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君

作品数:217 被引量:800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2篇学位论文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语言文字
  • 4篇理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8篇正畸
  • 34篇牙移动
  • 30篇正畸牙
  • 26篇细胞
  • 26篇矫治
  • 24篇正畸牙移动
  • 20篇牙周
  • 18篇口腔
  • 16篇骨细胞
  • 15篇正畸治疗
  • 14篇埋伏
  • 14篇畸形
  • 13篇破骨
  • 13篇破骨细胞
  • 12篇牙槽
  • 12篇牙根
  • 12篇牙合
  • 12篇根吸收
  • 11篇蛋白
  • 11篇牙根吸收

机构

  • 209篇山东大学
  • 38篇山东省口腔生...
  • 13篇山东中医药大...
  • 7篇济南市中心医...
  • 6篇济南军区总医...
  • 6篇胜利油田中心...
  • 6篇淄博市中心医...
  • 5篇泰山医学院附...
  • 5篇菏泽市立医院
  • 5篇临淄区人民医...
  • 5篇杭州市口腔医...
  • 4篇济南市口腔医...
  • 4篇山东医学高等...
  • 3篇潍坊市人民医...
  • 3篇武警山东总队...
  • 3篇济南烟草职工...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日照市中医医...
  • 2篇山东省警官总...

作者

  • 215篇张君
  • 117篇王旭霞
  • 25篇张文娟
  • 20篇任旭升
  • 18篇黄艳
  • 14篇张丽娜
  • 14篇靳淑梅
  • 12篇范丰燕
  • 11篇王媛
  • 11篇孙新国
  • 11篇董瑞
  • 10篇陈岱韵
  • 10篇步捷
  • 10篇徐建光
  • 9篇刘宛鑫
  • 9篇赵姝亚
  • 8篇王胜林
  • 8篇李静
  • 8篇邢达源
  • 8篇李涛

