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鲁若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博在疾控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微博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网络互动平台,它集实时搜索、数据分析、基于地理位置服务于一体,能够获取、传播信息,目前已经在各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中国网民全面进入微博时代,微博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医疗卫生机构主动开通和运用微博,可在信息收集与传播、服务优化、效率提升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以“海曙疾控”微博为例,就微博在疾控中心机构建设、工作发展中可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对其未来的深入应用展开探讨。
- 庄鲁若孙嘉璐
- 关键词:疾控沟通
- 一起特殊群体结核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劳动教养人员结核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结核菌素试验、胸透、结核分支杆菌检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查出结核病例26例,罹患率达3.43%,其中肺结核涂阳3例、涂阴17例,肺外结核6例。结论引起本次疫情的原因复杂,可能与新劳教人员未进行体检、首例病例未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以及劳教场所人群集居等因素有关。
- 方雯曼庄鲁若江军
- 关键词:结核病
- 宁波市海曙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信息监测系统的管理及工作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完善宁波市海曙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信息监测系统。方法医疗机构开展慢性病患病信息监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工作规范,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结果海曙区慢性病患病信息监测网络逐步健全,高血压、糖尿病监测进展良好。而恶性肿瘤、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监测效果不明显。结论开展慢性病患病信息监测工作有利于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和健康指导。海曙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信息监测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江军童思未庄鲁若鲍科臻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城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适合城区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管理模式。方法总结与分析宁波市海曙区开展慢病防控工作的历程、主要做法与成果。结果海曙区建立了慢病防控管理长效机制,属地化管理和签约式服务推动了慢病防控的深入发展,慢病患者发现能力、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经过长期探讨最终确立了适合城区居民的签约式服务管理模式。结论提高患者发现能力是开展慢病防控工作的前提条件,提供适合群众需求的慢病服务模式是做好慢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
- 庄鲁若陈洁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海曙区艾滋病疫情与防控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庄鲁若董红军
-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病例政府部门
- 宁波市海曙区10年麻疹疫情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宁波市海曙区2001—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0年海曙区历年麻疹发病相关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689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74/10万,城乡结合区域发病率高于中心城区。非户籍人口报告发病262例,占病例总数的38.0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成人和小于8月龄婴幼儿,分别占发病数的54.14%和22.06%。对689例病例的免疫史分析,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18.87%,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8.62%和32.51%。结论人口流动频繁和流动人口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常住人口易感人群的积累使本地人口发病增多,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
- 王海滨方雯曼陈冰冰孙嘉璐庄鲁若唐倩如
-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影响因素
- 接种白破二联疫苗致过敏性紫癜一例报告
- 2010年
- 6周岁儿童预防接种白破二联疫苗后,不良反应多以局部反应为主,过敏反应比较少见。2007年海曙区发生一起接种白破二联疫苗致过敏性紫癜事件,经迅速救治及采取相应措施,患儿愈后良好,不良反应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 庄鲁若董红军
- 关键词:白破二联疫苗过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