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公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使用运动治疗;40例脑瘫患儿为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两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提高(P<0.05);其中治疗后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较单一运动法治疗有更好疗效。
- 彭敏邹育庭阳庆军廖公平吴珂袁勤
-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综合康复治疗
- 股四头肌训练仪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训练仪对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n=32)与对照组(n=30),2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股四头肌训练仪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中的D项和E项对2组患儿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GMFM的D项和E项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股四头肌训练仪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可作为主要的肌力训练辅助手段。
- 漆带丽颜华李婵范芬芬廖公平张惠佳
- 关键词:脑瘫
- 踝关节被动运动仪配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疗效观察被引量:32
- 2014年
-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造成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痉挛性脑瘫占脑瘫总数的60%-70%。痉挛型脑瘫在早期若未得到有效的干预治疗,多遗留有尖足、交叉剪刀步态等异常姿势。其中,小腿三头肌痉挛引起的踝关节运动障碍、跟腱挛缩是造成儿童尖足、不能独站、独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以踝关节被动运动仪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11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进行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龙亚君丁玉莲王跑球邓莹左文敬廖公平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训练疗效观察尖足中枢性运动障碍
- 水疗法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水疗法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水疗法配合Bobath法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Bobath法治疗.对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肢体肌张力与痉挛的改善,评价粗大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痉挛评分和GMF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痉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儿痉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水疗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痪有效,可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痉挛,提高站立与步行能力;同时激发脑和机体的代偿能力,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和姿势,建立正常运动模式,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邹育庭张惠佳汤孟平胡继红刘璨廖公平左文敬
- 关键词:水疗法儿童
- 儿童股四头肌训练仪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儿童股四头肌训练仪对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2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n=32)与对照组(n=30),两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儿童股四头肌训练仪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 漆带丽颜华李婵范芬芬廖公平张惠佳
- 关键词:脑瘫
- 文献传递
- 核心控制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配合针灸、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和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T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加强躯干的控制能力,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 刘跃琴张惠佳覃蓉杨勇廖公平童英姿刘璨胡继红王跑球
-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粗大运动功能躯干控制
- 作业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对4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作业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的ADL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ADL评定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作业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彭敏邹育庭廖公平袁勤
- 关键词:脊髓损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训练、心理治疗、康复护理、职业康复等,对56例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应用改良Barthe指数(MBI)、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后,MBI和FIM评分有显著提高,治疗后MBI、FIM评定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使用步行矫形器后,16例患者恢复步行能力,40例患者回归家庭,3例患者回归工作岗位。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
- 彭敏邹育庭廖公平阳庆军袁勤熊巍刘梅
- 关键词: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