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屠铮

作品数:71 被引量:53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子宫
  • 26篇宫颈
  • 23篇宫内
  • 22篇内膜
  • 22篇宫内膜
  • 21篇子宫内膜
  • 18篇内膜癌
  • 18篇宫内膜癌
  • 17篇子宫内膜癌
  • 16篇细胞
  • 15篇激素
  • 14篇受体
  • 14篇激素受体
  • 14篇宫颈癌
  • 12篇肿瘤
  • 11篇上皮
  • 10篇孕激素
  • 10篇孕激素受体
  • 10篇手术
  • 8篇预后

机构

  • 61篇北京大学
  • 8篇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澳门仁伯爵综...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作者

  • 70篇屠铮
  • 57篇魏丽惠
  • 28篇王建六
  • 16篇富琪
  • 12篇李小平
  • 11篇赵超
  • 10篇崔恒
  • 9篇崔淑慧
  • 7篇张晓红
  • 6篇周蓉
  • 6篇赵昀
  • 4篇江静
  • 4篇桂黎明
  • 4篇虞有智
  • 4篇钱和年
  • 4篇李静
  • 4篇李静然
  • 4篇孙蓬明
  • 3篇乔友林
  • 3篇宋丹

传媒

  • 29篇中国妇产科临...
  • 7篇中华妇产科杂...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学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2008年全...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第七届全国子...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2篇2001
  • 11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16届FIGO会议纪要(1)——绝经与激素替代治疗
2000年
2000年9月3~8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16届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年会,共有近200篇报道涉及绝经和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问题,讨论了各国HRT的一般情况和面临问题,探讨了HRT机制及临床应用多个层画的课题,反映了目前妇女卫生保健和疾病治疗领域的新发展。现就此专题介绍如下: 一、HRT的现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相关知识普及程度的差异,世界各国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保健、HRT应用状况有很大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HRT非常普遍,
魏丽惠屠铮富琪
关键词:激素替代治疗结合雌激素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症状植物雌激素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病例的特征与预后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分析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病例的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1年1月 1日~ 2 0 0 0年 1 2月 30日早期子宫内膜癌 1 1 2例 ,比较复发病例与非复发病例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 复发组 1 1例 (占 9 82 % ) ,中位年龄 6 2岁 ,高于未复发组 (P =0 0 2 5 )。复发组除侵肌深度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外 ,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分级与未复发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复发组手术范围与未复发组相似 (P >0 0 5 ) ;术后放疗 9例 ;在发现复发前均未行化疗 ;2例术后应用大剂量孕激素。初治与复发间隔 1 2个月 ,盆腔复发 7例 ,阴道转移、肝转移、肺肝脑多器官转移和仅CA1 2 5升高各 1例。发现复发后 ,分别行CAP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4例死于复发肿瘤 ,5年生存率为 6 7%。结论 约 1 0 %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出现复发转移 ;以局部盆腔复发多见 ,也可有远隔部位的转移 ;肌层受侵可能是进行辅助化疗预防复发的指征之一。
屠铮商宇红富琪王建六魏丽惠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复发高危因素
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A、B亚型的研究
目的:人孕激素受体分为A、B两种亚型(hPR-A和hPR-B),二者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其分布比例对孕激素靶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有重要作用.该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的分布及比例,探讨...
屠铮
关键词:子宫肌瘤WESTERN印迹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文献传递
2005年中国12家医院宫颈癌机会性筛查资料分析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国不同地区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价值。方法:收集分析2005年全国12家医院门诊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OS)的资料,筛查方法包括液基细胞学、巴氏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以及中国癌症基金会推荐的Ⅰ方案(液基细胞学检查加高危型HPV DNA检测)、Ⅱ方案(巴氏涂片加高危型HPV DNA检测)、Ⅲ方案(醋酸白肉眼检查法);并经阴道镜检查,病理确诊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结果:共收治门诊患者1242952例次,其中接受OS202231例次,占门诊例次16.27%。筛查方法依次为液基细胞学84082例(41.58%),巴氏细胞学79426例(39.27%),Ⅰ方案23658例(11.70%),Ⅱ方案6504例(3.22%),检测HPV筛查者5976例(2.96%);Ⅲ方案2585例(1.28%)。最普遍采用的筛查方法是细胞学检查(液基及巴氏方法)占95.76%。检出宫颈癌前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共5146例(2.54%),宫颈癌1134例(0.56%)。结论:医院内就诊人群宫颈病变检出率高,应高度重视其机会性筛查,及时进行规范性治疗。
屠铮徐爱娣卞美璐吴瑞芳钱德英赵健耿力李隆玉李力周琦洪颖刘玉玲魏丽惠
关键词:机会性筛查宫颈癌宫颈病变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A、B亚型的表达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 (hPR A和hPR B)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为临床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 3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标本 ,取肌瘤组织和正常肌层组织分别制成石蜡切片和冰冻标本。前者经免疫组化定位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 ;后者经蛋白质提取和Western印迹定量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蛋白表达 ;从冰冻组织中提取RNA ,通过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半定量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的mRNA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显示子宫肌瘤和正常肌层细胞的细胞核中 ,可见hPR阳性颗粒 ;(2 )蛋白定量中hPR (A +B)和hPR A在子宫肌瘤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肌层 ;子宫肌瘤和正常肌层中 ,hPR B表达均明显高于hPR A ;(3)hPR A、hPR B和hPR (A +B)的mRNA在肌瘤的表达量均高于周围正常肌层 ;(4 )无论在子宫肌瘤还是在正常肌层组织中 ,hPR A与hPR B的mRNA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 ,与A、B亚型受体蛋白在子宫肌瘤和正常肌层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的情况不平行 ,提示可能存在转录后调控的差异。结论 :hPR A、hPR B为核受体 ;A亚型蛋白表达在子宫肌瘤高于正常肌层 ;A、B亚型的mRNA在子宫肌瘤表达均高于正常肌层 ;孕激素受体亚型 ,特别是hPR
