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虎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肝硬化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肺炎
  • 2篇代偿
  • 2篇预后
  • 2篇脂肪
  • 2篇失代偿
  • 2篇失代偿期
  • 2篇重症
  • 2篇疗效
  • 2篇酒精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肺炎患者
  • 2篇肝硬化失代偿
  • 2篇肝硬化失代偿...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代谢

机构

  • 12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12篇张晓虎
  • 4篇朱喜增
  • 3篇裴旭东
  • 2篇李延玲
  • 1篇赵琳
  • 1篇闪海霞
  • 1篇卢瑞杰
  • 1篇褚桂克
  • 1篇阎道博
  • 1篇周小果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认知心理治疗对结核病伴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认知心理治疗对结核病伴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结核病伴抑郁患者160例,将2018年5-11月就诊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观察组,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治疗法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SDS、SAS得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5.510,-5.45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HHI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5.31,8.48,6.26,10.0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上显著高于对照组(Z=2.97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GSES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7.054,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t=3.726,P<0.05)。结论:认知心理疗法应用于结核病伴抑郁患者可调节其焦虑和抑郁心态、提高其对生活和疾病的希望水平、提高自身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赵琳张晓虎
关键词:认知心理治疗结核抑郁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组11例和中重度组14例。结果轻度组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时间的时间明显长于中重度组患者(P<0.05);轻度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中重度组患者(P<0.05)。结论间质性肺炎是慢性丙型肝炎的少见并发症,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情有密切的关系。
张晓虎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
外周血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联
2022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和T1基因(GSTT1)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0例(研究组)、乙型肝炎患者4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GSTM1和GSTT1基因分型,Child Pugh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肝功能,并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比较两组外周血GSTM1、GSTT1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GSTM1及GSTT1基因暴露水平,明确GSTM1和GSTT1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分级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GSTM1空白基因占比、GSTT1非空白基因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 Pugh分级为C级的GSTM1空白基因分布频率较GSTM1非空白基因高,GSTT1非空白基因分布频率较GSTT1空白基因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STM1空白基因、GSTT1非空白基因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具备GSTM1空白基因、GSTT1非空白基因的个体,乙型肝炎肝硬化风险更高,且易出现肝功能损害,两者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早期诊治有指导意义。
裴旭东陈新菊张晓虎卢瑞杰李延玲赵萍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外周血易感性肝功能
PCT、IL-10及TNF-α在重症肝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PCT、IL-10及TNF-α在重症肝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治疗的96例重症肝炎合并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归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控制组(感染得到控制56例)和未控制组(感染未得到控制4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96例健康者为参照组。对比不同人群PCT、IL-10、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控制组治疗1天、1周、半个月的PCT、IL-10、TNF-α水平均逐渐下降(P<0.05),未控制组治疗1周、半个月的PCT、IL-10、TNF-α水平均高于控制组(P<0.05);参照组PCT、IL-10、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PCT、IL-10及TNF-α在重症肝炎合并感染患者中异常表达,通过检测其水平可反应患者感染病情或评估预后。
张晓虎
关键词:IL-10PCTTNF-Α
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被确诊的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替考拉宁组和去甲万古霉素组,各37例。分别采用替考拉宁治疗和去甲万古霉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痰培养检测病原菌的分布和清除情况;血常规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微生物疗效判定,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44.59%),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9.73%);替考拉宁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49%,病原菌清除率为83.78%,去甲万古霉素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8%,病原菌清除率为72.97%,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和病原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替考拉宁组患者血清WBC、TNF-α、CRP和PCT水平分别为(9.54±2.07)×10~9/L、(176.22±38.59)ng/L、(47.95±7.14)mg/L和(3.94±0.89)μg/L均低于去甲万古霉素组(P<0.001);替考拉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去甲万古霉素组的27.03%(P=0.032)。结论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均可有效清除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两者疗效相当,但替考拉宁治疗的不良反应低于去甲万古霉素。
张晓虎周小果
关键词:重症肺炎革兰阳性菌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疗效
