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5篇关节
  • 2篇肱骨
  • 2篇肱骨近端
  • 2篇腓骨
  • 2篇踝关节
  • 2篇近端
  • 2篇肩关节
  • 2篇股骨
  • 2篇成形术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移位骨折
  • 1篇整复
  • 1篇整复术
  • 1篇植骨
  • 1篇置换术
  • 1篇治疗股骨颈骨...
  • 1篇痛症
  • 1篇牵引术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1篇陆宸照
  • 11篇张海生
  • 4篇王亚梓
  • 3篇张伟滨
  • 3篇郭强苏
  • 3篇沈金根
  • 2篇杨庆铭
  • 2篇王蕾
  • 1篇吴晋宝
  • 1篇徐向阳
  • 1篇王蕾
  • 1篇钱不凡
  • 1篇杨波
  • 1篇蒋斌
  • 1篇陈毓
  • 1篇周泰仁
  • 1篇曹鹏
  • 1篇杨波
  • 1篇陈坚

传媒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 5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 37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方法包括AOT形钢板21例、Neer双张力带钢丝9例、AOT形钢板+Neer双张力带钢丝7例。术后按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学会的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术后患肩基本无痛或轻微疼痛。比较健侧肩关节功能评分,患肩平均上举幅度恢复至健侧的75.35%,内旋恢复至71.38%,外旋恢复至70.79%,完成7项日常生活动作能力恢复至健侧的83.48%。显示总体疗效良好。结论 AOT型钢板适用于骨质条件好,肱骨头关节端骨块骨量多,肱骨大、小结节骨片较大,肱骨干骺端较粉碎的患者。反之则以Neer双张力带钢丝为佳。对骨质疏松,肱骨头关节端骨块骨量少,肱骨干骺端粉碎伴骨缺损患者,干骺端结构性植骨后,则联合使用两方法。
张伟滨王蕾张海生陆宸照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
肩关节造影术在肩痛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肩关节造影对肩痛症及肩关节周围损伤的诊断是一种极有用的辅助方法,此项检查简便,有效,特别对肩袖损伤等疾病诊断更具优点。作者施行了50例肩关造影并对一些阳性病例如肩袖破裂,复发性脱位等进行讨论。
张海生陆宸照杨庆铭钱不凡
关键词:肩关节X线摄影肩轴损伤
股四头肌成形术的改进与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直,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有并发症发生。作者根据常规方法,作了改进,减少了伸膝机能减退,髌韧带撕裂,切口裂开等并发症。
张海生张伟滨陆宸照
关键词:膝关节粘连股四头肌成形术膝关节强直
成人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1996年
对52例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螺钉、T型钢板等多种内固定方法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肱骨头切除成形术治疗,随访27例术后最大功能恢复结果,T型钢板、张力带钢丝治疗三部分、四部分骨折效果满意。克氏针固定强度差,仅适合骺离骨折及老年二部分骨折患者。涉及肱骨解剖颈伴骨缺损者,块状植骨既利于肱骨近端结构形态恢复,又利于增加内固定稳定性。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四部分粉碎骨折、肱骨头切除成形术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尚可的手术治疗。
张伟滨曹鹏王亚梓张海生罗炯陆宸照
关键词:肱骨骨折植骨置换术成形术
空心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1996年
空心螺丝钉治疗92例股骨颈骨折,GardenⅠ、Ⅱ型16例(17.4%),Ⅲ、Ⅳ型76例(82.5%),年龄30~60岁,平均为48.5岁。平均随访2年,结果骨不连7例(7.6%),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例(12.0%),表明良好的复位及空心螺丝钉的固定,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蒋斌王亚梓张海生陆宸照
关键词:空心螺丝钉股骨骨折
腓骨的力学功能初探被引量:1
1992年
郭强苏沈金根杨波陆宸照张海生
关键词:腓骨
腓骨切除长度与踝关节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1992年
用位移传感器对腓骨分段切除后外踝的纵向位移和侧向位移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腓骨切除后,外踝的侧向与纵向位移都显著增加,而且随着腓骨切除段的增长,位移亦随着增加.踝关节的稳定也受到影响.
郭强苏沈金根吴晋宝陈坚杨波陆宸照张海生
关键词:腓骨切除传感器踝关节稳定性
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小转子必须固定吗?被引量:109
2004年
目的讨论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骨折是否需要固定。方法回顾分析6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其中股骨小转子固定仅2例,其余未行小转子骨折块固定。结果术后至少随访1年以上,所有的病例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髋内翻和内固定失效。结论如果DHS固定牢靠,不用螺钉固定股骨小转子,但强调在骨折愈合之前限制负重行走。
王亚梓王蕾张海生陆宸照
关键词: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动力髋螺钉
严重的下肢损伤被引量:30
2002年
目的探讨严重下肢损伤的保肢与截肢问题。方法对70例72肢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的病史、年龄、体检、治疗时间及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患者入院后急诊行全面体检以及X线片检查。根据Gustilo和Andserson分类,ⅢB型和ⅢC型分别为48肢和24肢。16肢患肢除严重的下肢损伤外,还伴有其它严重的复合伤,其中伴头颅外伤包括脊柱外伤患肢7肢(占9.7%),伴腹部外伤患肢5肢(占6.9%),伴胸部外伤患肢4肢(占5.6%)。结果72肢患肢,截肢16肢,其中ⅢB型7肢,ⅢC型9肢。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者的患肢8肢,截肢4肢,截肢率为50.0%;年龄在50岁以下者的患肢64肢,截肢12肢,截肢率为18.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018,P<0.05)。单纯下肢损伤和复合伤的患者相比,骨科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8.50±6.54)h和(16.72±8.45)h,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146,P<0.01);软组织重建手术时间分别为(9.45±7.43)d和(23.89±12.24)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098,P<0.01);其相应的截肢率分别为16.1%和43.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516,P<0.05)。动脉断裂患肢14肢,热缺血时间>6h的患肢4肢,全部截肢;热缺血时间<6h的患肢10肢,仅1肢截肢,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08,P<0.05)。有3肢患肢为小腿下1/3的损伤。
徐向阳王蕾陈毓张海生王亚梓陆宸照
关键词:下肢损伤开放性骨折保肢
腓骨缺损造成踝关节不稳定的研究被引量:15
1994年
腓骨缺损造成踝关节不稳定的研究陆宸照,周泰仁,张海生,郭强苏,沈金根我们在1983年发现腓骨中段缺损导致踝关节损伤性关节炎,下肢肌力减退,踝关节疼痛,但不知其原因。后经生物力学测试,发现腓骨缺损造成踝关节不稳定,且与外踝不稳定有密切关系,现报道如下。...
陆宸照周泰仁张海生郭强苏沈金根
关键词:踝关节不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