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元 作品数:81 被引量:25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沉默CXCR4基因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干扰CXCR4基因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Slug及E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设计合成CXCR4基因siRNA(CXCR4-siRNA)转染至HeLa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CXCR4、Twist、Slug、E-cad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CXCR4-siRNA转染至HeLa细胞后能抑制CXCR4蛋白的表达(0.959±0.197、0.932±0.141和0.379±0.022,F=16.286,P=0.004)。MTT结果显示:48及72 h时,CXCR4-siRNA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抑制(48 h:0.846±0.034、0.823±0.025和0.744±0.039,F=7.379,P=0.024;72 h:0.996±0.026、0.964±0.059和0.829±0.051,F=10.425,P=0.011)。Transwell结果显示:48及72 h时,CXCR4-siRNA组HeLa细胞的侵袭力受到抑制(细胞穿膜数量为48 h:37.4±8.1、33.6±6.2和25.4±3.2,F=4.830,P=0.029;72 h:48.4±7.6、43.0±5.4和33.4±6.7,F=6.579,P=0.012)。转染后48 h,CXCR4-siRNA组HeLa细胞Twist及Slug蛋白的表达降低(Twist:0.93±0.11、1.00±0.17和0.53±0.07,F=10.962,P=0.010;Slug:0.52±0.08、0.47±0.06和0.19±0.03,F=25.579,P=0.001),E-cad的表达增高(0.53±0.04、0.55±0.24和1.11±0.14,F=12.494,P=0.007)。结论沉默CXCR4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HeLa细胞增殖,降低其侵袭力,通过下调Twist、Slug蛋白的表达,上调E-cad表达,抑制HeL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李风艳 于利君 张三元 李莉 张燕关键词:CXCR4 上皮间质转化 DNA倍体上皮细胞标志物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 2018年 目的在子宫内膜癌转移阴性淋巴结中检测DNA倍体和上皮细胞标志物广谱细胞角蛋白[CK(AE1/AE3)],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上述指标的关系,探讨上述指标检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5例,共收集427枚转移阴性淋巴结,分别用全自动细胞DNA图像分析系统检测DNA倍体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E1/AE3。结果 (1)在427枚转移阴性淋巴结中,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等组内进行比较,上述指标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比较无转移组淋巴结与转移组阴性淋巴结发现,2组阴性淋巴结中DNA异倍体表达率、AE1/AE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427枚转移阴性淋巴结中,43枚(10.1%)DNA异倍体表达阳性,39枚(9.1%)AE1/AE3表达阳性,DNA倍体与AE1/AE3在转移阴性淋巴结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较单一指标检测,可显著提高淋巴结的微转移检出率(P<0.05)。结论在转移组阴性淋巴结较无转移组淋巴结中,可能更容易找到早期发生的微转移灶。在转移阴性淋巴结中,DNA异倍体与AE1/AE3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检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微转移。 翟瑞芳 钟雨轩 张三元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淋巴转移 AE1/AE3 DNA倍体联合P53在子宫内膜癌转移阴性淋巴结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2 2017年 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的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新发病例已增至31.9万。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也呈上升趋势,但其总体发病率仍低于宫颈癌。本实验分别应用全自动DNA图像分析系统(DNA-AICM)检测DNA倍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蛋白对阴性淋巴结进行检测,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索这些指标检测子宫内膜癌微转移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房珊珊 翟瑞芳 张三元关键词:阴性淋巴结 DNA倍体 P53蛋白 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对DEDD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皮下接种HEC-1-B细胞,成瘤后,根据裸鼠体积进行区组随机化分组,共分成4组(各8只),即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 L/只)、丙氨瑞林低(20μg/kg)、中(40μg/kg)、高(80μg/kg)剂量组。各组给药期间测定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用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将瘤体完整取出,测瘤体积,计算抑瘤率,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的差异;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死亡效应结构域蛋白(DEDD)表达情况。结果:肿瘤生长曲线表明,阴性对照组及丙氨瑞林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生长速度依次减慢;丙氨瑞林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2.65%、27.38%和35.43%,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染色表明,阴性对照组瘤细胞排列密集,有明显异型性,细胞核大深染,核分裂相较多,间质较少,而丙氨瑞林各剂量组瘤体细胞形态各异,细胞排列较稀疏,可见大片无结构坏死区,瘤细胞核深染、固缩较多,核分裂相较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丙氨瑞林低、中、高剂量组DEDD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56.20±5.10、142.85±7.27和113.65±4.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75±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丙氨瑞林可抑制肿瘤生长,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DEDD蛋白的表达有关。 王美婷 张三元 张杏林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肿瘤移植 术前外周血指标联合临床病理参数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讨术前外周血指标联合临床病理参数对E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全面分期手术治疗的250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相关指标预测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Bokhman分型、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宫颈间质浸润、宫旁受累、浆膜层受累、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HE4≥85.650 pmol/L、CA125≥26.375 U/mL、NLR≥1.835、病理类型为非子宫内膜样癌、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是E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4,1.007,1.728,5.778,4.090,4.114,P<0.05)。ROC曲线得出HE4、CA125、NLR、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阴性预测值均大于0.9;联合预测时,HE4+CA125+NLR+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85),灵敏度最高(85.7%)。结论HE4、CA125、NLR以及非子宫内膜样癌、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单独和联合检测对EC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预测均有较大价值,有助于临床实施个体化治疗。 