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玲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上腺能β_2受体激动剂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05年
- 朱渝张佳玲邓建军万朝敏
- 关键词:婴幼儿反复喘息喷雾剂沙丁胺醇
- 897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回顾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情况 ,分析抗生素治疗合理性。方法 对住院及门诊上感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84例门诊上感患儿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 90 .36 % ;5 13例住院上感患儿中抗生素使用率为 99.4 2 %。结论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使用率偏高。
- 张佳玲万朝敏张伶俐徐群芳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学
- 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不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 研究小鼠在不同状态下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时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及意义.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分为四组:以硫酸链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组,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建立免疫抑制组,单纯鼠伤寒...
- 张佳玲
-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菌群失调
- 文献传递
-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治疗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ERAT组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LA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血清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ERT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h两组血清IL-6、CRP、TNF-α、PCT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1h,但ERAT组血清IL-6、CRP、TNF-α、PCT水平显著低于L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血清IL-6、CRP、TNF-α、PCT水平均较术后24h显著降低,ERAT组显著低于L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T组术后1例消化道出血,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LA组1例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7.32%(3/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T治疗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安全有效,能够保留阑尾结构完整性,有利于减轻创伤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
- 张佳玲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及处理进展被引量:1
- 2002年
- 万朝敏张佳玲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预后
-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效果及安全性的系统综述被引量:9
- 2004年
- 张佳玲万朝敏
- 关键词:轮状病毒疫苗安全性病毒性胃肠炎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及处理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临床表现为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为主的三联征,但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的内在特征和少见的临床表现常迷惑临床医生,易造成误诊。虽然EB病毒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EB病毒感染都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外,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清学方面还存在一些干扰或妨碍诊断的错误概念。本文介绍EB病毒的一些重要特征及进展,以利于医生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
- 万朝敏张佳玲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小儿儿童时期临床医生急性传染病
- 小鼠STM多种感染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的肠道及肠外器官表达
- 2007年
- 目的研究小鼠在菌群失调或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STM时,TNF-alpha在肠道和肠外器官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小鼠后再接种STM,用链霉素灌胃后接种STM,用STM直接灌胃小鼠,以及用生理盐水灌胃小鼠,然后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各自肠道和肠外器官的TNF-alpha各时点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各组TNF-alpha表达差异。结果接种了STM的各组小鼠的小肠、回盲部及其他脏器TNF-alpha表达阳性,对照组未出现上述变化。TNF-alpha表达阳性的3组小鼠随时间变化的小肠、回盲部TNF-alpha表达曲线趋势有差异,经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检验,P<0.0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所造成的免疫抑制后用STM感染小鼠,能抑制肠道TNF-alpha的表达;而使用抗生素后用STM感染小鼠,能增强肠道TNF-alpha的表达。
- 朱渝蒋虹夏嘉陵张佳玲万朝敏
- 关键词:STM小鼠TNF-ALPHA
- 基于LC-MS/MS的差异血清氨基酸风险评分模型在食管鳞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的差异血清氨基酸,建立基于血清差异氨基酸水平的风险评分,探究风险评分在ES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LC-MS/MS法检测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确诊的32例ESCC患者(ESCC组)和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氨基酸水平,比较ESCC组和对照组血清中20种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差异血清氨基酸对ESCC的诊断效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氨基酸与肿瘤体积的相关性。根据差异表达氨基酸水平采用多元线性逻辑回归模型建立基于血清氨基酸含量的风险评分公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SCC组的血清丙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和精氨酸水平升高,而脯氨酸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差异氨基酸诊断E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7~0.738。丙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r=0.453、0.554和0.447,P<0.05),而苯丙氨酸水平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r=-0.347,P<0.05)。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建立基于血清差异氨基酸水平的风险评分公式[风险评分=0.02722×苯丙氨酸+0.001433×丙氨酸-0.02425×精氨酸-0.004966×脯氨酸+0.002278×丝氨酸+0.1841×天冬氨酸-0.7159],ESCC组的风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评分诊断ESCC的AUC为0.95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4%和100.0%),且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血清氨基酸在ESCC患者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表达,血清氨基酸在辅助诊断ESCC中具有一定潜在价值。
- 李成林赵炎张佳玲唐德荣
- 关键词:食管鳞癌血清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感染性休克早期观察及护理
- 1998年
- 张佳玲杜桂芹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