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手术
  • 2篇滴定管
  • 2篇滴入
  • 2篇伊马替尼
  • 2篇预后分析
  • 2篇直肠
  • 2篇直肠前
  • 2篇直肠前切除
  • 2篇直肠前切除术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试剂检测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吻合
  • 2篇术后吻合口
  • 2篇术后吻合口漏
  • 2篇通液
  • 2篇前切除
  • 2篇前切除术

机构

  • 11篇青岛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滨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宁亮
  • 4篇李世宽
  • 4篇陈栋
  • 3篇周岩冰
  • 3篇张克君
  • 2篇李元博
  • 2篇张东峰
  • 2篇王培戈
  • 2篇焦学龙
  • 1篇宫兴基
  • 1篇贺东勇
  • 1篇姜立新
  • 1篇戴勇
  • 1篇王东升
  • 1篇曹守根
  • 1篇李鹏
  • 1篇牛兆建
  • 1篇李宇
  • 1篇王浩
  • 1篇朱庆丽

传媒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交通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胃肠间质瘤多中心回顾性调查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山东省胃肠间质瘤(GIST)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山东省4家大学的教学医院GIST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病理学复核及随访,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1039例GIST病例,其中男509例,女530例,年龄18。87(中位数58)岁。术后随访时间1—150(中位数34)月,期间93例因肿瘤进展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6%、91.7%和87.8%。R0手术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高于R1手术患者(88.8%比69.0%,P〈0.叭)。中度复发风险患者术后是否服用伊马替尼,其5年总体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4%比89.2%,P〉0.05);高复发风险患者术后服用伊马替尼,其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服药者(76.8%比67.7%,P〈0.05)。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RR=1.988,95%CI:1.497—2.641)、核分裂象(P〈0.01,RR=2.326,95%CI:1.686—3.208)和肿瘤是否破裂(P〈0.01,RR=3.032,95%CI:1.732~5.308)是GIST手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和肿瘤是否破裂是GIST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手术是原发局限性GIST首选治疗方式;伊马替尼可改善术后高复发风险患者的预后。
宁亮晏玮张孟来公红磊戴勇姜立新林惠忠张东峰周岩冰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伊马替尼预后
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9
2018年
目的探讨成人复杂性阑尾炎发病高危因素,为制定合理的急性阑尾炎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住院行阑尾切除术(包括开放和腹腔镜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312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年龄<14周岁和孕妇以及合并阑尾周围脓肿、艾滋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肠病或进展期癌者。按术中所见和病理类型,将本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复杂性阑尾炎(112例,包括坏疽和穿孔)和非复杂性阑尾炎(200例,包括单纯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即化脓性阑尾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复杂性阑尾炎的高危因素,建立回归预测模型,采用Enter法建立回归方程:P=ExpiΣBiXi/1+ExpΣBiXi,计算各变量的相对危险度。并对该预测模型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急性阑尾炎病例)验证,计算该模型预测复杂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复杂性阑尾炎组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发病时间[腹痛至入院,分别为(59.1±42.6)h比(47.5±34.4)h,t=3.051,P=0.002]、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2.9±3.7)×10^9/L比(9.2±4.0)×10^9/L,t=9.755,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9.8±4.0)×10^9/L比(7.1±3.9)×10^9/L,t=6.020,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4.5±8.7)%比(68.2±16.0)%,t=12.754,P<0.001]、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86.0±45.4)μg/L比(55.9±35.8)μg/L,t=7.614,P<0.001]、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34.0±4.8)g/L比(41.0±4.3)g/L,t=16.055,P<0.001]、术前呕吐比例[分别为44.6%(50/112)比23.5%(47/200),χ^2=14.980,P<0.001]、术前高热(≥39℃)比例[分别为16.1%(18/112)比7.5%(15/200),χ^2=5.577,P=0.022]、老年(≥60岁)患者比例[分别为22.3%(25/112)比13
李世宽成良栋李元博宁亮于宗平王培戈周晓斌任建安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复杂性阑尾炎
一种高频手术刀自动装配设备
本发明涉及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频手术刀自动装配设备,应用于自动自动装配高频手术刀,成品包括有首端壳体、尾端壳体、收纳套筒、连接基座、刀头和环形转盘,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一端分别设置有嵌合的母扣和子扣,装配设备...
宁亮张克君陈栋江丽平
文献传递
胃肠间质瘤术后247例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47例GIST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1~113(中位26)个月,26例出现复发或(和)转移,18例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1%和8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肿瘤是否破裂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0.01)。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术后服用伊马替尼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服用者(85.7%比81.0%。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30,RR=2.248,95%CI:1.081-4.677)、核分裂像(P=0.041,RR=2.220,95%C1:1.032—4.776)和肿瘤是否破裂(P=0.004,RR=5.183,95%CI:1.677—16.017)是影响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肿瘤是否破裂是G1sT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伊马替尼可改善GIST术后中、高风险患者总体生存。
宁亮张东峰周岩冰焦学龙曹守根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伊马替尼预后
