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端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机床工作台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在考虑丝杠与螺母之间的接触关系以及轴承支承刚度的情况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用振型叠加原理和隆格-库塔法进行求解,研究了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的瞬态响应,按正交试验计算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工作台轴向振动的影响,优化组合了系统参数,为滚珠丝杠传动系统参数的选择以及装配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高工作台轴向定位精度奠定了基础。
- 张会端谭庆昌裴永臣
- 关键词:机床动力学传动系统参数优化
- 机床传动丝杠的动力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把机床传动丝杠简化为承受预拉伸力和移动力作用的旋转Timoshenko梁,综合考虑了陀螺效应、预拉伸力和移动力对丝杠振动的影响,以及丝杠两端轴承的支承作用,建立了弹性支承条件下丝杠的频率方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丝杠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振型叠加原理和隆格-库塔法求解,分析了系统参数对丝杠涡动转速和横向振动的影响。
- 张会端谭庆昌李庆华
- 关键词:动力学
- 针对专业特点的《机械设计基础》分层次教学方法探讨
- 《机械设计基础》是理工科非机械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容宽泛,应用面广.但不同专业学生的前修课程不尽相同,对机械工程的认识也参差不齐.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
- 张会端
-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
- 文献传递
- 机床工作台上刀具工作点的轴向振动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在考虑轴承的支承作用、工作台与丝杠以及工作台与导轨的接触变形的情况下,全面分析了预拉伸丝杠的横向振动、纵向振动和扭转振动以及工作台的振动,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用振型叠加原理和隆格-库塔法进行求解,按正交试验计算分析了系统参效对工作台上刀具工作点轴向振动的影响,优化组合了系统参数,为滚珠丝杠传动系统参数的选择以及装配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高机床轴向定位精度奠定了基础。
- 张会端谭庆昌裴永臣
- 关键词:振动传动系统参数优化机床工作台
- 非机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改革与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机械设计基础》是诸多非机械类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容宽泛,应用面广。但因为不是学生的专业课,往往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由教师的以"教"为主改变为学生的以"学"为主,以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张会端
-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新工科学生工作思政中文化自信的建设探索
- 2022年
- 在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类高校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新需求,对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和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当下学生工作思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了解其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思政教育融入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有助于坚定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创新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建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
- 罗晨旭张会端牛赢许幸新
- 关键词:文化自信
- 进给系统参数对丝杠振动频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考虑轴承的支承刚度,建立了丝杠在两端弹性支承条件下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和横向振动的频率方程。对于纵向振动和扭转振动,分析了轴承支承刚度对其振动频率的影响。对于丝杠的横向振动,采用Timoshenko模型,综合考虑了转动惯量、涡动效应和预拉伸力对丝杠振动的影响,分析了轴承支承刚度、旋转速度和预拉伸力对丝杠横向振动频率的影响,分析了丝杠在启动过程中的共振,为回转系统减少或消除共振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会端谭庆昌
- 关键词:丝杠固有频率
- 齿轮传动系统的纵向振动频率分析
- 齿轮传动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动力传递装置,其动力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考虑轴承的支承刚度,齿轮与轴及两齿轮之间的轴向接触刚度,将平行轴之间的齿轮传动系统处理为以弹簧和质量块联结的平行轴系统,建立了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张会端张叶龙
- 关键词:齿轮传动纵向振动弹性支承
- 文献传递
- 针对专业特点的《机械设计基础》分层次教学方法探讨
- 《机械设计基础》是理工科非机械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容宽泛,应用面广。但不同专业学生的前修课程不尽相同,对机械工程的认识也参差不齐。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
- 张会端
-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文献传递
- 磁流变液密封技术概述被引量:3
- 2021年
-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液因具有一定的黏性应力和可控的屈服应力,故能呈现出明显的耐压能力。即使发生瞬时过压,当压力回落时,磁流变液密封也可自动愈合,使得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磁流变液的基本特征及其密封应用;对磁流变液密封结构设计相关事项进行了论述;针对如何提高磁流变液密封耐压压降方面,重点阐述影响其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基于宾汉姆塑性模型、双黏度模型、赫谢尔-巴克利模型和具有屈服前黏度的赫谢尔-巴克利模型,着重探讨磁流变液屈服应力及其密封耐压压降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对磁流变液密封发展趋势提出预测,为开展密封技术及其他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 周洪亮张迎冲明平美赵武张会端曹军
- 关键词:磁流变液密封结构屈服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