魏丽惠屠铮王建六李小平崔恒钱和年
关键词: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A亚型B亚型发病机制
卵巢上皮癌首次术中残留肿瘤组织最大径超过2cm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对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1970~1994年首次术中残留肿瘤组织最大径超过2cm的69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69例卵巢上皮癌中浆液性癌54例、粘液性癌10例、内膜样癌4例、透明细胞癌1例,其中Ⅱ期1例、Ⅲ期64例、Ⅳ期4例。全部先行手术,确定组织类型、临床分期。22例行第2次手术;7例行第3次手术。首次术后67例进行了全身和腹腔化疗,2、3次术后对复发者又进行了全身化疗;对复发者中出现远处转移的9例患者除进行全身化疗,还进行了局部化疗,6例肺转移并出现胸水者加用了胸腔局部化疗,2例肝转移行肝动脉化疗,2例脑转移者行开颅术后全身化疗。结果:69例中2年存活32例(50.7%);5年存活11例(28.1%);10年存活3例,生存率14.8%。6例肺转移合并胸水者,平均延长生存7个月(2~12月);2例肝转移者分别延长生存9及29个月;2例脑转移者分别延长生存5、16个月。结论:在卵巢癌首次术中应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对残留肿瘤组织最大径超过2cm患者术后应积极化疗,对复发者应再次手术,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命。
魏丽惠钱和年崔恒富琪屠铮虞幸
关键词:卵巢肿瘤残留癌再手术
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基因1产物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1,MDR1)基因1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与子宫内膜癌MDR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gp表达,并与PR受体、细胞分级和临床分期等预后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上述所有组织均有Pgp表达,其中子宫内膜癌Pgp强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高,差异有显著性;与子宫内膜增殖症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2)Pgp强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类型、PR受体以及5年生存率无关;与细胞分级有关,低分化内膜癌Pgp强阳性较中、高分化内膜癌Pgp强阳性表达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抗肿瘤药具有先天性抗药性,Pgp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化疗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桂黎明魏丽惠富琪周蓉屠铮虞有志虞幸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子宫内膜肿瘤P-糖蛋白基因表达
孕激素受体A、B亚型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
2000年
目的 旨在研究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 (hPR-A和hPR-B) 在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的分布及其mRNA的比例,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2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标本,每1例取肌瘤组织和正常肌层组织,分别制成石蜡切片和冰冻标本。前者经免疫组化定位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后者用于提取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半定量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的mRNA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子宫肌瘤和正常肌层细胞的细胞核中,可见hPR及hPR-B的阳性颗粒;hPR-A、hPR-B和hPR-(A+B)的mRNA在肌瘤的表达量均高于周围正常肌层。无论在子宫肌瘤还是在正常肌层组织中,hPR-A与hPR-B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hPR-A、hPR-B为核受体;A亚型和B亚型的mRNA在子宫肌瘤表达高于正常肌层;孕激素受体亚型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
屠铮魏丽惠王建六李小平张薏富琪崔恒钱和年
关键词:子宫肌瘤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子宫内膜癌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间在我科施行了术中动脉灌注化疗的 2 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灌注组 ) ,选择同期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33例为对照 (对照组 ) ,分析两组的复发及死亡情况。结果 灌注组中Ⅰ期 8例 ,Ⅱ期 8例 ,Ⅲ期 4例 ,Ⅳ 0例 ,其中 1例ⅢaG2者于术后 8个月盆腔复发 ,无 1例死亡 ,复发率为 5 0 %。对照组中Ⅰ期 2 5例 ,Ⅱ期 3例 ,Ⅲ期 4例 ,Ⅳ 1例 ,其中 3例复发 ,复发率为 9 1%。复发者分别为ⅠbG2 - 3,ⅠcG3和ⅢcG3,1例为阴道断端复发 ,1例为盆腔复发 ,1例为远处脏器转移 ,其中 2例死亡 ,死亡率为 6 1%。两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 15 6± 5 2 (个月 )及 16 8± 7 4 (个月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术中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复发率 ,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既具有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优点又可避免其弊端 ,值得临床推广。
孙秀丽王建六屠铮富琪张晓红梁旭东郭瑞霞孙蓬明魏丽惠
关键词:化疗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OX-2、EP2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和前列腺素受体(EP)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提取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10例。(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EP2蛋白的表...
魏丽惠唐学磊赵丹高敏孙秀丽王建六李小平屠铮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