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怀志

作品数:21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腰椎
  • 7篇手术
  • 5篇椎间盘
  • 5篇微创
  • 5篇骨折
  • 4篇入路
  • 4篇椎旁
  • 4篇肌间隙
  • 3篇腰椎管
  • 3篇腰椎管狭窄
  • 3篇腰椎管狭窄症
  • 3篇盘移位
  • 3篇椎管
  • 3篇椎管狭窄
  • 3篇椎管狭窄症
  • 3篇椎间盘移位
  • 3篇椎旁肌
  • 3篇椎旁肌间隙
  • 3篇狭窄症
  • 3篇内固定

机构

  • 21篇莆田学院附属...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莆田学院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张怀志
  • 13篇陈宣煌
  • 12篇林海滨
  • 11篇郑祖高
  • 7篇吴献伟
  • 5篇戴建辉
  • 5篇占鲤生
  • 4篇陈旭
  • 4篇李荣议
  • 4篇李星
  • 3篇吴育俊
  • 3篇胡建伟
  • 3篇李贵双
  • 3篇扶银花
  • 3篇陈荣生
  • 3篇许卫红
  • 3篇陈国立
  • 3篇高小强
  • 2篇张国栋
  • 2篇胡洪新

传媒

  • 2篇莆田学院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第六届中国微...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时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根据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明置换术后临时夹闭引流管不同时间点对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引流管夹闭的时机。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80例,排除膝关节翻修、凝血异常、相对严重的膝关节畸形或者既往术侧下肢骨折病史的患者,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夹闭引流管,随机分为4组:未夹闭组、夹闭2 h组、夹闭4 h组及夹闭6 h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术后总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血红蛋白丢失量、输血人数、肢体周径的变化、术后第3、6天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第1、3、5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周、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瘀斑及并发症。计量资料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分析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总失血量(F=267.042)、术后24 h引流量(F=293.997)、血红蛋白丢失量(F=153.010)、术后周径变化(F=192.188)、术后第3天膝关节活动度(F=6.281)、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F=8.115,F=8.109)4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输血例数上,夹闭组较不夹闭组呈下降趋势。而术后第6天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第5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2周、3个月HSS评分、术后瘀斑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4 h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夹闭时间点,既能减少术后引流量及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又不增加术后短时间疼痛,且不影响膝关节活动及功能。
胡洪新胡洪新林海滨吴献伟陈国立李荣议李荣议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失血手术引流术
胆囊收缩素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用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4只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24只大鼠按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2组: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给予八肽胆囊收缩素8nmol·kg-1腹腔注射,1次·d-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8nmol·kg-1腹腔注射,1次·d-1。2组大鼠均连用7d。并对2组大鼠术后4周进行电生理检测,检测坐骨神经复合神经动作电位(CN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分别记录潜伏期(LAT)、波幅(AMP)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CNAP、SNAP、CMAP的LAT差值及AMP、NCV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大鼠腓肠肌肌电图波幅高,潜伏期短。结论八肽胆囊收缩素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
陈宣煌郑祖高占鲤生张怀志扶银花高小强
关键词:八肽胆囊收缩素
胆囊收缩素促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是否能够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期待为周围神经损伤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只,其中实验组为CCK-8治疗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治疗组,采用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后缝合外膜的损伤模型。CCK-8组大鼠腹腔注射CCK-8(8nmol/kg),每天1次,连续7d,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CCK-8。在术后第4周、12周观察大鼠失神经改变情况及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步态分析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率(SFI%);神经电生理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MNCV%)和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CMAP%);切取损伤远端神经,半薄切片行HE及固绿髓鞘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恢复率测定以检测神经再生情况;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测定CCK-8防止骨骼肌萎缩的作用。结果 (1)大体形态:术后第12周,CCK-8组再生坐骨神经粗细基本正常,对照组则较细;神经吻合口与周围组织黏连明显减轻,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术后第4周、第12周,分别测定SFI%、MNCV%、CMAP%、再生有髓纤维计数恢复率、腓肠肌湿重恢复率,CCK-8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织学光镜观察:术后第4周,CCK-8组较对照组再生纤维排列规则、密集;术后第12周,CCK-8组较对照组再生纤维排列规则、均匀、髓鞘厚。结论应用CCK-8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有利于再生神经纤维传导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且再生纤维数量及质量优于对照组,能有效防止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
