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树森

作品数:39 被引量:347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6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1篇精神分裂症
  • 21篇分裂症
  • 16篇精神分裂症患...
  • 7篇康复
  • 5篇社会
  • 5篇社交技能
  • 5篇社交技能训练
  • 5篇恢复期精神分...
  • 5篇恢复期精神分...
  • 4篇心理
  • 4篇症状
  • 4篇生活技能训练
  • 4篇情绪
  • 4篇量表
  • 4篇护理
  • 4篇护士
  • 3篇阴性
  • 3篇阴性症状
  • 3篇应激
  • 3篇应激障碍

机构

  • 33篇四川大学华西...
  • 8篇四川大学
  • 3篇成都市第四人...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华西公共卫生...
  • 1篇攀枝花市第三...
  • 1篇泸州市精神病...

作者

  • 39篇张树森
  • 27篇邓红
  • 22篇张倬秋
  • 18篇申文武
  • 17篇孙学礼
  • 16篇刘善明
  • 16篇耿婷
  • 14篇陶庆兰
  • 14篇朱燕
  • 13篇邱昌建
  • 13篇陈颖
  • 12篇沈峰
  • 12篇吴嘉
  • 11篇胡咏梅
  • 9篇杨彦春
  • 7篇任正伽
  • 5篇赵高锋
  • 5篇张强
  • 4篇黄雪花
  • 4篇段芬

传媒

  • 8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上海精神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精...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交技能训练小组活动方案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多起病于青壮年的、有慢性迁延趋势的重性精神疾病。随着病程进展,许多患者会出现社会功能受损。而社交能力下降是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衰退的主要问题。若不提早进行康复干预训练,则会严重地影响病人回归社会的能力。精神...
陶庆兰邓红张树森沈峰胡咏梅张倬秋申文武邱昌建耿婷朱燕刘善明吴嘉孙学礼
文献传递
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张倬秋张树森段芬陈婷
关键词:抑郁症
汶川地震后1年极重灾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杀相关性研究
我们考察在地震后1 年PTSD 学生群体中具有自杀观念、计划、尝试的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具有的PTSD 症状及更易出现的危险行为.方法 在地震后1 年,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地震的9 个极重灾区的110 所学校,4~9...
陈颖杨彦春居维宁赵高锋邓红张强张波张树森刘善明李海明任正伽
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索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方法对总病程少于五年的56名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治疗结合认知心理治疗的试验组(n=28)及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n=28),试验组进行5次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6个月及9个月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大体评定量表及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的评估。结果试验组在6月的评定中PANSS总分(P<0.01)、阳性症状得分(P<0.01)、一般精神病理得分(P<0.01)、MADRS得分(P<0.01)的减少量及大体评定得分(P<0.01)得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9月的评定中阴性症状量表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也出现了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的试验组,在精神病症状,抑郁情绪及大体评定上的改善要优于单纯药物组。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很有前景的辅助治疗方法。
沈峰杨彦春邓红张树森张倬秋陶庆兰胡咏梅申文武邱昌建朱燕耿婷刘善明吴嘉孙学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精神病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如何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同时分析训练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参加康复训练的总病程少于5年的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为观察对象。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生存”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训练、认识自我的训练、同理能力的训练。采用小组训练的方法,患者和监护人均自愿参加,前3个月每月训练1次,以后每3个月训练1次。训练总时间2~9个月,完成小组集中训练2~5次,平时个别训练由家属监督进行。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每次训练前由监护人和患者共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组成,共有14项,采用4级评分。总分最低16分,为完全正常,大于16分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最高64分。单项分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凡有2项或2项以上≥3分,或总分≥22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结果:因入组时间前后不同,第一次参与训练38例,第二次参与训练33例,第三次参与训练27例,第四次参与训练12例,第五次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下降明显;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分量表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躯体生活自理分量表分无明显改变。②第一次训练后38例患者中有5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二次训练后33例患者中有4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三次训练后26例患者中有1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四、五次训练后患者中没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者。5次测定结果经分布检验:χ2=3.907,P>0.05。即5次测定每次总分≥22分的人数分布没有差别。③5次测定量表项目评分≥3分的项目全部集中在做饭菜、做家务、洗衣、处理钱财4个方�
张倬秋邓红张树森胡咏梅陶庆兰沈峰申文武邱昌建朱燕耿婷吴嘉孙学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日常生活活动康复
小组音乐治疗对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及恢复力的效果被引量:14
2010年
陈美玉陈颖邓红任正伽张倬秋张树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焦虑恢复力干预研究
系统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模型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115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标准-3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和家属自愿参加,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和家属进行以健康教育理论和小组治疗理论相结合的系统健康教育干预。结果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后,第15个月时症状减轻,社会功能改善,复发率下降,家属的精神分裂症知识水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申文武邓红邱昌建张树森张倬秋陶庆兰沈峰耿婷朱燕吴嘉孙学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康复
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式社交技能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2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定。结果在训练后12个月时干预组的SANS总分(35.5)低于对照组(39.0)(Z=-2.684,P<0.05),对照组12个月时N4评分大于入组时评分(Z=-3.652,P<0.05);在MADRS评分中,除内心紧张、自杀观念外,干预组的其余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Z总分=-4.125,Z2=-2.389,Z7=-2.290,Z8=-2.992,Z9=-2.350,P<0.05),对照组的入组时和12个月相比,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延缓或阻止其社交退缩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情绪表达。
陶庆兰邓红张树森沈峰胡咏梅张倬秋申文武邱昌建耿婷朱燕刘善明吴嘉孙学礼
关键词:社交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情绪表达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被引量:16
2011年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知道药物与心理社会康复措施联合治疗能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最好的疗效。迄今经验性支持的治疗包括了多种心理社会干预,如家庭干预、心理教育、行为治疗、认知纠正治疗、行为治疗和社交技能培训。我们回顾了国内、国际发表的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的文献。研究证实多数方法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但其在标准的临床实践中的疗效尚未可知。
陈颖邓红刘善明张树森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心理社会治疗康复
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采用成组配对研究方法纳入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试验组36例,参与社区精神康复会所模式计划,对照组56例,未参与会所。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经济收入等均相互匹配。研究为期3月,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的方法,比较基线及3月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个人和社会功能(PSP)量表、家庭负担、生活满意度分值。结果经过精神康复会所模式的功能训练,试验组PSP增加(t=-3.172,P=0.003),家庭负担减轻(t=2.427,P=0.019),生活满意度提高(t=0.858,P=0.395),对照组3月后和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SP高于对照组(t=2.78,P=0.007),家庭负担低于对照组(t=-3.29,P=0.002),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0.441,P=0.661)。结论社区精神康复会所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自知力,减轻疾病家庭负担,个人生活满意度有所提高。会所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水平,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洪玲岳速萍陈颖黄明敏张树森张倬秋邱凤贤高金英CHOW S.LAM邓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康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