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 11b/CD 18的表达率与冠脉病变特点两者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4 6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3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4 5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6例 ,分别于冠状动脉造影 (CAG)前抽取外周静脉血 ,以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 11b/CD 18双阳性率表达程度 ;根据Braunwald心绞痛分级方法和定量CAG分析UAP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 ,分别将UAP组分成ⅠB、ⅡB、ⅢB级 ,并将病变长度、类型、累及血管数量和狭窄程度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MI、UAP组CD11b/CD18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 (89.5 3± 13.4 5 ) %、(86 .4 9± 9.89) %与 (71.4 4± 14 .6 7) %、(6 9.75± 18.6 8) % (P <0 .0 1) ;ⅢB级UAP患者的CD11b/CD18双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91.78± 5 .6 7) %与 (77.82± 9.6 5 ) % ,(76 .91± 8.15 ) % (P均 <0 .0 1) ;UAP组内长病变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的阳性率虽高于非长病变患者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加重 ,其炎性指标也逐渐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病变累及血管数量和病变狭窄程度在UAP亚组之间亦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 叶飞陈绍良段宝祥戴振林林松胡作英宋杰耿其吉王书奎王自正
- 关键词:冠脉综合征粘附分子冠状动脉造影
- 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 2002年
- 陈绍良宋杰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老年人
- 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探讨
- 1996年
-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男性冠心病(CHD)患者98例和年龄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0例的血清雌二醇(E_2)、睾酮(T)水平及E_2/T比值。结果显示:(1)冠心病患者血清E_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T显著下降(P<0.01),E_2/T显著升高(P<0.01);(2)冠心病各类型间E_2、T及E_2/T无显著性差异(P>0.05)。
- 黄进段宝祥宋杰周安兰王自正
- 关键词:冠心病性激素雌二醇睾酮
- 肺栓塞6例误诊原因分析
- 2001年
- 段宝祥方五旺宋杰刘志中
- 关键词:肺栓塞误诊
- 口服乙马噻嗪的副作用观察(附100例报告)
- 1995年
- 黄进段宝祥宋杰
-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药物副作用口服
- 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探讨
- 1995年
- 本文对98例男性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进行放射免疫分析,以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黄进段宝祥宋杰周安兰王自正
- 关键词:血清性激素血清雌二醇放射免疫分析CHD
- 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护理36例被引量:15
- 2002年
- 刘玲玲常芸阚静陈绍良宋杰
- 关键词:护理桡动脉穿刺术
- 经皮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切割球囊成形术对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即刻和 6个月内随访效果。方法 6 9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随机分配到切割球囊组 (38例 )和普通球囊治疗组 (31例 )。球囊扩张前及扩张后即刻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下 ,测定相关参数。观察随访 6个月内临床改善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终点包括出现心肌梗死 ,需要冠状动脉搭桥或再介入治疗。结果 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 10 0 %。切割球囊组 1例患者扩张后在支架的远端出现夹层。平均随访 (6 .7± 2 .3)个月。切割球囊组于术后 3和 6个月时的再狭窄率显著低于普通球囊组(15 %∶38%及 18%∶4 2 % ,P <0 .0 0 1)。扩张后即刻血管直径获得值在切割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分别为 (1.72±0 .5 2 )mm和 (1.15± 0 .5 4 )mm ,随访 3个月及随访终点时切割球囊组的血管直径晚期丢失分别为 (0 .2 6± 0 .0 5 )mm(3个月 )及 (0 .38± 0 .0 6 )mm ,同时的普通球囊组丢失值分别为 (0 .78± 0 .19)mm(3个月 )及 (0 .89± 0 .16 )mm。结论 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内狭窄效果可靠 ,安全 ,容易操作 。
- 陈绍良段宝祥叶飞宋杰刘志忠周陵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内狭窄冠心病介入治疗
- 经皮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切割球囊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即刻和 6个月内随访效果。方法 :69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切割球囊 (3 8例 )和普通球囊治疗组 (3 1例 )。球囊扩张前及扩张后即刻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下 ,测定相关参数。随访 6个月内临床改善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终点包括出现心肌梗死 ,需要冠状动脉搭桥或再介入治疗。结果 :2组的手术成功率为 10 0 %。切割球囊组 1例患者扩张后在支架的远端出现夹层。平均随访 6 7± 2 3月。切割球囊组于术后 3和 6个月时的再狭窄率显著低于普通球囊组 (15 %、3 8%及 18%、43 % ,P <0 0 0 1)。扩张后即刻血管直径获得值在切割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分别为 1 72± 0 5 2mm和 1 15± 0 5 4mm ,而随访终点时切割球囊组的血管直径晚期丢失为 0 2 6± 0 0 5mm (3个月 )及 0 3 8± 0 0 6mm ,同时的普通球囊组丢失值为 0 78± 0 19mm(3个月 )及 0 89± 0 16mm。对于支架体部狭窄 ,普通球囊难以固定 ,扩张时移动明显 ,而切割球囊较易于固定 ,扩张时罕见移动。结论 :切割球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效果可靠 ,安全 ,容易操作。再狭窄率低 ,手术费用相对易于患者接受 。
- 陈绍良段宝祥叶飞宋杰刘志忠周陵
-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内超声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突变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4
- 2002年
- 内皮衍生的一氧化氮 (NO)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合成。NO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血压的调节有关。NO还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
- 宋杰高润霖
-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突变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