陈宣煌林海滨吴献伟张国栋陈国立郑祖高占鲤生张怀志扶银花
关键词:胆囊收缩素周围神经神经再生坐骨神经
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开放式入路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比较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比较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开放式入路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2009年,22例患者行腰椎后路融合术,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方式12例,传统手术入路方式10例。患者均随访1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及腰椎MRI所示的多裂肌横截面面积。结果 2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患者手术前后L4/L5/S1各平面的多裂肌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入路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可明显减少对多裂肌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陈宣煌许卫红胡建伟陈荣生李贵双张怀志郑祖高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脊椎滑脱脊柱融合术
股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疗效随访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为有效地提高股骨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手术治疗股骨转移性肿瘤的意义。方法回顾1993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有完整临床资料并得到随访的股骨转移性肿瘤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6岁,转移部位:股骨颈及粗隆部11例,股骨粗隆下8例,股骨干6例,股骨远端5例,其中伴发病理性骨折21例。手术采取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8例,肿瘤切刮除骨水泥填充加股骨交锁髓钉或梅花型髓内钉内固定14例,肿瘤切刮除骨水泥填充加钢板内固定6例,不处理肿瘤仅做单纯做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结果术后存活时间1.5—76个月,平均15.86个月,存活6个月以上的患者23例(76.7%),存活1年以上的患者13例(43.3%),术后6周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者29例(96.7%),所有患者术后Enneking功能评估为优者占76.7%,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对于股骨转移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或内固定手术可以缓解疼痛,部分患者可恢复下肢功能,可减少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全身多器官转移合并股骨病理性骨折,预计生存期短者,能够耐受手术者,可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创伤小,疼痛减轻明显,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
李荣议林海滨张怀志陈宣煌
关键词:骨肿瘤股骨肿瘤
椎间盘镜下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后路小切口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术后1天及术后1周的肌酸激酶水平,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的间歇性跛行情况...
陈宣煌郑祖高张怀志
关键词:椎管狭窄微创手术
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腰椎后路融合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手术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采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下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60例,观察临床疗效及腰椎磁共振所示的多裂肌萎缩和脂肪沉积情况。结果随访6~18月,平均12.2月,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42例,良1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6.7%。术前、术后多裂肌面积无明显萎缩,脂肪沉积少。结论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操作学习曲线短,可减少对多裂肌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椎旁肌间隙人路配合微型拉钩等简单手术器械相对于微创扩张管道更容易推广。
陈宣煌许卫红胡建伟陈荣生李贵双张怀志郑祖高
关键词:椎旁肌间隙入路多裂肌小切口临床疗效
腰椎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测腰背部椎旁肌间隙入路局部解剖结构,指导临床应用并评价疗效。方法解剖研究采用10具成人尸体脊柱标本进行胸腰筋膜、竖脊肌腱膜、最长肌、多裂肌及其支配的神经血管束等结构的观测,分别测量第3~4腰椎、第4—5腰椎、第5腰椎~第1骶椎椎间隙中点水平多裂肌最外缘、多裂肌与椎板汇合点及小关节突外缘至后正中线的距离。临床应用传统开放式入路(A组)和椎旁肌间隙入路(B组)分别行下腰椎后路融合术,每组100例,以临床疗效及腰椎椎旁肌MRI为评判标准。结果①竖脊肌腱膜与最长肌及多裂肌表面无粘连,下腰段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的接触面未见神经血管,钝性分离即可顺利暴露上关节突及横突根部,第3~4腰椎、第4—5腰椎、第5腰椎~第1骶椎椎间隙中点水平小关节突外缘、多裂肌最外缘及多裂肌与椎板汇合点至后正中线距离约为2.5~3.0cm;②按Nakai标准B组临床疗效优于A组,MRI显示多裂肌面积B组较A组无明显萎缩。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操作简便,可减少椎旁肌的损伤,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陈宣煌许卫红胡建伟陈荣生李贵双张怀志郑祖高
关键词:手术入路解剖学
八段锦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6—1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练习八段锦,对照组患者练习肩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程度评定量表(Melle)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el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Mell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八段锦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张怀志陈白黄肖海陈艳红朱俊腾易红梅黄丽星
关键词:肩周炎八段锦
椎间盘镜下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后路小切口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术后1天及术后1周的肌酸激酶水平,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的间歇性跛行情况、疼痛强度(VAS)及下腰痛相关性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结果除术后1年间歇性跛行、VAS及ODI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较常规手术有更大的优越性。
陈宣煌郑祖高张怀志占鲤生林海滨
关键词:椎管狭窄腰椎间盘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