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干季良

作品数:34 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淋巴
  • 22篇水肿
  • 19篇淋巴水肿
  • 12篇肢体
  • 12篇微波
  • 8篇肢体淋巴水肿
  • 7篇微波治疗
  • 7篇细胞
  • 6篇外科
  • 6篇疗法
  • 4篇手术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微波疗法
  • 3篇造影
  • 3篇术后
  • 3篇免疫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亚群
  • 2篇乳腺

机构

  • 27篇上海第二医科...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4篇干季良
  • 22篇张涤生
  • 9篇李圣利
  • 6篇蔡仁祥
  • 4篇关文祥
  • 4篇黄文义
  • 4篇刘伟
  • 3篇陈勇龙
  • 3篇曹卫刚
  • 2篇陈勇
  • 2篇陈守正
  • 2篇李青峰
  • 2篇曹卫刚
  • 1篇关文祥
  • 1篇罗济程
  • 1篇郭长根
  • 1篇张如鸿
  • 1篇苏永新
  • 1篇陈勇
  • 1篇钟斌

传媒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修复重建外科...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6
  • 2篇2004
  • 7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3篇199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医学技术在肢体淋巴水肿中的应用
1990年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是一种淋巴管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该病的检查手段主要x线碘油直接淋巴管造影和核医学检查。直接淋巴管造影虽可了解淋巴管的形态,但须切开皮肤及淋巴管内插管,操作复杂,不宜重复进行,还可并发碘过敏和油性造影剂栓塞肺血管,可能加剧淋巴水肿。
刘伟干季良张涤生马寄晓黄文义
关键词:核医学技术淋巴水肿
Isovist间接淋巴造影诊断淋巴水肿(附20例分析)
1993年
为探讨Isovist间接淋巴造影效果,笔者对20例淋巴水肿患者进行间接淋巴造影。此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反应少,可反复应用,可显示非常细小的初级淋巴管。
罗济程仇涛郭长根干季良
关键词:淋巴水肿淋巴造影
微波治疗对慢性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血清和组织液IL-1及IL-2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微波治疗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疗效显著,可以控制反复感染发作,提高机体免疫力[1]。本研究检测了微波治疗前后35例慢性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血清和组织液的IL1、IL2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运用微波治疗慢性肢体淋巴水肿和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与方法...
陈勇干季良张涤生
关键词:微波治疗慢性IL-1IL-2
非离子型造影剂在间接淋巴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1994年
自1989年以来,应用新一代非离子型、二聚体x线造影剂—Isovist(300),对各种不同病因的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进行间接淋巴管造影术。Isovist(300)是一种与血液、脑脊液等渗的高浓度造影剂。具有极低的理化毒性,良好的局部组织耐受性等优点。应用于临床肢体淋巴系统阻塞性疾病的形态学诊断时,操作简便、无副作用。对淋巴管无化学性损伤,可以反复进行淋巴管造影术。
干季良张涤生刘伟
关键词:造影剂
淋巴结复合皮瓣治疗实验性肢体淋巴水肿的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设计淋巴结复合皮瓣治疗实验性肢体淋巴水肿。方法 用 14只已形成右前肢淋巴水肿的大白兔 ,分别用吻合血管的淋巴结复合游离皮瓣移植和普通游离皮瓣移植法治疗。结果 淋巴结复合皮瓣移植组肢体淋巴水肿减轻 ,未见诱发供肢淋巴水肿。普通皮瓣移植组消肿作用不明显。
蔡仁祥李圣利干季良关文祥
关键词:肢体淋巴水肿淋巴结复合皮瓣
电脑成像在面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2006年
干季良
关键词:面部整形外科影像资料美容外科照片摄像
微波治疗对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1999年
目的 研究微波治疗对肢体淋巴水肿组织内胶原纤维和巨噬细胞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肢体淋巴水肿患者21例,比较其治疗前后皮肤光镜和超微结构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治疗后组织胶原纤维排列倾向有序,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表现为伪足增多等。结论 微波治疗可减轻肢体淋巴水肿的组织纤维化,其作用部分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来实现。
李圣利干季良张涤生
关键词:淋巴水肿微波巨噬细胞
微波对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组织巨噬细胞胞嘧啶单核苷酸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00年
李圣利张涤生干季良
关键词:微波CMP
微波烘疗对原发性淋巴水肿免疫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探明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免疫细胞之变化情况。方法采用 ABC 及 APAA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10例原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患肢皮肤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等进行分类分析,并观察微波烘疗的影响。结果外周血 CD8+T 淋巴细胞增加、CD4+T 淋巴细胞降低,CD4/CD8降低;局部皮肤真皮层小血管、毛细血管周围可见显著的呈灶性分布的单个核细胞浸润,以 T 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结论微波烘疗后可提高外周血中 CD4+T 淋巴细胞、降低CD8+T 淋巴细胞,恢复 CD4/CD8比值,因而可调节存在的免疫紊乱状态;对局部组织可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浸润,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增强其吞噬能力。认为微波烘疗通过其热效应及复杂的生物学效应,纠正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全身免疫紊乱状态,促进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消褪及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从而达到消除水肿、减轻角质细胞增生及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曹卫刚张涤生干季良
关键词:淋巴水肿免疫组化
淋巴结移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用14只已制成前肢淋巴水肿模型的大白兔,分别为淋巴结复合组织瓣组、移植组和普通皮瓣移植组移植治疗实验性淋巴水肿。结果:淋巴结复合组织瓣移植可减轻肢体淋巴水肿,未见诱发供区肢体淋巴水肿。而普通皮瓣移植消肿作用不明显。结论:淋巴结复合组织瓣可以作为治疗淋巴水肿的一种方法。
蔡仁祥干季良曹卫刚
关键词:肢体淋巴水肿动物实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