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莹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启动子区甲基化对食管鳞癌中分泌型卷曲蛋白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目的:分泌型卷曲蛋白(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FRP)1基因作为Wnt信号调节剂,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导致的表达沉默可见于多种肿瘤中,但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
- 孟莹
- 关键词:食管鳞癌启动子区甲基化乙酰化
- 埃索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评估埃索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对内镜证实的2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征象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埃索美拉唑组(n=19)和奥美拉唑组(n=6),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40mgq12h静脉滴注,治疗5d。观察72h及120h的临床止血疗效及药物不良事件。结果:治疗72h两组临床上无消化道出血征象受试者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0h有效率两组均为100%。中位止血时间埃索美拉唑组为41h,奥美拉唑组为20h,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组相似,均无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静脉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不劣于奥美拉唑,和奥美拉唑相比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 孟莹梁晓梅周巧直李文燕王青釭吴咏冬张澍田
-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上消化道出血
- 启动子甲基化调节在低表达环氧合酶-2的食管鳞癌移植模型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参与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在部分ESCC细胞株中COX-2呈低表达。选择低表达COX-2基因的ESCC进行裸鼠移植。探讨COX-2基因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观察联合COX-2选择性抑制剂和去甲基化药物干预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KYSE 150细胞进行裸鼠移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对照检查组7只。分别给予1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5-氮杂脱氧胞苷(5-Aza-deoxycytidine,5-Aza)干预2尼美舒利干预35-Aza干预。5周后处死动物,比较各组移植瘤的直径,计算移植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组织中COX-2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OX-2蛋白的表达;亚硫酸氢盐测序方法测定移植瘤中COX-2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移植瘤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结果各组动物体质量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联合干预组移植瘤明显小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一致,均表现为联合干预组最低,5-Aza干预组最高。甲基化测序结果 10个Cp G位点中联合干预组和5-Aza干预组的甲基化率低于尼美舒利组和对照组(30%vs 58.3%)。PGE2的浓度分析显示联合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单独尼美舒利干预组,PGE2比值在联合干预组、尼美舒利干预组分别为0.37、0.91,联合干预组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表达COX-2的ESCC移植模型中COX-2启动子甲基化是调节该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联合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和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脱氧胞苷对低表达COX-2的ESCC移植瘤的生长有协同抑制作用。
- 王青釭孟莹朱圣韬施海韵张澍田
- 关键词:食管鳞癌环氧合酶-2甲基化移植瘤
- 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人食管鳞癌细胞SFRP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细胞株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1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和乙酰化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SFRP1 mRNA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5-氮杂脱氧胞苷(DAC)及曲古抑菌素(TSA)对SFRP1基因核酸表达情况的影响。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SFRP1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结果 ESCC细胞株的甲基化率高于正常细胞株。应用DAC及TSA联合处理ESCC细胞株可恢复SFRP1mRNA表达。ESCC细胞株中SFRP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乙酰化组蛋白H3、H4。结论 ESCC细胞株中存在SFRP1基因高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可能是SFRP1基因表达沉默的主要原因。
- 孟莹朱圣韬李鹏张澍田
- 关键词:食管鳞癌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
- 对培养与激发医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我院医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了医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医学生动机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并从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长远的学习目标、培养医学生的专业兴趣、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艺术、帮助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根据学生表现合理奖惩六个方面就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进行了探讨。
- 张莉李鹏王拥军牛应林吴咏冬宗晔孟莹张澍田
- 关键词:学习动机医学生
- 77例植物性胃石症患者的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胃石症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经内镜及临床资料确诊为植物性胃石症的77例患者。结果54例患者在内镜检查时被发现伴有溃疡,占胃石症患者总例数的70.1%。溃疡好发部位以胃角最多见,其次为胃窦、十二指肠和胃底体;单发溃疡者比多发溃疡者多见。内镜下溃疡长径<2 cm者多于≥2 cm者,溃疡内镜下表现多种多样,大部分类似良性溃疡表现,溃疡基底及周边黏膜覆血痂或出血点者多见。≥60岁的老年患者合并溃疡出血、胃肠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60岁的胃石症患者。结论即使内镜下无明确胃石发现,对不明原因胃肠道梗阻和溃疡的病因诊断也应警惕胃石症可能,尤其对伴有胃部手术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而言。老年胃石症患者更易合并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并发症。
- 孟莹罗晓雅周艳华杨迅李鹏
- 关键词:胃石内镜并发症植物性胃石
- 超声内镜下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谐波造影辅助诊断胰腺癌二例
- 2021年
- 本文报道了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例胰腺病变患者,采用超声内镜下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行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结果2例患者均经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显示病灶增强低于周围胰腺组织,呈不均匀低增强,病变轮廓较未增强前明显清晰,胰头区胰管截断,并经穿刺病理证实为腺癌。检查过程中及术后,2例患者均未出现头痛、腹泻或过敏反应等不适。
- 孟莹赵海英张政冀明李鹏张澍田
-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
-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诊断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65例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分析,探讨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HGM)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经病理确诊为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的65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内镜诊断分析。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HGM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44.6%)。白光内镜下表现主要有3型:单发或多发息肉样增生型47例(72.3%);簇状小结节样隆起型11例(16.9%);扁平隆起型6例(9.2%);此外,有1例(1.5%)呈散在充血红斑,似球炎样表现。息肉样增生型多容易误诊为十二指肠息肉;而扁平隆起型则不易与黏膜下肿瘤及十二指肠肿瘤相鉴别,超声内镜和放大内镜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临床治疗仍以内镜下息肉电切为主。结论十二指肠HGM内镜表现多种多样,应结合组织学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放大内镜可作为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 孟莹周艳华李鹏
-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内镜放大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