消脂祛浊方治疗合并肥胖的痰湿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效果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消脂祛浊方治疗合并肥胖的痰湿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患者70例,其中34例(对照组)接受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治疗,另3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消脂祛浊方治疗12周。使用无创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肝指数(FLI)、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值。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BG)、HOMA-IR和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FBG、HOMA-IR、TC、TG和LDL-C水平分别为(6.1±0.9)mmol/L、(5.8±0.7)、(5.2±0.8)mmol/L、(2.2±0.1)mmol/L和(3.1±0.3)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8±1.6)mmol/L、(6.5±1.6)、(5.7±0.8)mmol/L、(2.7±0.2)mmol/L和(3.9±0.9)mmol/L,P<0.05】,而HDL-C水平为(1.5±0.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0.2)mmol/L,P<0.05】;在治疗前,两组脂肪肝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CAP、FLI和BMI分别为(238.4±25.3)dB/m、(22.3±5.3)和(25.1±2.0)kg/m 2,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0.3±30.1)dB/m、(29.1±6.3)U/L和(28.1±2.0)kg/m 2,P<0.05】。结论应用消脂祛浊方治疗NAFL患者可在近期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裴旭东张晓虎褚桂克李延玲赵萍王立坤陈新菊
关键词: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肥胖中药方剂痰湿型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患者75例,根据患者的糖耐量水平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24例、糖耐量减退组33例和糖尿病组18例。同时选择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的糖代谢指标。结果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减退组以及糖尿病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指数、胰岛素水平、血糖水平、C肽水平、IS和HBC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明显异常,并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需要尽早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
张晓虎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糖代谢异常
抗病毒联合营养支持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抗病毒联合营养支持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纯抗病毒组和抗病毒联合营养支持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恩替卡韦片,抗病毒联合营养支持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营养支持。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 w后检测两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前白蛋白水平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计算肝功能CTP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CT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 w后,两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CTP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抗病毒联合营养支持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CTP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抗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Ⅵ型胶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 w后,两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Ⅵ型胶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抗病毒联合营养支持组患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Ⅵ型胶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抗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两组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w后,两组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抗病毒联合营养支持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抗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抗病毒联合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毒清除效果和肝功能,抑制肝细胞纤维化,提高患者营养水平。
张晓虎张晓虎王浩宇颜成果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营养支持
酒精及代谢性因素对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了解单纯慢乙肝患者与慢乙肝合并脂肪变性者的肝脏病变特点及临床改变的差异,并寻找与肝纤维化程度改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5例初治HBsAg阳性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情况,依据肝脏病理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单纯乙肝组和乙...
阎道博朱喜增张晓虎
关键词:慢乙肝脂肪变性肝脏病理
C-Kit、父系表达基因10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C-Kit、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PLC患者的PLC组织90例及癌旁正常组织9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Kit和PEG10的表达情况。比较P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Kit和PEG10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PLC患者PLC组织中C-Kit和PEG10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PLC组织中C-Kit和PEG10蛋白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甲胎蛋白(AFP)水平﹥200 ng/ml的PLC患者PLC组织中C-Kit和PEG10蛋白高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AFP水平≤200 ng/ml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年,90例PLC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1.11%(46/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预后评分﹤7分、C-Kit蛋白高表达、PEG10蛋白高表达、AFP水平﹥200 ng/ml的PLC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明显低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预后评分≥7分、C-Kit蛋白低表达、PEG10蛋白低表达、AFP水平≤200 ng/ml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预后评分﹤7分、C-Kit蛋白高表达和PEG10蛋白高表达均是P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Kit和PEG10在PLC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C-Kit和PEG10蛋白有可能作为理想的PLC预后标志物。
张晓虎裴旭东闪海霞朱喜增
关键词:C-KIT原发性肝癌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