨时海孙小弟
大武地区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生长动态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生育期、盖度、高度和地上植物量年动态和4龄人工草地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草地早熟禾生育期为134 d,生育期到第2年以后趋于稳定;盖度,高度和地上植物量年动态曲线呈倒"V"字型,地上植物量和盖度在2龄时达到了顶峰,分别为626.5 g/m2和94.7%;高度在3龄时达到最大,为74 cm,然后逐年下降;4龄青海草地早熟禾盖度,高度和地上植物量的季节动态曲线呈"单峰"型,盖度和高度在8月下旬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8.3%和70.6 cm,地上植物量干重的最大值为546.2 g/m2,出现在8月上旬。
李瑞江马玉寿孙小弟陈玲玲张金旭
关键词: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年动态
高寒混播草地牦牛优化放牧强度的研究 Ⅰ以牦牛增重为目标研究牧草生长季的最佳放牧强度被引量:2
2008年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混播草地3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放牧区每公顷草地牦牛总增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放牧季各放牧区牦牛总增重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且各放牧季牦牛的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2003年单位面积草地牦牛增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2004和2005年单位面积草地牦牛增重与放牧强度呈二次回归关系;通过二次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牧草生长季牦牛最佳放牧强度为7.23头/hm2。
董全民马有泉李青云赵新全马玉寿孙小弟施建军王彦龙盛丽
关键词:混播草地牦牛
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分析了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土壤全磷的变化幅度较小。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与其各自对照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在0~10、10-20cm土层上多呈现显著差异(P〈0.05)。总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均低于其对照的土壤,并且都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董文斌马玉寿董全民孙小弟施建军王彦龙盛丽
关键词:土壤养分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高寒人工草地群落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不同改良措施退耕还林(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地上植物量及多样性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改良后第1年和第2年,2种改良的人工草地的优势种的优势度均高于对照样地,且重新建植人工草地分别较对照样地优势种高度提高了21.8%和32.6%,划破草皮+施肥人工草地分别较对照样地优势种高度提高了30.9%和46.8%,而未改良的对照样地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2种改良的人工草地。在改良第1年和第2年,重新建植人工草地分别较对照样地地上植物量提高了45.3%和41.4%,划破草皮+施肥人工草地分别较对照样地地上植物量提高了26.5%和28.7%,并且2种改良的人工草地的禾草比例均达到97%以上。
董文斌马玉寿张德罡董全民盛丽施建军王彦龙孙小弟
关键词:退耕还草群落组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