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一帆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树脂
  • 3篇聚酯
  • 3篇聚酯树脂
  • 3篇饱和聚酯树脂
  • 3篇不饱和聚酯
  • 3篇不饱和聚酯树...
  • 2篇低密度
  • 1篇短切
  • 1篇短切玻璃纤维
  • 1篇碳酸氢钠
  • 1篇偶氮二甲酰胺
  • 1篇偶联剂
  • 1篇热平衡
  • 1篇发泡
  • 1篇发泡剂
  • 1篇粉末
  • 1篇复合发泡
  • 1篇复合发泡剂
  • 1篇UPR
  • 1篇表观密度

机构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晓钧
  • 3篇张一帆
  • 1篇郭亮志
  • 1篇杨钊
  • 1篇孔鹏
  • 1篇黄佳倩
  • 1篇朱红飞

传媒

  • 3篇热固性树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短切玻纤/低密度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的力学性能被引量:5
2017年
以短切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短切玻纤/低密度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品。通过压缩强度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偶联剂KH-570对短切玻纤的改性效果。在确定短切玻纤的长度和线密度的基础上,以短切玻纤掺量、发泡剂掺量和成型温度3个变量为因素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了短切玻纤/低密度不饱和聚酯树脂样品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E-短切玻纤的增强性能优于C-短切玻纤。当E-短切玻纤的用量为树脂质量的15%,发泡剂用量为树脂质量的2.0%,成型温度为117.5℃时,E-短切玻纤增强的低密度不饱和聚酯树脂样品的性能最佳,其表观密度为0.49 g/cm3,压缩强度为18.23 MPa,比压缩强度为37.16 MPa·g-1·cm3。样品的压缩强度优于未添加短切玻纤的低密度不饱和聚酯树脂样品。
张一帆王晓钧盛浩强黄佳倩
关键词:短切玻璃纤维偶联剂
热平衡复合发泡剂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被引量:4
2013年
依据热平衡发泡原理,选择NaHCO3、偶氮二甲酰胺(AC)、偶氮二异丁腈和4,4-氧代双苯磺酰肼组成不同热平衡复合发泡剂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对其发泡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吸热后放热的热平衡复合发泡剂发泡材料泡孔孔径小且分布均匀。AC与NaHCO3质量比为6∶4组成的热平衡发泡剂制得的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表观密度为0.546 g/cm3,压缩强度为13.73 MPa,比压缩强度达到25.15 MPa/(g.cm-3)。
朱红飞王晓钧郭亮志张一帆
关键词:复合发泡剂热平衡不饱和聚酯树脂碳酸氢钠偶氮二甲酰胺表观密度
废UPR粉末作成核剂制备低密度UPR被引量:1
2015年
将废不饱和聚酯树脂粉末(WUPRP)用作成核剂制备了低密度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通过凝胶时间、表观密度、压缩强度测定及电镜分析研究了WUPRP及碳酸钙和柠檬酸3种成核剂对低密度UP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成核剂对UPR的凝胶时间影响很小。WUPRP的掺量高于其他2种成核剂,对低密度UPR样品的压缩强度影响最小。WUPRP表面结构特点可使其降低成核反应能,并益于其在树脂中分散,成核效果优异,制得的低密度UPR样品泡孔小、气泡大小和分布均匀,力学性能提高。
孔鹏王晓钧张一帆杨钊
关键词:不饱和聚酯树脂成核剂低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