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林
- 作品数:19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郑珍怀古诗浅论被引量:1
- 2009年
- 晚清著名诗人郑珍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深层思考,其中也隐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历史意识与人生意识相互贯通;诗人在关注历史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社会,具有忧时伤世的儒家情怀。郑珍的怀古诗,有着生命的感动,更有领略的意义。
- 张嘉林
- 关键词:怀古诗历史意识儒家情怀
- 廿年九宿试官槐——郑子尹的科举之路
- 2014年
-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进身的必然选择,晚清时期的郑子尹,同样不能摆脱这样的宿命:"廿年九宿试官槐",其间所经历的艰难、痛苦、无奈、愤懑等情感体验,令人唏嘘感喟。子尹多次参加科考,既有传统的"修齐治平"的功名之念,也有家庭生计的考虑;既有秉承家风的的自觉担当,也有异于世俗的价值取向。子尹之所以屡试不弟,既有科场腐败的因素,也与他不喜时文、淡泊名利、向往林泉、侍亲至孝的个性有关。
- 张嘉林
- 关键词:科举考试情感体验性格特征
- 仁者之爱,其大无疆——郑珍诗歌的情感内涵
- 2010年
- 郑珍之所以被誉为晚清一代大儒,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有着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在其诗集《巢经巢诗》中得到集中的表现,其深挚凄婉的人伦亲情、至真至诚的朋友之谊以及忧时伤事的民生之悲是极为重要的方面。这是诗人对儒家仁爱精神的形象演绎。
- 张嘉林
- 哭泣:为了绝望的爱——《红楼梦·葬花吟》解读被引量:1
- 2012年
- 《葬花吟》所表现的,是生命之美与绝望之爱的悲感:在现实世界里,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生命之美脆弱易逝;另一方面,真爱不再具有可能,黛玉无法忍受生命中真爱的缺席,以死殉爱就成了无奈而必然的选择。
- 张嘉林
- 关键词:林黛玉哭泣爱情
- 司马玉琴诗歌意象的解读
- 2017年
- 司马玉琴是新时期以来贵州黔北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主要抒写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诗歌语言清新淡雅,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富于哲思。由于诗人深受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诗人善于将主观情感客观对象化,注重诗歌意象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他在诗歌中既有以时间、山水、建筑这些具体的客观事物为意象,也有以乡愁、爱情这些抽象主观的情感为意象,形成诗歌的多元审美风格。
- 牟玉珍张嘉林
- 关键词:诗歌意象
- “黔北作家论坛”启动暨肖勤作品研讨会综述
- 2014年
- "黔北作家论坛"的启动,将进一步加强遵义文艺界与遵义师范学院的学术交流,刺激黔北文学创作,推进地方文化建设。论坛的首次研讨会对仡佬族青年女作家肖勤的作品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 张嘉林
- 庄子精神与魏晋文人的生命形态
- 2003年
- 张嘉林
- 关键词:庄子精神魏晋文人生命形态哲学思想文学研究
- 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解读《古诗十九首》被引量:1
- 2005年
- 《古诗十九首》揭示了汉未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信仰缺失的孤独,人生无常的焦虑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他们试图在声色美酒服药求仙以至理想爱情中寻求一种解脱之道,尽管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但这寻求本身却彰显出生命的意义。
- 张嘉林
-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知识分子生命爱情
- 论黔北沙滩教育的地域性与家族性
- 2013年
- 作为沙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沙滩教育具有地域性与家族性两大基本特性。这种具有特色的教育,造就了晚清时代黔北地区数以十计的杰出人才,尤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翘楚,享誉全国,沾溉后世。地域、家族对教育的影响在沙滩表现得相当突出,沙滩是教育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样本。探讨沙滩教育的这种特性及其表现,对于进一步认识沙滩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张嘉林
- 关键词:沙滩文化教育地域性家族性
- 遵义文艺理论研究发展的历史回眸
- 2010年
- 遵义的文艺创作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与之相联系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梳理遵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对于今后遵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嘉林
- 关键词:文艺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