成琳 张三元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糖类抗原125 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醋酸丙氨瑞林(alarelin acetate)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醋酸丙氨瑞林低、中、高剂量组(0、20、40、80μg/kg)。治疗期间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裸鼠全身状况。治疗4周后,将移植瘤完整取出,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醋酸丙氨瑞林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7.8%、26.5%和43.6%,与对照组比较,醋酸丙氨瑞林各治疗组肿瘤生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醋酸丙氨瑞林各治疗组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各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醋酸丙氨瑞林均能抑制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livin蛋白表达有关。 刘燕霞 张三元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Ⅰ型子宫内膜癌中HIF-1和E-cad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在I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中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与黏钙蛋白E(E-c adher i 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9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确诊的92例I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60例同期的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以及60例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采用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生物素(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与E-cad在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IF-1在内膜腺癌组织和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和37.1%,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在内膜腺癌组的表达率为33.7%,低于非典型增生组的56.5%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腺癌组织中HIF-1呈高表达而E-cad呈低表达,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572,P<0.01)。HIF-1在I型E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E-cad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FIGO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浸润程度深、发生淋巴结转移的Ⅰ型EC患者HIF-1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E-cad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HIF-1的高表达和E-cad表达的下调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的联合检测对Ⅰ型EC的诊断及侵袭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陈晶 张三元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缺氧诱导因子-1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治疗阴道松弛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在治疗阴道松弛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84例阴道松弛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联合医用Ⅲ型胶原阴道凝胶(加载产品)治疗,42例]和对照组(采用医用Ⅲ型胶原阴道凝胶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松弛分度量化评分改善率、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阴道松弛问卷(VLQ)评分、盆底肌评估总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4周研究组阴道松弛量化评分改善率为88.10%(37/42),显著高于对照组(30.95%,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去除加载产品后研究组的有效率为57.14%。研究组FSFI评分改善及VLQ评分改善显著优效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性活动时阴道润滑性、性交痛(改善)、性生活满意度和主观性唤起能力4个方面,研究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经阴道注射治疗阴道松弛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陈梦捷 张三元 徐迎亚 钟晓翠 胡丽娜 董晓静关键词:阴道松弛症 子宫内膜癌的分子病理分型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2年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在分子水平及组织学上存在显著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不同的病理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学特征。与其他组织学亚型的晚期癌症相类似,早期子宫内膜样癌通常采用辅助放射治疗,浆液性子宫内膜癌通常采用化疗。因此,正确的亚型分类是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方案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子宫内膜癌的分型依旧引用Bokhman分型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病理类型分型。随着精准医疗及分子诊疗技术的全面推广,传统子宫内膜癌分型方法在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治疗、预后评估及相关遗传病筛查上的局限性逐渐凸显。临床上亟需一种优化的分型方法提供确切的理论及实践依据。2013年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研究中心通过整合基因组特征的方法确定了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该分型与Bokhman分型及WHO分型相比,取得了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更强的关联性,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诊疗拉开了序幕。 任文彬 崔向荣 张三元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基因 突变 免疫疗法 曲普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的作用及对P21 WAF1/CIP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曲普瑞林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曲普瑞林(10-9~10-5mol/L)体外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中P21WAF1/CIP1(简写为P21)蛋白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21mRNA的表达。结果①当曲普瑞林浓度为10-9mol/L时,癌细胞即受到抑制,抑制率为36.8%;随着曲普瑞林浓度的增大,抑制率渐高。到浓度为10-5mol/L时抑制率上升至5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浓度从10-9mol/L^10-5mol/L的曲普瑞林作用72 h后,P21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曲普瑞林在体外对HEC-1-B细胞可能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②曲普瑞林抑制HEC-1-B细胞增殖,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21蛋白表达有关。 翟红莉 张三元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促性腺素类 曲普瑞林 P21 WAF1/CI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