传媒

  • 31篇上海口腔医学
  • 20篇山东大学学报...
  • 16篇临床口腔医学...
  • 14篇口腔医学
  • 8篇山东医药
  • 8篇华西口腔医学...
  • 8篇泰山医学院学...
  • 6篇菏泽医学专科...
  • 4篇现代口腔医学...
  • 4篇科技信息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牙体牙髓牙周...
  • 3篇广东牙病防治
  • 3篇中国实用口腔...
  • 3篇全球华人口腔...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岱宗学刊(泰...
  • 2篇口腔正畸学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15篇2013
  • 22篇2012
  • 19篇2011
  • 16篇2010
  • 15篇2009
  • 12篇2008
  • 24篇2007
  • 21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齿牙合向牵引——牵引方法改进及临床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用改进的固定矫治器进行牙根殆向牵引治疗前牙冠根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6个冠根折前牙,完善根管治疗后于根管内粘固牵引钩,邻牙粘贴方丝托槽,殆向牵引牙根,达到修复条件后固定2~3个月,然后进行桩冠修复。结果:16个患牙牙根殆向移动距离2~5mm,所需时间2~6个月。进行桩冠修复后位置稳定,功能及美观良好。结论:使用改进的固定矫正器进行牙根腊向牵引治疗前牙冠根折的方法有效可行。
马士良张君王旭霞张文娟
关键词:冠根折桩冠修复
山东地区正常He人群样本的颅面结构特征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本文将山东正常He人群样本与傅民魁等北京地区正常聒人群样本的颅面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差异和共同点。方法 选择48名正常He样本,采用临床上常用的三种分析法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与傅民魁等测量值比较。结果 两研究结果中角度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线距测量值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山东和北京地区正常He人群样本的颅面结构相似。
张君王旭霞史洪涛范丰燕
关键词:颅面结构正畸学X线头影测量
硫脲基丙酸的环境友好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脲基丙酸的环境友好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采用丙烯酸和硫脲在水或乙醇或丙酮溶剂中直接反应生成硫脲基丙酸。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艺复杂、污染环境等缺点。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产率高...
高灿柱赵亮张君
文献传递
牵引上颌埋伏尖牙移动过程的动态模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利用螺旋CT技术与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上颌埋伏尖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上颌埋伏尖牙正畸牵引的动态过程,从而为正畸临床牵引治疗埋伏牙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一例上颌尖牙完全骨埋伏患者,利用螺旋CT设备,Mimics、UnigraPhic(UG)、MSC.Mentat等软件,建立埋伏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牵引上颌埋伏尖牙移动的动态过程,画出埋伏牙牵引过程的时间-位移图。结果:①建立的上颌埋伏尖牙及牙周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几何相似性;②一个治疗周期内(28d),第一阶段(0~7d)埋伏牙移动0.589mm,第二阶段(8~21d)埋伏牙移动0.713mm,第三阶段(22~28d)埋伏牙移动0.276mm。结论:①利用螺旋CT扫描技术、Mimics、UG、MSC等工程软件建立的上颌埋伏尖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精确度较高,可以满足对埋伏牙进行模拟牵引加载的需求。②所得出的一个治疗周期内(28d)埋伏牙移动的时间-位移曲线图基本能反映埋伏牙的位移趋势。
贾玉龙王旭霞刘舒扬张君
关键词:口腔正畸埋伏尖牙三维有限元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T细胞中Foxp3基因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57亿HBV感染者,且每年约有78.6万人因HBV感染相关性肝脏疾病而死亡。HBV感染的临床结局主要由宿主免疫...
张君
关键词:甲基化慢性乙型肝炎
文献传递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方式被引量:6
2007年
思维支配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在翻译过程中,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不能使用固定的翻译方法来翻译所有的内容。本文从分析英汉思维差异入手,探讨翻译中必须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
张君周美青
关键词:思维翻译方法
恒牙埋伏阻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1
2007年
目的:探讨恒牙埋伏阻生的发病情况和发生原因。方法:通过模型和X线片检查,在1925例正畸门诊病例中确诊103例患者199个埋伏阻生恒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99个埋伏阻生恒牙中以上颌尖牙和上颌中切牙埋伏牙数最多,分别为94个和39个,由于萌出间隙不足引起的埋伏牙数量最多本组为62个。结论:①在所有牙位中,以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发病率最高,下颌中切牙最低。②引起恒牙埋伏阻生的病因以萌出间隙不足最常见。
步捷王旭霞张君陈岱韵黄艳
关键词:埋伏牙发病率病因
中药丹参和骨碎补对大鼠正畸牙牙齿移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中药丹参和骨碎补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其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选取72只SPF级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丹参组、骨碎补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24只,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实验模型,丹参组每日灌服6 g/kg丹参水煎剂,骨碎补组每日灌服6 g/kg骨碎补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 ml生理盐水,每隔7 d加力1次。三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 d分批次处死,每次6只;剥离头颅骨,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及牙槽骨的密度,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改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组、骨碎补组牙齿移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三组的破骨细胞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变平缓趋势,丹参组和骨碎补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牙槽骨密度都呈现降低趋势,丹参组和骨碎补组较对照组降低缓慢(P<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服丹参和骨碎补水煎液可促进大鼠牙周膜内破骨细胞生成并维持牙槽骨密度,有利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
陈菲王旭霞周亚丽李涛张君
关键词:丹参骨碎补正畸牙齿移动牙周组织
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改良矫治器对牙周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建立客观实验模型方法,降低正畸牙移动模型中矫治器对牙周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8周龄雌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为上颌左侧第一磨牙。实验组大鼠第一磨牙采用硅橡胶取模后制作个体化矫治装置,对照组以结扎丝固定第一磨牙颈部牵引,两组均以上颌切牙为支抗,0.5N的力近中移动第一磨牙。牵引4周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两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变化并测量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结果两组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差别不大,但实验组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个体化矫治器相比传统方法更有利于牙周健康,有利于今后大鼠牙齿移动相关实验研究。
张梅孙新国贾玉龙张君王磊
关键词:矫治装置牙移动菌斑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钛板内固定联合正畸技术在治疗陈旧性颌面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正畸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陈旧性颌面骨折患者采取术前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明确骨折部位及程度,经手术切开复位并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进行正畸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经4-18个月的随访,双侧颜面部对称,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恢复。结论手术复位后采取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正畸技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可获得满意效果。
邹亚楠张君林聪任旭升王旭霞
关键词:骨折正畸技术钛板坚固内固定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