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亮 作品数:21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某造船厂员工下背/腰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分析某造船厂员工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广东某大型造船厂496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其过去1年中身体各部位WMSDs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见部位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的WMSDs总患病率为70.2%(348/496)。各部位WMSDs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背/腰部(43.1%)、颈部(29.4%)、肩部(29.0%)、手/腕部(25.4%)、膝部(22.4%)、臀/腿部(14.3%)、踝/足部(12.1%)、上背部(11.3%)和肘部(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搬运重物每次>5.0 kg、以不舒服姿势工作、每天重复同样工作、下肢及足踝重复相同动作的员工罹患下背/腰部WMSDs的风险均增加(P<0.05);每天工作≤8 h或>10 h的员工罹患腰部WMSDs的风险均高于每天工作8~10 h者(P<0.05)。结论造船厂员工WMSDs患病率较高,尤以下背/腰最为常见;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工作组织和不良工效学因素。 张丹英 聂新强 贾宁 徐灵灵 廖明亮 苏蕾 李子晔 晏华 王忠旭关键词:腰部 造船厂 影响因素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和前体材料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整改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方法: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针对超标岗位进行整改并... 梁泳梅 聂新强 林英钊 廖明亮关键词:职业病 致病机制 文献传递 某公司涂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涂料生产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分析和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二异氰酸甲苯酯(TDI)〕,粉尘(滑石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其他粉尘),噪声。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环己酮、TDI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浓度(TWA)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仅有化学毒物乙酸乙酯STEL的检测结果超出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结果为12.18~340.69mg/m3,在10个检测点中有1个检测点超标。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结论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陈佩贞 梁泳梅 聂新强 廖明亮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关键控制点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方法以江门市新会区2家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分析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现状及其控制措施效果。结果 2家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其他粉尘、二甲苯、乙苯和高温,超标率分别为51.4%、50.0%、35.7%、28.1%、14.3%、14.3%和12.7%。2014年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疑似尘肺病各2例,检出率均为0.11%。目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结论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噪声、锰及其化合物和粉尘是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工程措施、工艺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聂新强 廖明亮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某煤码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识别、分析某公司煤码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法、职业卫生检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本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 廖明亮关键词:职业病 致病机制 健康管理 文献传递 某造船厂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发生模式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模型对某造船厂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模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某造船厂446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其过去1年的WMSDs发生情况,并对WMSDs的发生模式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研究对象过去1年WMSDs患病率为71.1%(317/446);其中,仅单一部位WMSDs患病率为24.4%(109/446),多部位WMSDs患病率为46.6%(208/446),多部位WMSDs患病率是单一部位WMSDs患病率的3.9~17.3倍。潜在类别模型拟合结果显示,3个潜在类别的模型为最佳模型;研究对象WMSDs发生模式的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各部位均发生组、颈部和下背/腰部发生组、较少或无部位发生组,分别占6.3%、34.3%和59.4%。结论造船厂工人WMSDs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潜在类别分析可用于探讨造船厂工人WMSDs的发生模式。 廖明亮 张丹英 聂新强 何智鹏 林瀚生关键词:造船 患病率 江门市新会区石场矽尘与噪声职业危害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江门市新会区石场存在的矽尘、噪声危害程度。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石场工作场所的矽尘、噪声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各石场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0%-39.4%之间,矽尘浓度在〈0.67-50 mg/m^3之间,矽尘超标率为84.3%-90.6%;噪声强度在68.2-101.4 d B(A)之间,噪声超标率为59.0%-90.5%;不同工作岗位矽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6,P〈0.05);疑似尘肺病和噪声聋检出率分别为3.76%和11.27%。结论江门市新会区石场的噪声、矽尘危害较为严重,应继续加大监督监测与健康教育。 陈佩贞 廖明亮 聂新强关键词:矽尘 噪声 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设施整改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针对超标岗位进行整改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本次检测化学因素115点次,合格99点次,合格率为86.1%。物理因素检测30点次,25点次合格,合格率为83.3%。经过整改,超标的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工作岗位整改效果同样明显,但部分岗位噪声强度仍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针对超标工作岗位的整改措施可行,防护效果较好,但仍需要关注存在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工作岗位。 梁泳梅 聂新强 林英钊 廖明亮关键词:锂离子 正极材料 职业病危害 整改 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识别和分析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等。其中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检测超标率分别为22%、28%和42%,噪声检测超标率为70%,高温检测超标率高达100.0%,苯系物、氮氧化物和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均未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舾装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张耀光 陈日暖 梁泳梅 廖明亮关键词:造船厂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江门市陶瓷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2 2016年 了解江门市陶瓷企业的职业卫生情况,为企业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参考。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门市7家陶瓷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检测。结果显示,7家被调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噪声、一氧化碳;被调查企业的防护设施不完善;管理人员及工人的防护意识差。提示,被调查企业的工人发生职业病的风险较高。应进一步完善作业场所中的防尘防噪设施,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及工人的防护意识。 廖明亮 林英钊 梁泳梅关键词:职业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