109例早期胃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实施D2根治术且资料完整的109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胃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6.3%和9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患者预后与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组织学类型(RR=19.171,95%CI:5.767~63.736,P=0.000)和淋巴结转移(RR=13.988,95%CI:2.618~74.753,P=0.002)是早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期印戒细胞胃癌伴(或)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差,应行D2手术,并应接受综合治疗及严格随访。
李宇王浩王东升周岩冰牛兆建宁亮
关键词:早期胃癌预后影响因素淋巴转移组织学类型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早期识别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及Nomogram的构建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早期识别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并构建个体化预测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Nomogram)。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诊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173例直肠癌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吻合口漏。多组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ROC曲线比较PCT、CRP、WBC对吻合口漏的预测准确性;应用R软件构建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判断模型的校准度;应用Stata软件绘制ROC曲线分析模型的区分度。结果共纳入173名患者,13例发生吻合口漏(7.5%)。PCT、CRP对吻合口漏的预测效能均在术后第3天最佳,AUC分别为0.937(95%CI:0.900~0.985)、0.909(95%CI:0.874~0.968),分别以0.75 ng/mL和84.05 mg/L的最佳截断值获得的阴性预测值为97.6%和96.6%;且术后第3、5天联合检测PCT、CRP对吻合口漏的预测准确性优于单指标检测(AUC:0.964 vs.0.956)。构建术后第3天PCT、CRP、WBC预测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实际吻合口漏发生风险与预测风险平均绝对误差为0.042;ROC曲线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AUC为0.975(95%CI:0.947~1),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100.0%、87.36%。结论 PCT联合CRP是早期识别腹腔镜直肠术后吻合口漏和确认安全出院的可靠指标。术后第3天PCT、CRP、WBC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指导术后吻合口漏的个体化预测。
田震满一帆于宗平宁亮李世宽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吻合口漏直肠前切除术
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属于试剂检测领域,包括盒体、盒盖、试管架、旋转座、第一通液管、第二通液管、进液阀门和检测台;盒盖的中部设有通孔,旋转座与通孔转动配合,旋转座上端设有进液口,下端设有排液口,内部设有连通进液口和排液...
陈栋宁亮张克君
文献传递
Slug敲除促进γ-射线照射小鼠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体内研究
2020年
目的:观察γ射线照射对Slug敲除C57BL/6小鼠肠粘膜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lug敲除C57BL/6小鼠和非Slug敲除C57BL/6小鼠各12只,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制作动物模型,分别在照射后第1、3、8天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4%多聚甲醛液固定作病理学检查;取非Slug基因敲除小鼠和Slug基因敲除小鼠各24只,予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第2、4和24 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细胞PUMA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8Gy 60Coγ射线照射后,Slug基因敲除小鼠死亡率91.67%,明显高于非基因敲除小鼠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Slug敲除小鼠肠道细胞凋亡指数、PUMA阳性表达细胞数以及肠道损伤的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敲除组。结论:Slug基因敲除加重γ射线引起的放射性肠道损伤。
李鹏朱庆丽宁亮焦学龙陈栋宫兴基贺东勇
关键词:SLUG基因基因敲除细胞凋亡
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属于试剂检测领域,包括盒体、盒盖、试管架、旋转座、第一通液管、第二通液管、进液阀门和检测台;盒盖的中部设有通孔,旋转座与通孔转动配合,旋转座上端设有进液口,下端设有排液口,内部设有连通进液口和排液...
陈栋宁亮张克君
复发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阑尾炎的复发是急性阑尾炎治疗临床决策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复发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以期加深对阑尾炎复发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急性阑尾炎住院行阑尾切除术(包括开放与腹腔镜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慢性阑尾炎;(3)阑尾周围脓肿;(4)阑尾黏液囊肿或阑尾黏液性肿瘤;(5)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或阑尾癌;(6)妊娠期阑尾炎;(7)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肠病、进展期癌症;(8)同期实施其他手术。共计37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既往有无阑尾炎发作并有无抗生素治疗病史,将患者分为复发组(133例)和初发组(240例)。分析复发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及术前CT影像等资料。结果37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男性209例,女性164例,中位年龄42(18~88)岁。复发组中位复发时间为4(1~60)个月。与初发组相比,复发组年龄<50岁者比例[71.4%(95/133)比57.5%(138/240),χ^2=7.081,P=0.008],合并糖尿病者比例更高[13.5%(18/133)比5.4%(13/240),χ^2=7.399,P=0.007],发病时间更短[(41.7±13.6)h比(59.4±56.2)h,t=-3.286,P=0.001]、腹肌紧张或反跳痛比例更低[57.9%(77/133)比66.7%(160/240),χ^2=5.065,P=0.024]、改良Alvarado评分更低[(5.6±1.9)分比(6.1±1.9)分,t=-2.417,P=0.016]、白细胞计数更低[(10.5±4.6)×10^9/L比(11.5±4.5)×10^9/L,t=-1.190,P=0.047]、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更高[(19.4±14.7)%比(16.1±13.3)%,t=2.069,P=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中,阑尾长度≥7 cm者比例高于初发组[44.4%(59/133)比32.9%(79/240),χ^2=4.808,P=0.028],复杂性阑尾炎的比例低于初发组[8.3%(11/133)比22.9%(55/240),χ^2=10.82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129例可查阅CT影像的患者,�
李世宽李春桥李元博宁亮于宗平王培戈周晓斌任建安
关键词:手术保守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