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举文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宾夕法尼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民俗
  • 2篇文化
  • 2篇民俗学
  • 2篇民俗研究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传承
  • 2篇传承机制
  • 1篇迪斯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制作
  • 1篇电影制作人
  • 1篇行文
  • 1篇遗产
  • 1篇影视
  • 1篇影视人类学
  • 1篇制作人
  • 1篇人类学
  • 1篇山鹰
  • 1篇内在逻辑

机构

  • 4篇宾夕法尼亚大...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冰岛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爱知大学
  • 1篇俄勒冈州立大...

作者

  • 6篇张举文
  • 1篇周星
  • 1篇王宇琛

传媒

  • 3篇民间文化论坛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民俗研究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5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被引量:23
1998年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1967[1972])便成为现代民俗学的经典文章之一,对此后关于民俗与民俗学的定义和研究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也确立了作者在当今民俗学研究上的重要地位。作者首先系统地概括总结了过去有关对民俗和民俗学的定义,指出了其中对作为一门学科的民俗学的定义所存在的不足,强调提出民俗的交际进程(communicative process),创造性地提出“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际”(artistic communication in small groups)为民俗的核心。这个定义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道尔逊(Richard Dorson)在1972年把该文作者和亚伯拉姆斯(Roger Abrahams)、邓迪斯(ALan Dundes)、鲍曼(Richard Bauman)等一同称为“承启关系派”。这一学派现仍是美国民俗学界的主流。再如,舒梅克(Scboemaker)主编的《日常生活中的民俗》(The Emergence of Folklore in Everyday Life),1990,是一本颇受欢迎的教材,该书即以此定义为核心。作者的该文和“承启关系中的‘承启关系’”(原文“Context,in Context”载于《西部民俗》,52(April,1993):209-226.)对民俗的承启关系研究发挥了导向性作用。虽然文中的个别看法至今仍有争议,但其历史性地位已为民俗学界所公认。原文“Toward a Definition of Folklore in Context,
丹本-阿默思(DanBen-Amos)张举文
关键词:民俗学家民俗研究民间文学小群体
山鹰之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造过程被引量:9
2018年
本文是民俗纪录片《山鹰之行》(The Flight of the Condor)的叙事词,讲述"非遗"概念如何从来自玻利维亚政府的一封信开始,发展出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故事,成为至今广为使用的政治、学术和民间话语,并在文尾提出一个关键的学术和伦理问题。该片由沃尔迪玛·哈福斯特和制片人艾纳斯多迪尔(Aslaug Einarsdóttir)合作完成,是哈福斯特的最新专著《制造非物质遗产: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老鹰之歌"和其它故事》(Making Intangible Heritage:El Condor Pasa and Other Stories from UNESCO,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2018年)中的核心一章的内容。该片配有多种字幕,并将于2018年底免费开放(中文片名:山鹰之行)。本文有助于对"非遗"的国际和历史背景的深层理解。
张举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内在逻辑和传承机制被引量:10
2017年
中国的非遗保护运动一方面推动了民俗学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并促使民俗学家介入到非遗评估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为中国民俗学家与国际同行提供了交流对话的平台。了解中国的非遗实践是了解中国民俗和文化传承及转换机制的必要一步。关于非遗的研究不仅仅是针对"传统"或者"政治"的研究,更是探索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和表象图景背后内在逻辑的一种尝试。
张举文周星王宇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被引量:17
2018年
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传承或消亡,是否有其内在逻辑?那些持续下来的文化是否存在应对危机的自愈机制,从而得到再发展的生命力?其特有的文化根基是什么?对此,一个符合其发生和发展逻辑的答案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其独特的文化自愈机制,其论据就是日常生活所体现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表现为基于共同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民俗认同"行为。中国文化的文化自愈机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她的历史实践证明,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和内部的各"族"认同问题,往往是以"民俗认同"来达成的,否则便陷入由外来的"种族"和"民族"概念所导致的"魔圈"困境。近现代中国精英们在困惑中寻求"救国"与"自愈"时,引进了西方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等概念,试图以西方现代话语来阐释中国的历史,解决现实问题。但是,它们不但没有缓解中国的社会矛盾,反而加重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这是因为,这些概念的西方意识形态背景对于解释西方问题是有效的,但对于解决具有独特历史与文化以及多民族共存的中国问题往往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当中国文化在近代历史上陷入危机时。只有当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回归其根,认同其传统文化之根,这个文化才会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达到文化自愈、持续发展,创造出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张举文
关键词:本土化传统化文化自信
民俗学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三):丹·本-阿默思之理论研究
2018年
作为对劳里·航柯教授六十岁生日的致敬,丹·本-阿默思总结了他与劳里·航柯关干类型理论的基本分歧:劳里·航柯通过引用利特尔顿的类型观点,将马克斯·韦怕的“理想类型”概念引入民俗类型学中,认为民俗类型应该是一种理想类型,而阿默思反对这一看法。阿默思认为:1)普遍性的类型不一定是理想类型,劳里·航柯与利特尔顿昕说的类型对应干韦怕的“极端类型”而不是“理想类型”;2)神话、传说与故事等常用类型概念,是具体历史的产物,而不可能适用干所有文化;3)民俗文本及其表演具有文化主观性,民俗学不可能成为通则性的“自然”科学;4)类型是民俗话语的分类类别,依赖干文化,因此不可能是普遍的。总之,阿默思反对对民俗进行统一的类型分类,而强调应理解当地的、文化性的、内在干文本之内的本土娄型概念。
张举文
聚焦:电影与21世纪民俗研究的生存被引量:14
2005年
本文是2004年美国西部民俗学会年会之主题发言,即阿彻·泰勒纪念讲演。基于30多年的研究成果,作者回顾了民俗电影的历史发展,辨析了民俗电影与其他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制作人、方法及理论等方面的异同,为民俗学者对影视与民俗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并呼吁加强对民俗影视的研究。作者所使用的“民俗电影”(folkloricfilm)一词也是“民俗学电影”(folkloristicfilm)的简称,且“电影”泛指电影和录像。
莎伦.谢尔曼张举文游自荧
关键词:民俗电影电影制作人影视人类学现实主义流行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